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节(2 / 2)


  侍卫垂首静立。

  唐平章心中怨气发泄不出,对太后的包庇越发憎恨。

  不久,侍卫又来报,双手将几封密信呈上。

  唐平章抽出查看,原来是此前命人前去江南调查楚涵英旧案而送回的结果。因灭门案已过去多年,又几经封口,案情进展缓慢,能察验的只有多年前经历或目睹此案的百姓的口证,并无直接的确凿证据。

  他看过之后,将东西转给楚歌。

  楚歌不想多年后真能有人替她重翻旧案。再闻楚涵英之名,思旧日之辉煌,心中深有所感,短短几千字之间,看得双眼朦胧,几次泪水决堤。

  唐平章静静站在一旁等她冷静。

  “老爷是个良善之人,一向以礼御下,以仁决事,得其恩情者不胜其数。往日之教诲,言犹在耳,不敢相忘。可他含冤多年,背负恶名,竟无一人能替他陈言,实属天道不公。”

  楚歌不住抽噎,强忍着哭声道:“陛下,妾并非只出于私心,纵是逾矩,也不得不说一句。豺狐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不可不防啊。太后当年可尽杀我楚氏连同一万余人,可见其心狠辣,如今余使君手握兵权,未经陛下宣召便擅自回京,谁又知道他们是何图谋……”

  唐平章深吸一口气,说道:“我自然清楚。莫非还指望她能与我有什么母子深情吗?”

  楚歌搭上他的手:“那陛下……”

  唐平章示意她慎言,若有所思道:“我心中,已有考量。总之此事,不会就此作罢。”

  楚歌闻言,点头应是,屈身依偎在他膝上。目光则落在门口高高的木栏处,漆黑的瞳孔中暗情涌动。

  若这一切还有结束的机会,那就再快一些。她已经一刻都等不下去了。

  ·

  话再说邱季深这边。

  项信先自病后,久治不愈。

  邱季深最初觉得应该不成大碍,就随意找了个郎中,给他抓了点药,回到家中后再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慢慢散热。谁知道他这病顽固得很,竟怎么都消不掉。温度降了又起,将好好的身体拖得虚弱不堪,难以支撑。虽未恶化,可人已是元气大伤,像重病过一场。

  邱季深自然不敢耽搁,不管项信先如何说不要回家,依旧派人去通报了大理寺跟项府,让他们速来把人接走。

  好大夫很贵的,她可请不起。

  不知那边是怎么医治,大概是下了重手,项信先果然很快好转。因为……因为不到晚间,这厮就自己跑回来了。

  邱季深开门再见到他时,也是无语凝噎。

  项信先满头大汗地背靠着木门,半是恳求半是苦笑,说道:“你叫我留在你这里吧,如今只有你这里能叫我心安,我只想静静。”

  天下那——么大!哪里没个地方让你静静啊?!

  邱季深深吸一口气。

  她只是心里叨叨,瞧项信先这个模样,哪里能真将他拒之门外?最后还是把他放了进来。

  项古山从未见过自己儿子如此坚持的模样,因项信先尚在病中,只能纵容。让仆人准备粮食与药材,每日煎煮好后,送到这里来。

  思及项信先推拒态度明显,他命家中其余人不得前来惊扰,正好免了邱季深不少麻烦。可因心中实在疑虑过深,寻了个空亲自来找邱季深打听详情,想知道为何项信先突然与家中生了隔阂。

  邱季深三言两语含糊带过,让他有机会,自己去跟儿子谈谈,她不做得罪人的传声筒。

  仔细想想,其实不难理解。

  正是项信先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才会让病情反复,他对自己,从来都是过于苛刻的。

  他回到家中,会看见自己的父亲,心底最无助最迷惘的疑惑就要时时刻刻地压迫着他。

  留在大理寺,便想到自己的职权,面对好友与上官,良知与多年的修养让他羞愧难当。

  这其中的绝望,只有几个心照不宣的人能懂。在邱季深这里,他可以逃开所有人,所有诘问。

  他再不怕邱季深看见他最卑劣的一面,因为他觉得自己在邱季深面前,早已是一无所有。

  于是,家中多了一口人。叶疏陈竟预见得没错。

  第70章 证据

  邱季深本来以为项信先住下之后,叶疏陈是要暴躁两日的,毕竟他厌恶项信先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结果叶哥只在她面前哼哼过两句,当着项信先的面,一言不提,甚至没说任何奚落人的话,每日还会主动提醒他吃药,注意好好照料。

  不算亲近,但是颇有风度。

  时近月中。

  项信先总算是康复了,邱季深观他却觉得少了股精神气,仍未从这事中走出去。虽然对待大理寺的公务依旧上心,可带了点叫人说不清的感觉。

  原本与他形影不离的好友梁渊弘,因此事大感受伤,仿佛受到了项信先单方面的霸凌,每日散值就跑来他这里同几人鬼扯,增加一下自信,好悬没给叶疏陈踢出去。

  这日,邱季深又听见敲门声,心说梁渊弘今天可来得真早,明明昨天还说有事来不了的。

  她小跑着出去开门,摆着揶揄的表情,透过缝隙往外一看,才发现拜访之人竟然是唐平章。

  “陛下?”邱季深回过神来,“快请进!”

  唐平章快速闪身进门,然后反手关上。

  邱季深微弯着腰,在前方引路。

  “竟不知陛下今日前来,寒舍如此简陋,礼节有疏,请陛下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