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权臣的宠妻(穿书)第94节(2 / 2)


  只是见上书的是杨明昭,梁帝对他还算有几分耐心,宣进宫中。

  “你也是为那些人求情的?”梁帝面色不佳,毫不客气的问道。

  杨明昭露出几分困惑。

  梁帝静了片刻,难道他猜错了?

  “臣想向陛下请旨, 允许微臣返回洛洲,继续镇守寒门关。”杨明昭如是道。

  梁帝没有想到他特地上书入宫竟然是说的这件事,心中的不悦少了几分,更多的是好奇,问道:“怎么突然想要回洛洲了?难道京城里待的不习惯?”

  “回禀陛下。今年已快要入秋,胡人最爱在秋末冬初时南下劫掠我大梁百姓,微臣放心不下寒门关,愿回去镇守。”

  不邀功,不恋权,带延麟军走,还兵权给御林军。杨明昭一个举动,却传递出了好几层意思,而这让梁帝得到了极大的安全感。

  “洛洲有忠勇侯,还有你哥哥杨明浩等人,并不缺你一个。朕还需要你在京城给朕效力,昭哥儿可是不愿意替朕办差?”

  连名字都换成昭哥儿了,这关系拉的够近。

  杨明昭道:“陛下信任微臣,但微臣也必须实话实话,臣只会带兵,并不擅长审案。微臣并不愿意因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而让陛下受损。”

  杨明昭的坦诚让梁帝的心情意外的好了起来。

  “大理寺与刑部一直想插手此事,你认为朕该让他们去审那些人吗?被关在诏狱里的人都是他们的亲朋旧部,你虽不会审案,但也不会徇私。”

  然而杨明昭却道:“只要是人,就会有私情。”

  “忠勇侯府不参朝政,世袭爵位,替朕镇守洛洲……”梁帝笑了笑,“你这私情是从哪来的?哦,朕想起来了,你的哥哥取得是崔氏女。不过那也只是一个旁支,而朕并未降罪给旁支,难不成崔氏一族还来找你说情了?”

  梁帝虽这样说,但他自己都不相信这番说辞。杨明浩与杨明昭兄弟二人不和,杨明浩这门亲事透着古怪,虽娶了崔氏女,但两家人也并没有走动多少,反而透着冷淡。这些事梁帝一直都知道。忠勇侯纯臣,猛不丁和崔氏结了亲,梁帝派在洛洲的暗卫当然是将这门亲事调查了个底朝天。

  杨明昭意外的沉默了。

  梁帝不由眯起眼,但也没有逼问,而是耐心的等待。

  “陛下得保证,听完后替微臣保密。”

  梁帝点头:“好”

  杨明昭垂眸思考了片刻道:“微臣也是普通人,自然会有私情。微臣……爱慕前工部侍郎杜英之女,所以微臣对待朝中诸公时,也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公正。”

  梁帝呆了一下!

  这是今天第几次他完全没有料到杨明昭的话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杨明昭竟然给出这样一个理由。杜英是么?梁帝对他还算有印象,因治家不严,宠妾灭妻,还是他给罢的官。所以这是来求朕让杜英官复原职了?

  梁帝不悦道:“你是不满朕对杜英的做法?”

  “陛下……”杨明昭道,“微臣爱慕的是杜英长女杜秋蔓。”

  杜秋蔓?梁帝记性挺好,大公主挺喜欢这个丫头,还带她来宫中,而这丫头乃是杜英嫡长女,原配妻子所出。

  梁帝笑了。他判了杜英治家不严,看来还是判到这小子心上去了,替他心上人出了口气啊。

  “真没看出啊……”梁帝饶有趣味的打量着杨明昭,愿以为这小子是个少年老成的性子,如今看来还是一个少年郎,心里还是藏着事的,就是有些沉不住气。

  “你解了朕一个大危,朕还没有奖赏你。你既爱慕杜家女,需要朕给你们赐婚吗?”

  果不其然,杨明昭眼前一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梁帝心情大好:“不过嘛……赐婚需的两情相悦,那杜氏女可知道你心悦她?你是怎么喜欢上她的?”杜英和忠勇侯府可是差的有点远啊,更别提现在还被罢官了。

  杨明昭略略脸红:“那日杜姑娘在宫中投壶时,微臣曾随着陛下见到过。后来微臣与齐烨一并去黄觉寺时,也巧遇过她,她不反感微臣。”

  梁帝笑道:“没想到朕倒是成了你们二人的红娘了。”

  杨明昭不置可否。

  “旁人入宫都是来找朕求情,朕一概不见。看在你这小子的面上,朕召见你,你倒好,说的两件事全都是私事。”

  “因为微臣是性情中人,微臣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微臣只会带兵,自然就想着继续替陛下镇守寒门关。”

  “昭哥儿年纪不大,心思却比旁人要通透。”梁帝叹道,“朝中那些人若能有你一半懂事,朕也能省心不少。这几日你在外面,可听到他们是怎么评价朕的?”

  杨明昭似有些诧异的看着他。

  梁帝道:“你直说就是,朕不怪你。”

  杨明昭心道我要是说实话还有命站在这里?

  不过他并不慌张,一扫刚才儿女情长的模样,严肃道:“臣以为,陛下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所以朝中诸位大人们才会不断向您求情。”

  梁帝默然。

  “臣虽在京中不久,但也能感受到陛下您是一个重情的人。就像臣的兄长娶了崔氏女,按理来说,微臣一家子也应该受审,但陛下信任微臣,也信任微臣一家,不仅没有砍了微臣,还委以重任。就像您处置了杜侍郎,但也赏赐了杜家女。陛下对微臣以及朝中诸公而言是君父,但因陛下是个念旧情的人,所以诸位大人更常将您当做父亲。子女们做错了事,会向父亲求情,臣以为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只是有时候,做子女的总是会忘了父亲也有难处。不过微臣以为子女会有这样的想法,父亲也有责任。”杨明昭沉默了下,说道:“因为父亲从未对子女提起过自己的难处,他总是默默地独自一人面对风雨,哪怕受到再多的苦难,对自己的子女也只是说没事。”

  梁帝长叹了一声,杨明昭说的没错,他就是心软又重情。被杨明昭这一说,心里舒坦了不少,那股戾气也少了些。

  “也罢,既然歹人已经伏诛,接下来的事就交给大理寺与刑部来审吧,御林军在一旁监督。”梁帝说着,瞥了杨明昭一眼,“你暂时留在京城,至于赐婚,朕记在心上了,下去吧。”

  “微臣谢陛下隆恩。”

  送杨明昭出来的宫人们格外殷勤,自皇上回宫后,心情阴晴不定,将一向宠爱的三皇子给圈了,四皇子五皇子平时多有范啊,现在也老老实实呆在宫里,六皇子和七皇子更是无人问津。朝中诸公们更是见一个骂一个。但今天,皇上与杨明昭说了快一个时辰的话,心情竟然还不错,中途还能听到皇上的笑声,宫人们心里祈祷恨不得让杨明昭多来几次,瞧这位现在受宠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皇上的亲儿子呢。

  见到杨明昭完整的回来,齐烨和杨荣等人顿时松了口气。齐烨更是道:“旁人都不肯去淌这趟浑水,偏偏你这个小子能耐,非要冒头!”

  杨荣也担忧道:“京中不宜久留,咱们还是速回洛州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