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汉武快穿]不敢与君绝_第19章(2 / 2)

  卫青在地上简单画出了衣服的构造,他按照汉军戎服穿着在盔甲里的单衣的样子,为了节省布料,画的是一片式的,袖子省去了,前襟向右掩,下摆两片相交叠,中间用一条腰带系住。

  “这衣服式样你是怎么想的,看起来比山下那些半兽身上穿的都好看。”凤山部落的兽人通常用兽皮简单围绕在身上,而半兽的麻布衣服就是两片简单缝制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一个布口袋套在身上,因此红果才有此感叹。

  “梦中偶得。”卫青笑道,“你喜欢的话,还有多余的布料,给你自己也做一身。”

  红果一声欢呼,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制作衣服中去。

  在红果忙活的时候,卫青用石刀在之前巨灰鼠剩下的某根胸肋骨上钻了七个孔,做了一个简单的骨笛。

  红果做完衣服也离开了帐篷,此时太阳已经落到了远山的边缘,四周的光线也变得昏茫起来,卫青拿着新衣服,朝离帐篷不远的河边走去。

  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洁净身体,可以感觉到这个叫青羊的少年已经许久没有洗过澡了,白天卫青放羊的时候,发现这附近有一处温泉眼,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将帐篷搭建于此的原因——作为习惯了五日一休沐的汉人,他一定要找一个方便洗澡的地方。

  河水在此处拐了个弯,形成了一处凹陷的石坑,外面有一圈天然的石头围着,从石头缝隙里冒出汩汩的温热地下水,接触到外面冰冷的空气,冒着白烟。

  卫青趴在水边照了一下,他现在这个身体看起来和他上辈子在郑家放羊时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同样的面黄肌瘦,头发因为长期缺乏营养而泛黄干枯,顶在头上乱糟糟如一团茅草。

  将身上的脏衣服脱下来挂在灌木丛上,卫青进入温泉,刚好水边还长着一种冬天也没有褪去绿色的小草,卫青抓了一把放在手里,揉碎成汁之后流出来的绿液竟然可以和皂荚一般清洗身体。

  温泉水有很好的安神舒筋作用,卫青将自己洗干净之后又把换下来的衣服也清洗了,然后就靠在一块较为平坦的石头上休憩。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彻底下山,幽蓝的天上星群开始显现,而从凤山后升起的竟然是两个完全对称的月亮,这让卫青再一次认清楚自己身处异世。

  伸手去够先前整齐叠在岸边的新衣,一根小巧的骨笛从里面掉了出来,浮在水面上。一个人处在陌生的环境里难免孤独,这是卫青先前为自己做来消遣用的乐器,此时却越发被它勾起了思乡的情绪。

  自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笛子多为竖吹,而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将横笛也传入大汉,多用于军队的鼓吹乐。后来刘彻成立乐府,命李延年整理曲子,其中收录了多首翻新创作的横吹曲辞。

  卫青回忆起在军营里听过的那些熟悉的曲调,将骨笛放在唇边,吹奏了一曲《关山月》。这曲子描写的是出征在外的将士思念故乡之情,在两轮泛着淡蓝色光芒的月下,笛声悠长又带着一丝哀婉,从河水传向蛰伏于黑暗中的莽莽丛林,又从林间传向更遥远的山峦。

  在远离凤山部落的一处茂密的森林里,一个黑影凶残地将双头狼的身体撕裂开来,挑衅一般地朝另外几头呲牙。那些狼夹着尾巴害怕地四散跑开了,结束完这一切的黑影原本意兴阑珊地重新朝密林深处走去,却在听到远处传来的若有似无的笛声后停下了脚步。

  俯瞰着悬崖下面如浪般在夜风中起此彼伏的林海,那毛茸茸的耳朵竖起又放下,似乎在确认音乐传来的位置。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作者有话要说: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出自唐代卢照邻的《横吹曲辞·关山月》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出自唐代戴叔伦的《横吹曲辞·关山月》

  某人待机ing……

  第17章 b.c.3980(4)

  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卫青已经来到部落的中央广场等候了,他发现这个广场是圆形的,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日晷,中间竖立着一根高耸的图腾石柱,周围有十二个石墩,代表着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很快太阳从东方玫瑰红色的云彩中冒头,将清晨第一缕金色的阳光投射在石柱顶端的石凤上。这个时候从四面八方分别来了参加今天狩猎的兽人。

  卫青从勇那里了解到,部落一共有五支狩猎队,每支狩猎队都由十几名兽人组成,按照狩猎的收获分为金木水火土,而尤是火队的小队长,也就是他们这支狩猎队实力排在倒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