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2 / 2)


  我在敲砖,青山就在家里挖坑。我画的那个位置要挖几个坑和沟,用来做个简单的地基。

  我这边砖才敲下来一车,青山就过来了。

  “你的坑挖好了?”

  “挖好了,我不知道那么深行不行。”

  一听青山这话,我就觉得有点不对,他肯定挖的太深了。我决定先回去看看,结果回去一看,果然挖的很深。我找了根长棍子来比了比,给青山划了道线。“青山,看到没,到这里就可以了。”

  青山就听话的拿着长棍子比着修整坑。我和姜羊卸下一车砖,又回去继续。没一会儿,青山又完工了,跑过来帮我们一起敲砖。我给了他一个锤子让他敲,他看看锤子摇了摇头,然后从破损的墙体跳进屋子里面,一个用力,竟然把整面墙都给推倒了。

  我被他吓了一跳,赶紧让他出来了。青山在满天飞的灰尘里走过来,脑袋上都蒙着一层灰,我大概也差不多。

  “不能这么推,这个屋子快要倒了,你这样推,一不小心整个屋子倒下来,你在里面被砸到了怎么办?”我让他低下头,一边给他拍脑袋上的灰一边说。

  青山低着头,语气好像还挺开心的嗯了一声。

  我说不能,青山就不会做了,改拿着锤子老实的敲砖。不过多亏了青山这一下,推倒了一面墙,节省了我们不少时间,唯一可惜的就是这样推下来的青砖,有一些被砸破了。

  我们收集了差不多的砖,就开始建造房子。

  因为只是用来熏腊肉,不是住人,所以不用做的那么精细。这小房子有一面贴着我们原本的墙,所以只做三面墙就可以。

  先把两根柱子放进深坑里,填土固定,再架上上面的梁,做个大框架出来。框架做出来了,再开始做墙面。柱子和柱子,柱子和墙之间,都挖了几道浅坑,这是屋子的墙脚,可以将砖交错的码上去。

  梁上要挂腊肉,所以这个小屋子高度也不能太高。差不多了就该架上中间的大横梁,再在横梁上架上几道稍细的竖梁。架完了我才发现这样不太好做屋顶,临时又改造了一下,多架了几十根倾斜的竖梁,这样就能比较方便的盖屋顶。

  屋顶当然还是选择盖瓦片,如果用之前盖小棚子那种芒草来当屋顶,等下面火一烧起来,说不定这整个屋顶都要烧着了。

  这瓦片怎么码也有讲究,我之前修补过屋顶的瓦,所以知道该怎么码。有着一个圆弧的瓦片一片叠一片,朝上叠一竖排,再朝下叠一竖排,这样一直重复叠过去就行了。可以竖着叠,也可以横着叠,只要把握好诀窍就可以。

  屋顶还没叠完,忽然下了雨,没办法,我们只能扔下没完成的小屋子,去收柿饼和猕猴桃,还有用盐腌过的鱼和肉。这些只能暂时全都放在大堂里,柿饼太多,一层架着一层这样放也堆到很高,整个堂屋都显得很挤。

  说到柿饼,这个时候的柿饼虽然没有完全晒干,但是已经被我们吃了十几个。现在的柿饼外皮已经形成了一层硬皮,有嚼劲,里面却还软着,只要用力揉一揉,就能感觉到里面滑滑的触感,咬一口,里面还没完全干透的果肉就像是糖果里面的溏心,又软又甜。

  比起完全制成的干柿饼,这个时候的柿饼也很好吃。

  为了避免鱼和肉坏掉,我们必须早点把那个小屋子盖好,所以我们又穿着雨衣继续在外面忙碌。

  雨下的不大,就是连绵不断的小雨,凉风直往我们的领口袖口灌,冷的人打哆嗦。明明还没到冬天,就已经这样冷了。

  小雨下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没放晴,依旧是阴阴的天气。我有点担心这天气会一直这样,要是接连好几天的阴雨天,我怕没晒干的柿饼要长毛坏掉了。

  小屋子的制作还差一点收角,墙上有很多缝隙的地方,我们要用灰土在外面给它糊上一层。搅拌了一桶泥浆,姜羊和青山自告奋勇要去糊墙缝,我就交给他们了。再来,剩下的就只有做门。

  这门我原先是打算做个木板门,但是因为木梁的问题没考虑到,我们之前砍的树都用完了,木板门做不了,我想干脆就做个门帘也不错,还更方便点。

  这个做起来简单,把油纸布裁开,剪出两块,固定在门口就行。做完我又发现了个问题,因为油纸布太轻,容易被风吹开,我想了想,就在油纸布的底下缝了两块木条,这样一来就解决了问题。

  我把门做好了,又把小屋子里面打扫整理了一下,青山和姜羊才完成他们两个的工作。看到他们身上沾满了灰泥,我觉得他们两个不像是去糊墙,像是糊自己,我那一桶灰泥,估计有一半都在他们身上了。

  “看你们脏成这样,自己去洗洗。”

  我没有因为他们把自己弄脏而发脾气,毕竟他们看起来玩得很开心,他们能开心的话,我就觉得不管怎么样都很好。

  小屋子顺利做好了,就等出太阳。

  还好,这天气没教我失望,我们的小屋子做好的第二天,终于又放晴了,还难得的出了个大太阳,连气温都升高了一点。

  柿饼那些全都搬出来晒,晒了一天,到傍晚,柿饼仍然是收回堂屋里,鱼和肉就能挂进我们做的小屋子里了。一排排的肉挂在横卡在墙上的柱子上,在底下挖好的浅浅火坑里放上柴火。

  火坑里的火烧了起来,一股浓浓的白烟往上飘,萦绕在那一排排的白肉上面。姜羊看屋子里烟越来越多,就帮忙加柴要让火燃烧起来。

  “不行。”我用铁钳子夹了些没怎么干的湿柴放在火堆上,跟姜羊解释说:“我们做的腊肉就是要用烟熏,你这样把火烧大,不就成了烤肉,直接把这些肉都烤熟了,还怎么做腊肉。”

  姜羊一缩脑袋嘿嘿笑,青山就撩着门帘在外面探着脑袋笑。这屋子太小,三个人太挤了,所以他就在门口看着。

  现在火堆烧的是松枝,这些松枝燃烧的时候,散发着浓浓的松香,松油被烧出来后,时不时就在火中爆出一声噼啪炸响。

  我们在小房子里待了一会儿,实在待不下去了,那里面的烟太浓,很呛人。从今天开始,这里就要一直保持着火,而且要注意,不能让火烧起来,把肉烧熟,但又不能让它灭了,是个挺麻烦的事。

  吃过晚饭,睡前还要来看看。之前给架上的松枝已经差不多被烧光了,我去柴房里搬了个树根过来,放在火堆里,再在上面洒上一层的松叶焖出烟,这样一来,就能烧很久了。

  腊肉已经在腌制,地里的小麦已经种下,柿饼全部晒干封存起来长霜了。忙忙碌碌,不知不觉,我们即将度过秋天的末尾。

  我并不知道确切的时间,但从山里田里各种植物的生长,还有很多动物的来往痕迹,能察觉到节气的变换。忙的时候不注意,事情做完了闲下来,就能轻易感觉到。

  现在这个时间,就算是出太阳,也会让人觉得冷。呼吸成了吞云吐雾,每天早上起来,地上都凝结着一层的白霜。路边的枯草已经完全泛黄,被霜一凝,变成各种僵硬的模样。

  第74章 074

  屋门口那个又大又平整的坪从做成之后,就一直没闲过,几乎每天都在晒东西。最近好不容易地里的东西都收完了,该晒的食物也都晒好放起来了,才空下来两天的大坪上又被堆满。不过,这次晒的是柴火。

  我们在屋檐下加了一大圈的遮雨棚,那里都是要码上柴火的。末世后的冬天比末世前的冬天要冷,住在这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只能依靠最原始的烧火,要是没有柴,冬天可能会没法坚持下去,要想过得舒适一点,现在就必须储备更多的柴。

  所以,这些天大坪上堆起来的柴火越来越多了,都是我们三个从山上砍了拉下来的。烧火的柴不能砍那种太粗的树,树干太粗了不好烧,最多也就砍差不多手腕粗的。拖回来放在大坪上晒干了,就劈下大的树枝,把树干一截截的砍断,砍到差不多手臂长短,再一捆捆的扎起来,码放在墙角的遮雨棚下面。

  青山砍粗的柴,那些余下的树枝就由我和姜羊来处理,这些树枝乱七八糟的,也要收拾一下。同样折成差不多手臂长,用稻草梗一把把的捆起来。等到要烧的时候,就会很方便了。

  我们垒起的柴火一日日在增多,做的熏腊肉也在慢慢变色。最开始的肉经过盐的腌制,仍旧是白和红相间的,而现在被烟火熏燎之后,那些肉已经变成了一种让人很有食欲的熏黄色和暗红色,表面渗出一层透明的油脂,所以肉条上都带着油光。

  因为肉里的一部分油脂被烤了出来,这些肉条看上去有点缩水,但肥瘦都更加紧实了。时不时滴落的油脂掉在底下的火堆上,会发出滋的一声响,同时那种熏肉特有的香味也会变浓。

  食物的香味总是能舒缓我的心情,从那段黑暗岁月走过来的我,只要心情不好,都会更愿意去看着很多食物堆积在一起的场面。为了冬天,我们储存了很多食物,所以尽管我现在的心情仍然因为姜羊和青山的寿命问题被影响,但置身在这种为了食物和生存忙碌的气氛里,又让我平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