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2节(2 / 2)


  ***

  木樨院又来了人请,九娘也想看看赵栩送了那些消夜果子,便辞别灵堂中的诸位长辈,带着惜兰玉簪和几个侍女回木樨院。

  远远的,就见久不住人的青玉堂前有两盏灯笼。离得近了,九娘赶紧下了肩舆,上前行礼。

  “婆婆?”

  “是阿妧啊。”梁老夫人玄色大氅外还披着一条薄毯,朝九娘招了招手。

  贞娘赶紧在她身边垫了好几个锦垫。

  美人靠下方的池水早前结的冰中间化了,四周还残留着薄冰,此时大雪翻飞,看着倒似夏日里吃得冰碗。

  曾经,阮姨奶奶也坐在这里看一池春-水。时隔多年,春去冬来,风景如旧,却换了人。

  梁老夫人视线落在九娘脸上:“你可怪婆婆?”

  九娘轻轻摇了摇头:“婆婆处置妥当,阿妧怎会有怨?二伯走了,家里自然是该照顾二婶和哥哥姐姐。怎可分崩离析。”

  梁老夫人看向木樨院门口的素幡和灯笼,苦笑道:“你爹爹怕是要怨婆婆的。”

  九娘静默了片刻:“爹爹想要的,不过是两句亲热话而已。婆婆为何——”

  梁老夫人愣了愣,声音带了些许暗哑,也有些歉意:“有些关,过不去了。”

  九娘抿唇不语,世家大族,有些事,只能永远捂死了。当年青神王氏,亦是如此。如今汴京孟氏,还是如此。那些个体面永远比脆弱的人心来得重要。她明白,可不能接受。

  “你回屋去吧,官家赐了消夜果,你爹娘肯定还在等你呢。”梁老夫人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平和慈祥。

  看着九娘的身影消失在木樨院院门之中。梁老夫人慢慢站了起来。

  贞娘伸手搀扶住她,叹道:“三郎今夜那般难受,老夫人这是何苦来?”

  梁老夫人的面容在灯下微微扭曲起来。

  “贞娘。”

  “老夫人恕罪,是奴妄言了。”

  “回吧。”

  几声咳嗽被风雪卷了,瞬间就无影无踪。两盏灯笼高高举着,四个妇人抬着肩舆,稳稳地往翠微堂走去。

  梁老夫人忍不住回过头,木樨院里的灯似乎更亮了。她这一辈子,最终什么都错了。她以为她没做错,却失去了他,失去了自由。她以为她无愧于心,尽责尽力挽回了分崩离析的孟家,却无颜面对叔常,也不能丢弃二房。她的忠,她的信,她的义,她的仁,最终变成了重重枷锁,将陪着她去见他。

  所有的人,都走了。孟山定,太皇太后,阮眉娘,阮玉真,阮玉郎,一个接着一个,只留下了她,看着自己的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