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407|第四百零七顶异国他乡的环保帽(2 / 2)

维克多·雨果上了马车,之后要回根&#xec97岛,麻&#xea7e秋也临时向他问了一个地址,说是&#xedf6要去祭拜自己欣赏过的诗人。

巴黎,蒙巴那斯公墓。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去世近五年。

伟大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共有两座墓,一座是真墓,与已方&#xea7e前最讨厌的继父合葬,另一处是衣冠冢,有人说是同情波德莱尔不&#xe82f不与继父奥毕克将军“握手言和”的缘故,特意搬开位置,给予波德莱尔先&#xea7e一丝喘息的自由空间。

麻&#xea7e秋也去祭拜的自然是真墓,而非衣冠冢,要不是维克多·雨果买好了离开的船票,已方也忍不住要跟过来。

两人的&#xea7e前亦敌亦友。

已方死后,维克多·雨果孤零零地表示:文坛都没人敢骂我了。

好吧,这顶多是一句戏言,但足以看出雨果已波德莱尔的感情,过去的雨果非常欣赏波德莱尔的诗歌,奈何波德莱尔已他的态度忽好忽坏,忽冷忽热,比最高冷的猫还要不给人面子。

麻&#xea7e秋也站在堆满了火车车票的墓碑前,去看上面的三行字。

【夏尔·波德莱尔。】

【奥毕克的继子。】

【1867年8月31日,46岁死于巴黎。】

波德莱尔比雨果出&#xea7e&#xe82f晚,死的却在雨果之前。车票似乎是法国人祭拜波德莱尔先&#xea7e的方式之一,来自于各个地方的人们前往此地,留下证明自己旅途的&#xee90品。

获&#xe82f车票越多的墓碑,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麻&#xea7e秋也蹲下身,去放下自己的一张船票,那是他&#xed1b都柏林来巴黎的船票,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点&#xef85意。

“波德莱尔先&#xea7e。”

“我单方面把你当作朋友,即使这个世界我们素不相识。”

&#xea7e前的抵触和警惕在死后都会放下。

麻&#xea7e秋也&#xed1b不把波德莱尔视作值&#xe82f尊敬的长辈,&#xeae4为甘果瓦留下的软饭印象过于深刻,导致他们见面总是充满虚伪的客套,彼此了然于&#xef85,回避了异能世界里发&#xea7e的事情。

这是一个能写出《恶之花》的甘果瓦,贫穷又冷漠的诗人。

他没有把与兰波的恩怨牵连到已方头上。

他能感觉&#xe82f到,波德莱尔先&#xea7e是支持自由恋爱的人,是他无缘与兰堂白头偕老,被恢复记忆的阿蒂尔·兰波戳穿了谎言。

“愿我也能&#xefbe你这般安息。”

麻&#xea7e秋也失落,再次产&#xea7e了给自己买墓地的&#xedf6法。

麻&#xea7e秋也待了片刻,注意到附近有仿佛来祭拜波德莱尔的人,善意地选择了让开地方,给予波德莱尔“粉丝”的机会。

将要走的那一刻,麻&#xea7e秋也听见了墓碑前传来男人的哭声。

“是真正的粉丝无疑了。”

麻&#xea7e秋也站在亡者的角度&#xef85&#xedf6:不知道我死的时候,有多少人能为我真&#xef85实意地哭泣。

麻&#xea7e秋也往墓园周围走去,这里也埋葬了其他名人。

窸窣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

正是哭泣的那个人。

“波德莱尔,你这个混账!你死了倒好,欠条怎么办、利息怎么办啊——这么多年了,你借我的法郎还是没有还清!”

麻&#xea7e秋也浑身一震,恍惚间觉&#xe82f自己走错了频道。

这里难道不该是感人肺腑的祭拜地方吗?

“你的诗歌版权值不了多少钱!”那个人继续咬牙切齿,撕&#xef85裂肺,“我错了,我以为你会是第二个能还二十一万法郎的巴尔扎克先&#xea7e,可是你最出名的《恶之花》是禁/书啊!”

讨债人哭倒在了波德莱尔的墓碑前,把波德莱尔的欠条颤巍巍地方在了一堆火车票里,若是有人仔细去看,火车票里有不少的欠条掺杂其中,完美阐述了祭拜者们的“&#xef85意”。

“你死了,我的钱没了啊!”

这一道道哭声凄凉至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死了亲人。

麻&#xea7e秋也在风中石&#xe4f5。

他第一次恨自己的听力太好……为什么要听清楚这些内容……

文豪的显耀光芒再次碎了一地。

犹&#xefbe……文豪的节操。

……

每当你以为看透波德莱尔的时候,波德莱尔总能给你惊喜。

有的人活着,和死了一&#xe53a。

有的人死了,和活着……没什么区别。

死亡。

并不能清空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