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66节(2 / 2)


  他伸手接过李兆先手里的文稿,发现上头的字写得挺不错,不由夸道:“你朋友这手字写得比你好些。”

  李兆先听他爹语气和平时没什么差别,倒是松了一口气。

  “这不是他写的,是旁人帮忙誊抄的。”李兆先实话实说。

  李东阳没再说话,开始翻看起李兆先带来的文稿。

  李兆先坐在旁边等李东阳点评,心里也在回忆着文哥儿的文章。

  他年纪虽然不大,鉴赏能力却不差。

  文哥儿这文章不能说有多惊艳绝伦,可读起来流畅至极,许多语句写得叫人忍俊不禁,既透着孩童独特的天真,又有不少值得深思的细节。

  比如丘尚书说自己还可以干个十年八年,他就在算自己距离丘尚书定下的退休年龄还差足足七十多年,觉得非常遥远和担忧。

  ……哦这里好像露馅了。

  到底是小孩子,考虑起事情来着实不够周全,除了他这小子还有谁的岁数只有丘尚书的零头啊!!!

  李兆先一脸纠结地等着他爹把文章读完。

  李东阳确实是读了个开头就知晓谁写的。

  他本来还有些漫不经心,察觉文章出自文哥儿手以后倒是认真起来。

  怪不得谢迁早早下手收徒,这篇文章读着叫人心情都莫名放松下来,感觉重新认识了他们这位丘尚书。

  到末尾这小子还卖了一波亲朋好友,说喜甜者十之六七,连他老师都不例外,可见甜饼更好吃!

  丘尚书对此不愿发表意见,但他认为丘尚书也是喜欢甜的,依据是丘尚书当天吃了两甜一咸!

  嘴巴可以骗人!行为是骗不了人的!

  李东阳:“…………”

  这文章写得,李东阳都不小心被它吸引住了。

  有的人看起来不近人情,其实喜欢吃甜食!

  那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吾师”,想来就是谢迁无疑了。

  李东阳见李兆先一脸忐忑地坐在旁边,也算是把自家儿子的想法摸了个七七八八。

  王家这小孩儿确实有天分,他也乐意给这孩子指点二一。

  李东阳叫人换上朱墨,在李兆先的注视下圈点了几处,在旁边写了或夸赞或建议的批语。

  等圈点完了,又在末尾添了段总评,这才把文稿还给李兆先。

  “这孩子写得不错,我很喜欢。”李东阳道,“下次他还有别的文章,你记得再讨来给我瞧瞧。”

  这本来就是李兆先的目的,可这么容易就让他爹主动提了出来,倒是让李兆先有些愣神。

  李东阳瞧见自家儿子这副模样,不免在心里叹了口气。

  李东阳少年成名,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看人不可谓不准。王状元家这小孩儿,以后前程绝不会小!

  哪家三岁孩子能有他这股机灵劲?

  自家儿子能与这样的小孩儿交朋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少年相交的情谊总归是不同的,比如他少年时与杨一清一同读书,如今哪怕他常年留在京师、杨一清常年在外地任职,每次书信往来依然十分亲近。

  相比之下,他这个当爹的给几句点评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这小孩的天分确实了得,写出来的文章看得人莫名开怀。

  也不知以后会成长成什么样。

  李东阳既然真心实意地给出了夸赞和建议,自然想看看文哥儿悟性到底如何。

  李兆先哪里能明白他爹的诸多考虑,拿着李东阳写了批语的文章边往回走边看,总感觉自己也从他爹的点评学了不少。

  想起文哥儿有多期待这次点评,李兆先想了想,径直出门把文章送回给文哥儿。

  与此同时,文哥儿回到家后一直惦记着这事,小心脏突突直跳了好久。

  主要是他把文章送出去后,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李东阳很喜欢把各种大事小事写成文章在朋友圈里广泛发布。

  李兆先这个当儿子的深受其害。

  更可怕的是,他爹、他老师的朋友圈,和李东阳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

  要是李东阳拿给亲朋好友们一看,岂不是等于直接告诉他爹和他老师了?

  李兆先这家伙,不会是故意的吧?

  失算了啊!

  文哥儿正琢磨着“李小先用心险恶”的可能性,就听金生说李兆先找来了。

  文哥儿一下子蹦了起来,跑出去迎接有可能暗搓搓使坏害他的坏朋友。

  结果李兆先直接把李东阳批过的文稿递给他。

  瞧见李兆先这么快就把文稿拿回来,上头还明显多了不少批语,文哥儿顿时有些惭愧,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现在文章都当场还回来了,李东阳还能拿什么去给亲朋好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