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5节(1 / 2)





  奶娘匆匆吃过饭,替儿子收拾收拾就准备到王家去。她丈夫抱着孩子过来,看着她们母子俩欲言又止。

  奶娘知晓丈夫为人至孝,在家也是左右为难,唯有叹着气说道:“你平时好生看顾着土生,别叫他给木生他们欺负了去。我每个月拿月钱回来,可不是让儿子受气的。”

  丈夫连连保证:“好,好,你放心,我不会让土生受委屈的。”他虽然木讷老实,却也不是真傻,他自己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怎么都不希望儿子还跟自己一样。

  作者有话说:

  昨天研究了一下刚到手的《王阳明年谱长编》(它发货迟了几天我忍不住提前发文了),发现前三章兄弟姐妹顺序和年龄不太对,趁着字少修了修,大体上比较符合他们原来年龄差距(当然,出生年月是我瞎编的)主要就是王华家的老二变两三岁、女儿还没有出生(年谱记载里女儿是赵氏生的才对),内容没有太大改动,不用特意重新看。

  *

  注:

  1“烂蒸老雄鸭,功效比参芪”和老鸭养生:出自李渔的《闲情偶寄》

  2科举费用:参考论文《明代科举考试费用及其影响研究》

  第5章

  文哥儿多了个玩伴,等同于多个尾巴,到哪都跟着他。

  他还小,每天没啥要紧事,就是活力旺盛地在院子里绕圈圈。

  金生力气是真的大,分明才五六岁,偶尔文哥儿走累了,他还能把文哥儿扛回屋。

  察觉有人给自己兜底后,文哥儿志向顿时远大起来,不再局限于在门前转圈圈,每天自己哒哒哒地跑去岑老太太那边,与岑老太太分享刚出炉的点心。

  他吃东西慢,可吃得老香,岑老太太不知不觉就爱上与他一起用茶点。

  王老爷子起初对此颇不以为然,后来见一老一小吃得津津有味,也加入喝下午茶的行列。

  爷孙三个时常吃得饱饱躺在竹丛底下享受秋日温煦的阳光,金生偶尔也能蹭上一些点心吃,肉眼可见地没那么瘦了。

  王华知晓二老被个奶娃娃带出喝下午茶的习惯,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思来想去觉得没坏处,也就随他们去了。

  结果有天隔壁文选郎佟珍家的老太太过来串门,瞧见爷孙几个吃得香,也忍不住坐下尝了几块点心。

  翰林院官署设在长安门东,他们这些京官便就近住在长安街这一带,出门逛荡一圈,遇见的全是官。

  佟家这位文选郎是位五品官,两边当了挺久邻居,彼此间也熟稔了,串个门倒也寻常。可佟家老太太以前来玩时从来没觉得这么舒坦过,回去后忍不住照着布置了一番,命人每天按时按点备上茶点。

  佟家那边布置完了,还邀岑老太太过去串门,且提醒岑老太太带上孙子一起。

  文哥儿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被邀请去做客,有点小激动。

  就是有点纳闷那位佟家老太太为啥请他。

  莫不是把他当吃播、觉得就着他吃吃喝喝格外香?

  不管怎么说,能出门玩儿让他倍感新鲜,第二天便精神十足地跟着岑老太太出门去。

  小不点头一次被人抱出大门,好奇地左看右看。要不是岑老太太实在不放心他在外面瞎跑,他都要挣扎着下地自己走了。

  对于小孩儿来说,长安街果真是又大又气派,两边的宅邸也修得派头十足,一看就知道是官老爷住的地方。

  这一带算是明朝公务员的聚居地了,不愧是传说中的长安街!

  一路有人抱着走,文哥儿也没有太多机会好好欣赏这片明朝高端住宅区。

  他很快被领进隔壁佟家,被引去与那位见过一面的佟家老太享用下午茶。

  这么小的娃娃,坐在那儿却格外稳当,他还不能喝茶,所以面前是杯甜滋滋的冰糖雪梨水,秋高气燥,正适合喝这个。

  他捧着小碗喝了一口温热的甜汤,很舒服地眯起眼,一张小脸上满是惬意。

  佟家老太看着也感觉想喝甜汤了,捧起自己面前的碗跟着喝了两口,只觉心肺都分外舒畅。

  她不由把糕点推到文哥儿面前,让文哥儿尝尝佟家的点心好不好吃。

  佟家厨子会做一样相当拿手的古糕点,名叫“风消糖”,做法是将白糯米面碾到薄如白纸,浸脂油里滚熟,起锅时掺上糖霜。

  刚端上来的风消糖分明酥香得很,却又不怎么费牙,也是样老少咸宜的茶点。

  不过这又耗油又耗糖的吃法,寻常人家可没机会吃上,且寻常厨子也没法把它碾薄至“见风消”的程度,大多要么太厚要么太油,没法做得这么好吃。

  文哥儿尝了一口,立刻被这入口满嘴香的美味征服了,咔嚓咔嚓地吃完自己手里的风消糖,瞧着很有点意犹未尽。

  那吃得格外香甜的小表情儿特别下饭,连不爱吃油炸点心的岑老太太都多吃了两块。

  几人愉快享用着惬意的下午茶,文哥儿吃饱了就满地撒欢,看得两老太太特别开怀。

  今儿恰逢旬休,也就是明朝官员们每旬难得的休息日,后院这边在会客,前头佟珍这位当家的也邀了同僚过来小聚。

  休息日不说公事,聊得大抵是书画琴棋之类的雅事,前些天佟珍得了幅不错的古画,今天特地邀几位同僚过来赏玩,趁机联络联络感情。

  等王华和谢迁相携而来,佟珍笑道:“你们余姚两状元是相约而来的吗?”

  谢迁笑着答:“在门口正好碰上的。”

  王华点点头。

  一行人落座,也不急着看画,先慢饮了几杯闲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