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第69节(1 / 2)





  四王府。

  四王与世子季霖相对就座于外院大书房内,四王很快就得了消息,他不由道:“这姓杨的好生了得啊。”

  这么快就稳住了左卫营,手腕能力皆一等一,还别说,这左卫都指挥使一职,最后还真很可能落在他手上。

  四王沉吟片刻:“这般一来,我们争取的重点,恐怕放在右卫都指挥使会更好一些。”

  这点季霖是没有异议的,他先前和夏先生几人谈过,夏先生也是这个意见。

  四王往后靠在太师椅上,揉了揉额角,立即叫了人进来,吩咐几句,又道:“去把伯臣叫来。”

  这次推上去角力左右卫都指挥使的人选,正是季元昊。

  季霖等四王吩咐完毕,人都出去之后,季元昊还没来,他沉吟半晌,低声:“爹,我们这回真要把季伯臣推上去吗?”

  季元昊,季霖的同龄人,这人的本事能耐一直是季霖所承认和忌惮的,无他,丛林法则出来的人,通常都是双刃剑,倘若握不住,很容易伤了手。

  他年轻,自然更忌惮。

  且据季霖所知,他爹对季元昊,一直也是既用且防的。

  季霖有点不放心。

  这一点,四王当然知道,他呼了口气:“可是,我们已经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季霖的顾忌,四王当然知道,四王比季霖要更了解他这位义子一些,但在季元昊和杨延宗的联手策动下,尤其前者,四王府这边目前是没有更合适的竞争人选的。

  白白放过,更让人惋惜。

  四王垂眸,他有一点没和儿子讨论过的,老皇帝的脸色他也仔细留意过,他敏锐猜测,老皇帝恐怕日子不多了,五年,三年,甚至两年。

  最后的时刻到了,多年角逐,鹿死谁手,就看眼前。

  在这等环境下,容不得他们束手束脚,于是四王考虑过后,最后还是决定把季元昊推出来。

  ——而且事有另一面,这么明显的机会,如果刻意不推季元昊,季元昊肯定不会不明白,这样反而没异心都会催生出异心来。

  出于种种考量,四王府于是最后还是这么决定了。

  四王缓缓道:“他一时半会还离不开四王府,他妻妾家小也在四王府内,短时间内,四王府还钳制得住他。”

  “好了,就这么办吧。”

  既然以下决断,就不要瞻前顾后了,四王道:“行了霖儿,你先回绥平一趟,把事都办好。”

  “是!”

  ……

  杨延宗出来后没多久,张伯骞一案就彻底有了定论。

  他以雷霆之势回归左卫营,震慑住了很多很多的人,统共花了一天时间,除了理顺左卫营,他最后还成功煽动拉拢了张伯骞一名心腹裨将。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不需要顶风冒险的时候,杨延宗从不打没把握的仗,早在南下泅江第一次和张伯骞确定了对方态度的时候,杨延宗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命人下船北返传令,悄悄调查张伯骞的家人以及大小心腹朋友。

  没多久,找到了这个空子。

  这名叫蔡袁伟的裨将,私德有亏,被杨延宗抓住把柄,家庭负担又重,作为顶梁柱的他,是绝对不能倒下去的。

  早在上阳殿面圣之前,杨延宗就接触过此人了,这次他完好雷霆回归,这人心中天平难免倾斜。

  杨延宗端坐在太师椅后,缓缓道:“张伯骞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官复原职的了,你说,你这又是何必呢?”

  这个男人斜倚在太师椅上,声音淡淡冷冷,双眸如鹰,锐利强悍,仅仅一个眼神,就昭示其如狼似虎的本性。

  这人满头大汗,迟疑良久,最终一咬牙,拂袖“啪”一声跪地:“末将蔡袁伟,见过指挥使大人!!”

  “好!”

  杨延宗一笑,起身上前,扶起蔡袁伟,“好了,你去罢。”

  “是!”

  待对方应过,杨延宗抄起搁在案上的文书,迅速离开蔡袁伟的值房。

  当天,童继恩和黄得卫联合组成的调查组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蔡袁伟承受不住心理压力,终于吐露了自己偶尔窥到的所见所闻。

  老皇帝勃然大怒:“这该死的张伯骞!!”

  在此之前,他心里一直更相信张伯骞是被人栽赃陷害的,但“哐当”一声天平倾斜。

  现在他未必信全,但疑心一生,就去不掉了。

  最终,老皇帝下旨,将张伯骞交由三司会审!

  当天傍晚,皇帝圣旨,内阁最终下达由左卫副都指挥使杨延宗接任左卫都指挥使一职的右迁文书。

  并令他立即整装整军,以最快速度赶赴皋边。

  同时,角逐了多天的其余要职也因北戎大军汹汹犯边而提前落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右卫都指挥使一职,最终落在了季元昊头上。

  他也是徐老将军点名的一员,因此也将快马赶往北边。

  两人快马自各自营门而出,眼神一触,两人皆勾唇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