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172节(1 / 2)





  提到这明朝大佬们全都拥有的“过目不忘”神技,文哥儿话里可谓是酸气四溢。

  丘濬是爱书之人,对桑悦烧书的行径也不甚认可。

  丘濬说道:“他做事若不是那么离经叛道,岂会是如今这般际遇?”

  既然聊到了桑悦,丘濬便给文哥儿介绍了一下罗玘,说这人颇有才华,现在也进了翰林院当编修,只不过这两年回家丁忧去了。

  等明年罗玘回来,文哥儿可以多与他往来往来。

  当初罗玘科举时李东阳给当了主考官,算下来罗玘也得喊李东阳一声“恩师”来着,和文哥儿勉勉强强也能算是同门。

  文哥儿很少听丘濬这么夸一个人,自是认真记下了这名儿。

  第二天他去找李东阳问这人算不算自己师兄。

  这种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关系,两边认了便有,不认也与别的同僚没甚区别。罗玘入仕后颇受李东阳照顾,在李东阳面前自是恭恭敬敬地执弟子礼。

  听文哥儿提起了归家守孝的罗玘,李东阳笑着调侃道:“当年他在国子监应试可是考了解元的,你要是不考个解元当当,你师兄怕是不想认你这个师弟。”

  文哥儿一听就知道李东阳又想激他。

  他才不上当!

  文哥儿辩驳道:“世上哪有师兄不认师弟的道理?天底下能人那么多,谁又能保证自己肯定能拿到解元呢?便是您自己再去考一遍,也不一定能得!”

  李东阳乐道:“你说得也有道理。”

  当初罗玘这个解元还是李东阳给定的,而后才有了师生名分,哪有什么给他当门生必须是解元这种说法?

  文哥儿自己没上李东阳的当,不过他想到了自己马上要在国子监应试的兄长,当即分别跟李东阳和丘濬讨了罗玘这位师兄的文章。

  等到王守仁除夕夜回家过年了,又被亲弟弟送上一份厚礼。

  厚厚的罗翰林文集。

  文哥儿还有样学样地跟王守仁夸了起来:“这可是我师兄的文章。我跟你说,我师兄前几年在国子监考了解元!哥你可要好好读读,争取明年也考个解元,不然怎么对得起我们的状元爹?”

  王守仁:?????

  怎么他的乡试目标突然就变成解元了?

  所谓的解元,就是乡试第一名,约等于后世所说的全省第一。

  在国子监应试的考试想要当解元得是北直隶第一,像唐寅他们在应天府(南京)应试的就是南直隶第一,余下的就是浙江、江西、广东等等十三道的头名了。

  全省第一有那么容易考吗?

  文哥儿见他哥一脸的狐疑,继续现学现卖地跟他哥说起人罗玘有多牛逼,不仅李东阳读了他的文章拍案叫绝,连很少夸人的老丘看了都说好!

  那个叫什么桑悦的家伙都说了,天底下就三个人的文章写得好,其中一个就包括罗玘!

  王守仁与李东阳他们的往来没文哥儿多,根本没听说过关于桑悦他们的八卦传言,顿时来了兴趣:“那另外两个写得好的是谁?”

  文哥儿便把桑悦的原话给他哥学了一遍。

  王守仁自己也是什么都敢做的人,听了桑悦自诩文章天下第一也有些咋舌。

  果真是一山还有一山高,一人更比一人狂!

  到底是弟弟的一番心意,王守仁还是把文哥儿费心给自己搜罗来的“解元原稿”收下了。

  王守仁边揣好文章边感慨:“你跟这么多人讨了文章说要给我,要是我没考上怎么办?”

  文哥儿闻言立刻大义凛然地和他哥划清界限:“没考上是你不争气,跟我可没关系!”

  王守仁:“…………”

  王守仁忍不住伸手捏了两把他软乎乎的脸蛋儿。

  文哥儿费劲地扒拉开他哥的手,用“你怎么恩将仇报”的气愤眼神瞪他哥。

  那气鼓鼓的小模样儿让王守仁觉得……更好捏了!

  还想再捏几下!

  文哥儿:?????

  文哥儿撒丫子跑开了。

  这都什么哥哥啊!!!

  真是岂有此理!

  等正旦假期结束他就去给他哥搜罗更多翰林文集,并且广告天下说他哥立志要三元及第!!!

  反正谁考不上谁丢脸!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己所不欲,便施于人!

  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