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20节(1 / 2)





  等着吧,以后一准有你们好果子吃!!!

  作者有话说:

  王·物品管理员·五岁: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王·物品管理员·五岁:有你们好果汁吃!!!

  *

  注:

  1十遇八九,黑发为白,韶颜变丑:参考论文《明代科举防范与惩治作弊制度研究》

  按照清朝人笔记《眉庐丛话》等记载,出自一个叫陈祖范的人之手,这人考完后写了篇《别号舍文》吐槽号舍,表示号舍分为“老舍”“底舍”“小舍”“席舍”等等,分到老舍的都喜笑颜开,分到“底舍”“小舍”“席舍”个个考完后都变老变丑!

  -

  2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出自苏轼的《如梦令》

  泗州雍熙塔下,余戏作《如梦令》两阕云:「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又云:「自净方能洗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本为人间一切。」

  第182章

  文哥儿坐在汤池边上看人搓澡被氤氲的热气蒸得脸蛋红扑扑的。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气呼呼地在上面奋笔疾书,记录他哥的恶劣行径。

  正写得起劲呢,就瞅见颗熟悉的光头在眼前晃过。文哥儿定睛一瞧竟是上次那个卖及第符的骗子和尚。

  这会儿对方正在澡堂里打杂瞧见文哥儿后也是一愣想起这小孩是早前见过的。

  文哥儿眨巴一下眼,笑吟吟地问:“大师还卖符吗?”

  和尚苦着一张脸只觉文哥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倒不是假和尚他也是有度牒的,只不过关系不在大兴隆寺这边,纯粹是从外地来京师游历顺便赚一票。

  结果大兴隆寺的人把他逮个正着去信一封和他师父告状,他师父就无情地把他抵押在大兴隆寺干苦力赎罪。

  这不他现在就被安排在澡堂里抬水、揩背、修脚这些苦活。

  好不容易骗来的钱还都被没收了。

  瞧把他累得,都快胖三四斤了!

  主持能在天子脚下掌管这么大一佛寺,为人处世自然是过关的,自然不会跟人说是文哥儿这么个小娃娃告的状。

  是以这卖符和尚并不知晓文哥儿干的事听文哥儿问起卖符的事也只能苦笑着说:“没了不卖了”他说完不忘习惯性地吹吹牛逼“主持说我还得再磨练几年才能对我委以重任。”

  文哥儿眼珠子一转掏出一把钱塞给和尚,并给对方指了王守仁所在的方向让和尚去给他哥搓搓背搓用力点就说是弟弟孝敬他的。

  和尚见那是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忙把钱塞回去,表示这事儿他不能干。人兄弟之间闹矛盾,他一个出家人掺和什么?

  文哥儿见怂恿不成,只得把钱揣回自己兜里,遗憾地说道:“我哥以后肯定是个名扬天下的大人物,你现在不给他搓澡,以后可就少了许多吹牛的谈资!”

  和尚听得发笑,心道果然是小孩子,总觉得名扬天下很容易。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哥真扬名立万了,难道他就不能吹牛吗?

  和尚乐道:“那我以后可以跟人说,‘想当年,这位大人物的弟弟怂恿我去使坏,我看出他日后必定成就不凡,坚决不肯答应。如今看来,我竟有一双慧眼’!”

  文哥儿听得震惊不已。

  居然还有这种吹法!

  果然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在吹牛逼这方面,他还是水平不够啊,哪里比得过这种专门靠口才忽悠别人花钱的专业人士?

  既然这和尚不肯帮他去祸害王守仁,文哥儿便和他闲扯起来:“我看书说你们佛寺里面有浴佛的习俗,先得边唱着佛偈给佛像搓个澡,再把佛像洗澡水倒到浴池里,大僧小僧轮流沐浴,真的是这样的吗?你们浴佛时唱的是什么佛偈?”

  和尚本来就想找机会偷偷懒,也就一屁股坐边上听文哥儿讲话。

  可不知怎地,好好的浴佛习俗经眼前这小子一讲,听着就感觉怪怪的。

  什么叫给佛像搓个澡?

  人家那叫做“请佛像浴”!!

  给佛像搓澡的事,能叫搓澡吗?那必须得用个“请”字。

  和尚双手一合,给文哥儿念了首《浴佛偈》,无非是“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之类的。

  文哥儿听得津津有味,积极追问:“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仪式!大师你每年浴佛时是第几个净法身的?”

  和尚:“…………”

  瞧这小子说得,跟问他啥时候净身似的!

  而且瞧他混到出来骗吃骗喝,就知晓他在寺里的地位肯定不怎么高了。

  这小子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怎地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戳人痛处?!

  和尚冷哼道:“出家人岂能在意这等小事?先洗后洗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