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年代文里的对照组第250节(1 / 2)





  唐明丽点头:“谢喻打来的电话。”

  “那我们按礼节走吧。”云平江说道。

  “铃铃铃~”

  “我来接。”云平江走到电话机旁,拿起话筒“喂”了一声,然后,他的神色舒缓了下来。

  “寄余兄。”

  “好,我就是这么想的,你放心,谢集一去,谢家不成气候,我不会妄动的。”

  “我知道,好,再见。”

  “怎么了?”唐明丽问道,顺便把手里的杯子递过去。

  “谢集最后上交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名单,寄余兄叮嘱我,给谢集最后的体面。”

  唐明丽沉默了一会儿后,叹了口气:“我把礼金备厚一些。”

  “好。”

  谢集跟封白元和云守义同辈,他在的时候,事情做过了,他们说几句没关系。

  现在人都过身了,最后关头又悔悟了,他们再评价就不合适了。

  谢集的事情过去后,京城风云依旧。

  云笙和封辞找到了一条很隐蔽的小路,应该是当年徐福留下的。

  这小路极为湿滑且陡峭难走,估计得等京城来人后想办法清理拓宽,或者找到别的路了。

  事情忙得差不多了,云笙就对封辞说自己要下山一趟。

  “我很快就回来。”云笙说道。

  封辞没有问云笙去干什么,只说道:“不用着急,这里寻常不会有人过来,我守着就好。”

  云笙点点头,开车去了那家早餐店。

  云笙之前在高台上收进空间里的大箱子上雕刻的花纹是鬼谷十二脉的徽记图腾。

  那家小店门帘上的图案是鬼谷其中一脉的徽记。

  这些徽记云笙有在毒经上看到过。

  只是,它们被记载在秘文中间,都是缩小版,且没有任何说明,云笙的注意力又都在秘文上,扫过一眼后,只在脑海里留了一个浅浅的印象。

  所以,她上次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图案。

  云笙来到关着门的小店,她想知道,门帘上的图案是这家人后来绣上去的,还是包裹着圣旨的时候就有了的。

  “咦,客人,你是你啊?”年轻人背着一筐菜从小巷子里经过,看到云笙站在他们的店门口发呆,连忙出声打招呼。

  他还记的这位客人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呢。

  “客人,我们这里只准备早餐的。”

  “是这样啊。”云笙笑着说道,“小哥,我冒昧问一下,你们店里那条门帘上的印记是一开始就有的,还是后来绣上去的?”

  “是后来绣上去的。”小哥笑着说道,“客人是发现了那个图案比门帘要新很多吧。”

  “我娘每年都会攒绣线把图案拆了重新绣呢。”

  “是这样啊,谢谢小哥,解了我的疑惑。”

  “不用谢,那我走了。”

  “再会。”云笙说道。

  “再会。”

  云笙看着小哥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真好啊,鬼谷是有传承人的。

  或许在华国的某些角落,也会有不同脉的鬼谷门人年复一年地绣着不同的徽记。

  云笙笑着转身,没有打扰的意思。

  听那小哥满脸坦然地说起徽记的事情,云笙就知道他对徽记的意义一无所知。

  她就不要去打扰了,没有必要因为过去的事情去扰乱别人正常有序的生活。

  小哥回到家后,就把遇上云笙的事情跟家人说了。

  “妈,那个图案有什么讲究吗?”

  “没有吧。”他妈妈不太确定地说道,“这是你太外婆一定要我学会绣在门帘上的。”

  “那太外婆有说过为什么吗?”

  “没有,让我照做就是了。”

  “你也是,好好学,等我以后眼睛花了,就由你来绣这个图案。”

  “妈,我是男的耶,你让我颠勺我能得心应手,让我刺绣,我才不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