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170节(1 / 2)





  文哥儿:你们莫要凭空污人清白!

  *

  更新!今天足足四千字!

  估计没有二更了(躺下

  *

  注:

  1马上、枕上、厕上:出自欧阳修的《归田录》

  原文: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还有他的同僚前辈酷爱蹲坑读书(bushi):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

  2雪地卖唱:出自《张灵崔莹合传》。

  余少时,阅唐解元《六如集》有云:“六如尝与祝枝山、张梦晋,大雪中效乞儿唱《莲花》,得钱沽酒,痛饮野寺中。曰:‘此乐,惜不令太白见之。’”

  唐伯虎:我唱歌这么牛逼,可惜不能唱给李白听!

  hhh

  写《开局继承博物馆》的时候也提到过,唐伯虎春风得意的时候嫌弃文徵明太正经整天劝他上进,当场宣布要跟文徵明绝交,后来走投无路时又写信给文徵明求和好,表示“我吃不上饭快饿死了老文你行行好把你家狗马吃的东西匀点给我成不(幸捐狗马余食,使不绝唐氏之祀)”

  文徵明:我的一个怨种朋友

  第141章

  李应祯过了六十岁精力大不如前,没空招呼女婿和他的朋友们,索性把人扔给文徵明去安置。

  唐寅一行人踏着风雪而来,酒意早已散了大半。本来他们在外头还不觉得冷如今感受到屋里的暖意顿时都感觉刚才被冷风刮伤了。

  几人一起围着炉子烤起火来唐寅还问文徵明有没有酒,有了这红泥小火炉怎么可以没有“绿蚁新醅酒”?边温酒喝边聊天那才有围炉夜话的气氛。

  文徵明无情拒绝:“没有。”他只不过是李应祯的学生,哪能去翻李应祯家的酒出来给唐寅他们喝?

  没有酒喝,唐寅他们也只能将就着喝几口茶解解渴醒醒酒。

  文徵明素来最见不得他们放浪形骸尤其是唐寅还爱和张灵夜宿妓院,更是让他有点接受不来。这等荒唐行径要是叫考官们知道了他怕是科举都不能参加!

  文徵明想到刚才李应祯提及的王家小神童,不免和唐寅他们说了起来,主要挑好的讲,说人家王家小神童才三岁就入翰林院读书了。

  就他们眼前这普普通通的烧炭取暖的炉子人家都能写一篇文章上达天听直接被拟成宣谕广告百姓!

  要是文哥儿在这儿会发现文徵明的语气和他爹那是一模一样的。

  都是试图狂吹别人来激起儿子(朋友)的上进心。

  光听文徵明讲话哪里知道他和唐寅一样大!

  唐寅十五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苏州府学往来的多是风流洒脱之辈,自己也能诗能画日子过得相当潇洒快意哪里乐意听这等扫兴的劝说。

  不过对这位被他们老乡兼状元前辈收为弟子的小神童唐寅还是很有兴趣和文徵明他们聊聊的。他说道:“我在苏州也听过他那道《讨‘金莲癖’檄》你说他才四岁大,上哪知晓旁人‘文必金莲’的?”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上哪儿听淫词艳曲、看香艳传奇?

  文徵明说道:“他不是说了吗?是那位钱状元给他讲的。”

  唐寅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还有个写了致谢名单的版本。

  唐寅一拍大腿,乐道:“怪不得突然连匏庵先生他们都在痛骂‘金莲癖’,原来是这小子挨个点了名。这小孩儿胆子可真大!”

  座中的可都是聪明人,哪会想不明白其中关窍?

  祝枝山也觉得这小子胆子够肥的,也够得他那几位老师的喜爱。

  换成他们这么做,别说让老师写诗相和了,恐怕只会当场被老师逐出师门!

  这小孩投胎投得巧,生在状元家,长在皇城根,平日里往来的皆是能入翰林的饱学之士。

  这终日耳濡目染之下,哪怕只有三分天分怕是也能养出十分的出息来。

  更别提他本身也聪敏伶俐。

  好在祝允明他们几人大多也是少年成名,平日里时常与诸多吴中名流往来,倒不至于太艳羡文哥儿的好运气。

  几人聊着聊着,都对文哥儿这位小神童颇感兴趣。

  祝允明兴致盎然地提议道:“不如我们都写首诗去与他交个朋友,随着岳父写往京师的信给匏庵先生带去,一来可以请匏庵先生为我们指点几句,二来可以托匏庵先生把我们的诗转交给王家那位小神童。”祝允明越说越觉得有意思,“要是他能给我们回首诗,我们就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三四岁就能诗能文了!”

  唐寅听了祝允明的提议,自然是第一个响应,还饶有兴致地说道:“既然这位小神童是匏庵先生的弟子,字肯定也写得不差吧?等我激他写给我们瞧瞧!”

  唐寅交朋友不看对方的年龄、不看对方的出身,就看性情合不合得来。像他与祝枝山相差九岁,还不是当了好些年的知己好友?

  如今他虽没见过文哥儿这位颇为有名的小神童,却觉得这小孩并非循规蹈矩之辈,说不定他们很聊得来。

  这位小神童可是匏庵先生的弟子,四舍五入便是他们吴门中人,吴门同辈之间在书画上面切磋切磋有什么问题?

  文徵明一听唐寅那话,顿觉有些不妙。他劝道:“别人才四岁,你这不是欺负小孩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