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3节(1 / 2)





  王华没注意到小儿子在认真观鸟,他刚收到未来亲家的回信,说是双方筹备筹备,等到六七月的时候便可以让两个小的成婚了。

  考虑到王华和诸让都不能擅离职守,所以到时候就让王守仁去江西成亲,婚后且留在那边小住一年半载,好好听听岳父教诲再回余姚读书备考。

  都说能医不自医,养儿育女大抵也是这样。

  王华纵有状元之才,对上王守仁这个儿子也觉得棘手得很,所以他生出了天下父母都会有的想法:儿女不懂事,成个亲就好了。

  成亲好,成亲妙,成亲是让劣子劣女洗心革面的灵丹妙药!

  实在不行,把人弄去他岳丈家,来个眼不见为净也不错!

  算算日子,儿子现在启程回余姚运聘礼到江西去,差不多就到婚期了。剩下的诸让那边自会安排妥当,王华什么都不用操心,出个儿子就好,省事!

  王老爷子听了王华这安排,也觉得不错。他点头说道:“既然你走不开,那我便跟着走一趟,也算是出去散散心。”

  王华有点忧心:“您身体吃得消吗?”

  王老爷子横他一眼,说道:“我身体好得很,这点路途不算什么。”

  文哥儿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王守仁的婚事,一开始还能打起精神仔细分辨他们在讲什么,没多久就感觉阵阵困意袭来,眼皮越来越沉重。

  半睡半醒间,文哥儿感觉脸上又被戳了两下,他哥的声音朦朦胧胧地飘进了他睡梦里来:“这小子还真的不哭不闹,到哪都能睡着……”

  文哥儿小眉头皱起。

  他吧嗒两下嘴。

  有点想咬人。

  可惜没长牙!

  作者有话说:

  王小文:世上根本没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王·状元·华:是吗?但我可以啊

  王·圣人·阳明:是吗?但我可以啊

  王小文:?

  *

  注:

  1王守仁到江西结婚的经历:出自冯梦龙的《王阳明靖乱录》,没搜到别的出处,冯梦龙大家都懂的,他很会瞎编,不信可以去隔壁《开局继承博物馆》看看他的精彩表演(bushi)后世很多人都认可这个说法,这里也用了。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3章

  王守仁才出去游学(瞎晃荡)回来没几天,就被他爹塞去成婚,心里还是有点介怀的。总感觉他爹的意思是,快去成亲吧,成亲后就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了,以后就和媳妇好好过日子吧!

  划重点:自己和媳妇过。

  可惜婚姻之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未来的心学掌舵人王阳明也没法例外。他收拾收拾,与他家祖父一起回余姚去,那是他们的老家,要成亲了总得回去一趟,好歹告诉祖宗们一声。

  王守仁爷孙俩一走,家里彻底清净了。

  没了他哥这个传说中的大佬在身边,文哥儿对努力聆听别人讲话这件事失去耐心,继续每天吃饱睡足。

  直至王守仁他们离家两个月后,文哥儿终于闹出了第一件让家里头疼的事:他不愿意喝奶了。

  奶娘家里有个比文哥儿大两个月的儿子,由于接了王家这份工作,她儿子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吃米糊。

  小孩子到五六个月时就可以适当添加些辅食,一来是为了补充更多营养,二来是为后续的奶水戒断做准备。

  赵氏奶水不是很足,不过王华考上状元后便有钱了,请个奶娘不在话下,文哥儿本是不需要那么早做戒断准备的。

  奶娘本也是在家看儿子吃得挺香,想着给文哥儿也尝尝味道,没想到文哥儿直接吃光米糊就睡了,醒来后也不爱喝奶,就要吃那米糊。

  奶娘无法,只得第一时间把这事给赵氏说了。

  赵氏与奶娘一起哄了半天,都无计可施,只得端来碗米糊把文哥儿喂饱了,才去向岑老太太讨教经验。

  岑老太太也觉得稀奇,别家小孩都是哭着喊着不要戒奶,怎地到她们家这小子头上就反过来了?

  这时候的文哥儿已经睡了。

  要是他醒着,肯定就能解答这个问题:在吃到米糊的那一刹那,他想起来了,哦,吃饭,人是可以吃饭的。

  在此之前,他都是遵循身体本能无知无觉地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没进行过这方面的思考。

  现在既然已经意识到这件事,他自然没法再像个真正的奶娃娃那样无忧无虑地喝奶。

  岑老太太到底是活了许多年的老人家,见多识广,养孩子也颇有一套,不爱吃奶有不爱吃奶的养法,尤其她们现在手头宽裕,米糊可以做得更精细些。

  岑老太太洗净手把文哥儿接过去,小心地掰开文哥儿嘴巴摸了摸他的牙床,笑着说:“你瞧,牙床这儿硬硬的,可能再过个把月就能长颗乳牙出来了,我们文哥儿是大孩子了,你不用太担心。”

  赵氏被岑老太太这般一安抚,心中安定了不少,见文哥儿还睡得老沉,也洗干净手试着摸了摸那小小的牙床。

  事实上她根本摸不出什么不同来。

  不过赵氏对比自己大好几轮的岑老太太很是信服,从岑老太太那听了一耳朵育儿经验后便安安心心抱着文哥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