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0章(1 / 2)





  “不是有那个传说吗?”有一个人压低了声音,虽然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说晋过五世而亡,你们看多应景,这些年总在打仗不假吧,天灾人祸没完没了。长安的那位爷,听说也是起风作浪的,那个妖后再掺一脚,朝廷里还能有安生时候嘛。”

  “长安的那位爷”当然说的是萧怀瑾,他们不敢称皇帝名讳,民间都这么叫。

  听他们在讲自己的坏话,萧怀瑾心中十分复杂,又不能辩驳,又听得想笑,这些人指点江山的样子,仿佛他们知道怎么治国一样。

  但他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支棱起耳朵听着。

  另一个人道:“也不能全怪圣人吧,他登基前好几年,不都是那个妖后垂帘的吗,女人和太监共掌国事,你们说能搞出什么名堂来?那歌怎么唱的来着,牝鸡司日出,灼灼照阉狼,茼蒿掩禾黍,小人充栋梁!大家都说,指不定他们还有一腿儿呢。”

  萧怀瑾不是第一次听那首民间童谣,然而此情此景下,总觉得莫名讽刺,又一股无名的愤懑,不知从何而起,在心底烧得慌。

  烧心。

  。

  张副尉在瓮城的城头上转了两圈,天冷的要命,城头上的风刮穿了骨子,他抱着胳膊小跑过来,也倚着墙坐下,喝了口酒递给下一个人:“一说起这个就堵心,那太监和妖后搞的一团乌烟瘴气的,跟西魏人的互市也敢做?怎么样,延祚四年差点亡国,害得咱们死了多少兄弟!我媳妇儿生了儿子我都没看一眼,留了个口信儿交待遗言就出来了。”

  张副尉在朔方的并州驻地呆了很多年,甚至从小兵熬成了八品武官,却对当年西魏人长驱直入的惨状记忆犹新。

  萧怀瑾沉默地听着,原来朝廷的大事,看在民间的人眼里却是这样的。

  有时候他以为自己做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决策,也许底下人根本不关心,影响了他们吃饭穿衣,就是下策,就是昏君。

  民智不开,浑浑噩噩过日子,历代朝廷也乐意如此,给一口饱饭不要造反就好了,越学越聪明,聪明了就会想得多,想得多质疑得多,社稷就不稳定了。

  虽然他曾经恨太后,如今却也看明白了,太后做事是公私分明的,当时借势逼人的是掌兵权的世家。延祚四年的互市失败,她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宋逸修也自尽谢罪了。

  也真是奇怪,在宫里时他恨不得太后立刻去死,可出了宫这么久时日,却是常常会忆起她的好。

  他还记得有一次,还是十来岁的时候,夜里他去长生殿听训,看到太后合上奏折,借着跳跃的火光,他看见那上面落了几滴水印子。也记得她时常会一个人站在冷寂的夜里,提一盏孤灯,每每这个时候他便觉得她也不是那么又狠又坏的人,可能也很脆弱,连一点点光都祈求抓住。

  他张了张嘴,正要分辩,又听他们神神秘秘道:“我听说那个妖婆为了收养陛下,好当上太后,才害死了端谨贤妃,据说连尸体都不放过!简直蛇蝎心肠,就可以见她器量多小了,一当太后就揽权,说不定啊,现在长安说了算的也不是陛下,是那个妖后呢!”

  萧怀瑾的心情更十分复杂了,他不知该为谁辩护。倘若从前,他听了这话,会被激起刻骨的仇恨,怀念他早亡的母亲;可如今,他的人生已经天翻地覆。

  白昭容的死,韦无默喊出的真相,都太过于残酷,甚至让他无颜面对,在这宫里无所适从。

  为了先帝的嘱托,何太后怀着丧子之痛,向仇人的儿子隐瞒了十多年真相。仅仅是这分忍耐的器量,他这一生就永远也不及了。

  众人露出一副可怕又厌憎的神情,张副尉也推心置腹道:“是有这个可能啊,我是听闵将军那天跟人说起来,伯爷那边从京城听来的消息,自从陈留王反了,陛下就称病不朝,折子又全送到太后那里了,现在咱们并州要怎么打仗,什么时候拿钱,都是妖后说了算。”

  “哎呀,哎呀呀,这下算是完了,完喽!让那妖后再折腾一次,咱这‘晋五世而亡’就真应验了,可怜了皇城那位爷,跟着受累不说还挨骂……”

  “砰!”

  一声清脆声响,酒壶被掷于墙上,炸得粉碎,碎片残酒溅落,打断了那些人的胡天侃地,循着声音看过来,都怔住了。

  坐得近的那个士兵,被酒水洒了一身,湿了棉衣。他们冬天只有两件棉袄,因为棉絮少,都是一起裹着穿,穿一段时间便将外面那件换到里面穿,如今这棉衣被酒打湿了,晾着都要结冰,也不暖和了。那人便十分着恼:“这他妈做什么!”

  张副尉看了眼地上的酒,着实心疼,火气也窜了起来。几个人纷纷起身,蹬着萧怀瑾。

  。

  萧怀瑾终于还是听不下去了。

  也许他们什么都不懂,只能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看到世界的一隅,就理所当然认为那是全部。但他不想因为他们不懂,就放任他们去诋毁,去误解。

  也许这天底下还有很多人抱着这样的误解,永远也解释不完,但至少他在这里听到了,他就不该坐视不理。

  他们骂他是昏君,庸聩无能,他自会生气也会憋闷,却也能忍耐。

  但是他们骂何太后,不知为何,他忍耐不了。

  倘若他不为她辩解,他会觉得负罪压垮了他,让他窒息。他是不能再看到她背负不该背负的委屈了。

  “太后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互市也是为了朝廷休养生息,那时候朝廷已经支撑不起战备的耗损了,”他顿了顿,不知该怎么向这群底层士兵来解释,他们才能懂:“你们不能用‘妖后’还有那种污言秽语来说她。”

  沉默了片刻,人群中忽然一声嗤笑。

  这一刻萧怀瑾觉得一阵悲凉。

  他忽然不明白太后隐忍了这些年是为了什么,她值得么?从韦无默告诉他真相那一刻,他就替她彻底迷茫了。

  但在此刻,他只想让他们知道,那些被愚昧蒙蔽了的真相。若不然,就太令人绝望了。

  她已经失去了所有,殚精竭虑付出了一生,她不能再背负这不该有的仇视了。民间如果要仇恨,就仇恨他。

  那个被炸了一身酒的老兵心疼酒也心疼棉袄,他老早就看不上柳不辞,这人长得挺有几分秀气,哪怕晒黑留须也掩盖不了的“文气”,这样的人居然当成了流民帅,入了兵营后居然一下子就当上九品武官,他们这些汉子哪里比不得他?现在他管得倒宽,连他们说什么都要来管了。

  他捏了捏拳头,踩在石台上的脚翘了翘,收回腿往前走了两步:“怎么的,就这么叫了,你凭什么管得着我?”

  “凭你说的都是错的。”萧怀瑾直视着他,毫不退缩。

  “放屁!你说的算什么!”他脸猛地涨红,解开浸了酒的棉袄,扔到一边,其他人见状,这是要打起来,他们一拥而上,围住了萧怀瑾。

  毕竟他们和那老兵更相熟,也都不怎么待见萧怀瑾——长得好看又文气的人,一入军中就得了军职,平时还总格格不入,当然不讨人喜欢。也还是有人冷静,拉着那要动手的老兵:“算了,酒没了就算了,衣服拿回去烤烤,别打这孙子,指不定他上头有人!”

  “老子也早看他不顺眼了!小白脸的样,在我面前摔老子的酒,还要管东管西,”那人挣开了拉架人的手,骂道:“告诉你们,就算他是皇帝,今天我也要揍!”

  “……”萧怀瑾大惊,满脑子萦绕着“就算他是皇帝”,蓦然眼前一黑,他未能躲开,眼眶吃痛,挨了一拳!

  他捂着眼睛倒退几步,这辈子第一次有人敢打他的脸!

  这痛楚如此清晰猛烈,以至他也火大了起来,二话不说,拼上从前蹴鞠的劲头,对着那人全力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