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40节(1 / 2)





  左右不过在这任上干个三两个任期的事,只要不出差错就能平安迁官,根本不必冒着巨大风险去大刀阔斧地改变什么。

  他五十多岁了,儿孙都不少,学生也挺多,要是出个什么差错,很容易带累许多亲朋好友。

  他不再是年轻气盛、怒而辞官的那个郑纪了。

  人总是会老的吧?

  雄心壮志也终将泯灭于漫长而无情的岁月之中。

  郑纪正在国子监浩如星海的藏书间踱步沉吟,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年轻人与小孩儿说话声。

  郑纪抬眼看去,发现两个年轻人约莫三十来岁,两个小孩儿瞧着也就两三岁、四五岁的年纪,于他而言都是小后生。

  就那么小一点的小孩儿,竟就天真地考虑起怎么把这一楼的书太难读完。

  郑纪心里有种莫名的情绪在涌动。他年过半百,已经老了,可是大明还有许许多多年轻后生,这些后生们满怀壮志想要为国效力,可他们这些老东西却连为他们扫除点障碍、铺平点道路都做不到,哪有脸当什么前辈?

  于是郑纪踱步走了出去。

  谢迁和杨廷和领着两个小的上前向郑纪见礼,又给文哥儿两人介绍了一下郑纪,说这是国子祭酒东园先生。

  东园乃是郑纪的别号。

  文哥儿一听就懂,国子祭酒,相当于北大校长!

  他立刻想到了自己无情无义的亲哥,上前很乖巧地喊了声“先生”,接着热情地和郑纪介绍起他哥:国子监新生,爱胡闹,亟需管教!你瞅瞅他,回到京师不立刻来国子监报到,反而呼朋唤友到处玩儿,不像样!以后如果他犯了错,不要给他面子,打他,狠狠打他!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这小子是在埋怨他哥不带他玩。

  郑纪把说得手舞足蹈的小豆丁抱了起来,笑着说道:“行,我记下了。”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校长!

  文哥儿:太棒了!

  文哥儿:我哥就交给你了!

  *

  二更来了!

  晚上突然有点困,一不小心就睡到了十点多,起来懵了……

  *

  1岁贡挨次而升,衰迟不振者十常八九:出自《明史》

  2估衣市:又称故衣市,可能因为故字不太吉利,明清后期慢慢改成了估衣。

  第35章

  文哥儿早被人抱习惯了也不挣扎。以后出去吹牛,他可以说他小时候是被北大校长(国子祭酒)抱过的人了!

  既然郑纪都说记下了,文哥儿也就没再编排他哥,而是当起了好奇宝宝一个劲地发问:国子监考试吗?考试难不难?

  郑纪边带着他们参观国子监边给他们介绍国子监的六堂三级制度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乃是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乃是中级率性堂则是高级了。

  国子监根据学生的基础分别把他们编入六堂之中他们再经过自己努力学习考试往上升,升到率性堂再努力学习攒积分获取科举资格。

  每年考试十二次,每季度考三次每次考试的等次可以换算成对应积分。

  一年必须八次获得文理兼优的评价,才算及格。

  积分不够不能毕业,不允许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

  文哥儿听得眼睛睁圆了,嘴巴也微微张开,震惊得不得了。

  怎么肥四!

  这个学分制怎么听起来比后世还严格!

  谢迁瞧见文哥儿那模样微微地笑了笑给文哥儿讲起国子监的监规。

  那是真的和坐牢没什么区别学生不允许带仆从不允许和其他五堂的人往来,不允许讨论时事政治。

  最后还不允许谈论饭菜好不好吃更不许叫外食这一条尤其严重一旦被发现是要鞭笞五十下的。

  其他违纪惩罚也不少,累计违纪次数多了还可能被流放充军。

  文哥儿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谢迁还在继续给他讲起国子监的光辉过往:太祖时期有个学生受不了当时国子学的管理,提出要退学。

  本来退学只需要挨个一百杖就可以了,结果太祖心情不太好,当场暴怒地让人把他处以极刑,把他脑袋吊在国子学门口。

  嫌弃读书太苦,你脑袋没了!

  文哥儿被郑纪抱着的小身板儿逐渐僵硬。

  国子监太可怕了,他以后回浙江考试去!

  郑纪没想到谢迁这个后生看起来脾气极好,居然会干这种吓唬小孩的事。他说道:“那都是洪武年间的事了,如今早已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