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 修祠堂(2 / 2)

都忙着养家糊口,宗族意识根本没有那么强烈,加上族里都是一辈子面朝黄土的,所以那祠堂真是个摆设。

这次也是不知道谁提到了祠堂的事儿,所以才过来跟赵水生讲,希望赵水生能牵个头。

赵水生倒是不解与修个好的祠堂,在这个世上,族人还是很重要的,宗族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赵家能多出几个人才,对他是非常有利的。

可是目前不是最好的时机,不过是个小小的秀才,就得意忘形,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那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从赵家庄回来,赵水生和李梨花的生活就日渐平静。

少了赵婆子,省心很多,赵金生那边因为不用再教田税,所以日子过的宽裕不少。只是因为分家了,这徭役是少不了的,因为赵金生不是秀才,免除不了徭役。

去年服了一个多月的徭役,今年冬天就只有十来天用来修县城的城墙,所以不算是什么难事儿,只需要教一百文就可以面去做工之苦。

像赵土生,就直接拿出了一百文钱,不用交税,这一百文钱早就赚出来了。

但是赵金生这边,却觉得一百文钱也是钱,赵金生就自己去服徭役去了。难怪当初何翠姑要撺掇着赵婆子想要几家合为一家,看看,这区别不就出来了?

虽然田税是免了,可是这徭役却免不了。

只是,家里有秀才功名的,除开秀才本人,也只能另外免一个名额的徭役。真要大家都合在一起,到时候是让赵金生不去呢,还是让赵土生不去?

那时候更是矛盾,所以还是现在好。

赵水生已经在县学里看过了本省前几届乡试的考题。同时在年考的时候轻轻松松的保住了自己廪生的身份,得到了一年四两的廪饩银。

进入冬季,李梨花的肚子就更大了起来。不过除开在赵家庄那会恶心的想吐,其他的时候,都很正常,肚子里的孩子也很乖,一点儿都没有折腾她。

这和她以前的情况一点儿也不一样,难道真的是村妇的身子骨比千金大小姐要好的多?

李梨花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个女儿。赵水生听了说道:“是个女儿更好,她来的时机也好。早两年,跟着咱们,就要吃苦了。”

早两年,那还是没有分家的时候,真的生了女儿,家里人肯定不待见,哪里能和现在比?连人都能雇了。

赵水生还想着提前请奶娘,李梨花忙阻止了,现在哪里能和上辈子比?

“哪里就用得上请奶娘,我决定自己喂孩子了,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而且谁喂的孩子和谁亲。”请奶娘,还要给人家工钱,而且家里也没有住的地方。

赵水生只想着给自己的孩子力所能及的最好的环境,所以才想着给孩子找奶娘的。

“我希望我们都跟寻常的父母一样,自己喂养孩子,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什么都甩手给下人去做。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就不如寻常百姓好。”李梨花对赵水生说道。

过去的他们,太容易得到一切,所以都不珍惜,觉得一切都理所应当。于是也失去了很多东西。

“好,都听你的。”赵水生道。

因为李梨花翻过年二三月份就要生了,根本不适合移动,所以今年过年,他们就不准备去赵家庄了。只是当初三兄弟说好了的,逢年过节,大家轮着做饭请一家子吃。

所以这次的团年饭就该轮到赵水生家里了。

好在现在有个宋福家的,根本就不需要她忙活了。

李梨花把团年要做的菜告诉了宋福家的,采买什么的,宋福两口子就办好了。

等到年二十九的时候,已经确定不需要再买什么东西了,因为年二十九是最后一个摆摊的日子,明天镇上就没有卖东西的了,趁着今天都要买齐全了。

年三十的早上,赵土生和张芸儿早早的就过来帮忙来了。厨房里很快就飘起了诱人的香味,只是一直快到中午的时候,老赵头他们还没有来,一大早赵水生就让宋福赶着车去接人去了,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来人呢?

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连宋福家的都有些担心,她男人可是去接人了的,却没有把人接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君到!

好久不三更,手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