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庶女第71节(2 / 2)


  裴度含笑:“多谢章二郎了。”

  “这有什么,你不知晓昨儿你中了,我们有多为你高兴。”文懋又将李氏准备的铺地钱跟他说了。

  裴度感慨:“岳父母还有舅兄你对我的关怀,实在是无以为报。”

  文懋摆手:“说这个做什么,都是一家人。”

  诚然章家没有陆家那么过分热情,但更说明章家没有所求,裴度也不傻,知道什么叫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陆家两个儿子不算成器,估摸着以后想找个好女婿倚靠,而章家,他亲岳父任三品官,还是漕运使兼盐运使,是一方诸侯,大岳父和舅兄更是赤城以待,他们是皇后的父亲和弟弟,爵位早定,根本毋须如此。

  等文懋走了,他打开这方长盒,一看这枝笔,拿在手里写了写,居然还真的好用,再翻看荷包时,裴夫人走了近来,他正欲把东西收好。

  裴夫人倒是道:“别收着了,我都看到了。”

  “娘……”难为平日裴度骄傲,此时也有些羞赧。

  裴夫人拾起荷包看了看,不禁连声赞叹:“这手艺是真的好,比南边时兴的绣的还好,又有巧思。”

  好在也怕儿子不自在,裴夫人没有多说。

  裴度和母亲说了一下杂事,待母亲走了,自己看着那荷包,再一打开,里头居然装着一对事事如意的金锞子,还有一张平安符。

  他郑重的把平安符收好。

  准备关上盒子的时候,发现一丝不对劲,这荷包上的纹路看似再正常不过,实则仔细摸是梵语,正好他有涉猎,于是,他好奇的把自己摸到的梵语用白纸写下来,再翻译一下,这写的居然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大概是对自己的勉励,那还得亏是他认识梵文,若是不认识的,岂不是辜负了她的这一片祝愿之情。

  如此想着,

  他立马上街去银楼正好见一支并蒂玉簪花蓝蝶钗,从章二郎君那里打听到章五娘子欢喜玉簪。

  就是二百两他也眉头没皱一下就买下来,回来后,却把钗下面的绒布换了,换成一张手写的梵文,看起来像普通的垫布,其实,他也想告诉她,他写的话自己都听懂了。

  及笄这日,云骊亲手上妆,整个人显得娇艳欲滴,与之前的仙气飘飘又绝然不同。

  亲戚朋友们过来,都十分羡慕她,连吴三太太都道:“都说你是个有福气的,这一定亲,裴七郎君就中了会元了。”

  云骊则道:“这哪里是我的福气,分明是他自己勤学,三姨母就别拿我取笑了,我倒是看您有福气,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日后必定会享清福的。”

  这话吴三太太喜欢听,愈发觉得云骊会说话。

  至于跟着吴三太太过来的沐绍芳,她一直都颇喜欢云骊,但因为当年让云湘替嫁的事情,二人疏远了,她心里很是歉疚,可也知晓这段友情是到头了。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很欣赏云骊的骨气。

  因此对着云潇和云淑倒是称赞云骊:“你们五姐姐今日真是漂亮,我看她容貌冠绝天下,如今我都没见过比她更漂亮的人。”

  云潇听了暗自撇嘴。

  她私下同云淑咬耳朵道:“就是个会元,还没中状元呢,即便中了状元,也是外放芝麻小官,我表哥恩荫都能做官,还有孔大将军都是从一品呢,也不知晓她神气什么。”

  这几日,都是云骊的未婚夫如何厉害的,还有云骊今日得到许多称赞,都让云潇觉得不服气。

  她刚说完,就看到薛念念过来,薛念念的未婚夫中了会试第一百名,她正在高谈阔论:“我听说了,殿试和会试是完全不同的,有人会试很厉害,殿试垫底的也不是没有。”

  这话云潇听进去了,云淑则觉得薛念念夸大,她虽然不喜欢云骊,但是薛念念这话明显就是和云骊互别苗头。

  及笄礼成,云骊就听闻大伯父包下宾阳楼,听说这里是一甲三名打马游街必经之地。

  李氏都急了:“万一没中怎么办?您这不是惹人笑话吗?”

  大老爷一拍脑袋:“我都忘记不中怎么办了。”

  殿试的选拔很严格,而且要求很多,更兼裴度因为和他们家结亲,可能会被诟病是外戚,皇上若是为了不徇私,可以把裴度放低名次,怎么办?

  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而且有时候状元要取寒门子弟,即便你学问出众也要让一让。

  “失策了,失策了……”

  大老爷因此又取消了宾阳楼,主要是怕丢脸,可这个举动在老太太和冯氏等人眼里意味就不同了。

  要仔细打探是能够打探出前十名到底如何的?

  大家猜测会不会是大老爷知道什么内幕,可能没有裴度就取消了。

  章老太太就对云淑道:“裴度过于自傲,居然上次拒绝敕命,恐怕被人诟病,科举也是很讲名声的,若是被人觉得他无状,即便才学出众,也只能去二甲了。”

  人太特立独行未必是好事。

  冯氏也说给妹妹吴三太太听:“我们大老爷又取消了宾阳楼,悄悄定了樊楼,我看是死心了,但是又盼着有奇迹出现。”

  吴三太太则羡慕道:“就是没中一甲,只要是进士就好啊,我们家缺的就是官身。”

  荫官高居高位很难,如果不是科举正途,就是很难往上升。

  因此,她决定去的那日把吴灏也带上,瞻仰一下状元的风采,日后也好生读书。

  大老爷这次也聪明了,在东华门让人守着,那里会唱名,自然有人保录,这样最快的功夫就知晓裴度到底考的如何了。

  三月十

  八

  云骊和姊妹们带着帷帽去樊楼,樊楼果真为上京第一名楼,名不虚传,但今日大家都不是真的来吃饭的。

  这一日过来比在会阳楼时听会试要轻松多了,毕竟这回只是名次问题,但肯定会是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