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28节(1 / 2)





  文哥儿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他还煞有介事地顺着诸让的话给他爹讲起陆游整天忧国忧民还能活到八十好几的秘诀。

  你看看人家陆放翁,在吃之一道上非常有探索精神!

  人一年四季的野菜都要尝个遍,光是细写自己怎么吃荠菜的诗文就有许多首(比如《食荠十韵》),直夸这是四川人口中的“东坡羹”。

  酒肉更是他的心头好,比如他入蜀途中遇上大风大雨没法继续走了,还要遣人撑小舟去对岸买鱼买鸡!

  可见风雨再大都拦不住陆游吃肉!

  除了荤素搭配、饮食均衡之外,陆游对怎么下调料也颇有研究,比如他的诗里就曾感慨烧鹅要撒花椒(白鹅炙美加椒後)、炖鸡要下豆豉(锦雉羹香下豉初)、猪排要用橙子酱(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吃过了美味可口的正餐,陆游甚至还要在饭后用些乳制品,有“饭余餐酪滑”“食便餐酪美”等诗为证!

  看看这一整天吃下来,摄入的营养物质多充足!

  由此可见,人绝不可能随随便便活到八十几岁!

  长寿的人必然有其长寿的秘诀!

  陆游的长寿秘诀一定是吃好喝好无疑!

  王华:???

  诸让:???

  王守仁:???

  你小子平时读放翁诗,是光看吃的去了吗?!

  吃货不可怕,就怕吃货有文化!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神童新作,《试论陆游长寿秘诀》,欲购从速!

  *

  更新!今天也是肥肥的一章!

  *

  注:

  1引用的陆游诗词:皆出自《陆游诗全集》

  大风大雨过对岸买肉:出自陆游的《入蜀记》,陆游也是个爱写日记的……

  陆游确实活到八十几岁!

  -

  2庶吉士散馆去处:参考论文《明代成化至正德年间庶吉士制度研究》

  第189章

  王华他们这些常年被文哥儿说得一愣一愣的人还好诸让是第一次接受文哥儿的话痨洗礼。

  他就没见过这么能说会道的小孩儿。

  而且瞧他这熟练劲,竟是脱口就能说出不少陆游的诗。

  不愧是人人交口称赞的小神童。

  诸让笑道:“你这番感悟若是写成文章,怕是又要让京师人人传看了。”

  大过年的,哪怕是穷人家平时舍不得吃的荤菜也会咬咬牙给家里买上一点更别提长安街上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家了。要是有这么一篇文章下饭少不得要多吃两大碗!

  诸让便怂恿文哥儿回去写文章。

  文哥儿想到很久没给李东阳交功课了,又听诸让由衷地夸赞他的想法立刻乐滋滋地应下此事高高兴兴地写文章去了。

  王华见文哥儿一有主意就坐不住,二话不说就要跑回去研墨铺纸写文章,不由摇着头说道:“你别夸这小子你一夸他就得意得不得了,尾巴都得翘上天去。”

  诸让道:“若不是文哥儿这般伶俐可爱我也不可能违心夸他。我要是有你这福气,一准年年在大门口放最响的鞭炮。”

  两亲家坐一起推杯换盏,不时也带王守仁喝上一两杯,瞧着很是融洽。

  文哥儿中午吃了碗长寿面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聪明绝顶的王六岁了午后给文章收尾时便署名为“王六岁”算是给自己迈入六岁的第一天留下了第一篇谐趣小散文。

  文哥儿自然是先在家里分享了一圈等王华他们挨个点评(夸奖)过了才兴冲冲跑去李东阳家交作业。

  过年期间李家客人也不少,不过文哥儿算是李家常客还是李东阳的学生大伙自然都是认得的见了他皆是笑脸相迎。

  文哥儿得知李东阳在书房见客本有些踟蹰,等听说是李东阳的另一个学生罗玘,便又放下心来。

  这是熟人了,今年刚出孝期除服回翰林院,虽不像和王鏊他们那么熟稔,平时见了面也算是友善。

  文哥儿跑去李东阳书房敲门。

  李东阳知晓是文哥儿来了,笑着招呼道:“进来吧。”见文哥儿推开门走进来,一张脸蛋儿被风吹得红扑扑的,李东阳边让他到炉边烤火边感慨,“你们这些小孩儿就是不知冷热,大冬天的一天到晚在外面瞎跑,我们可恨不得天天围在火炉旁。”

  文哥儿在外面不觉得冷,进了暖烘烘的书房才察觉外头刮的冷风确实很不友善。他迈开腿跑过去挤在李东阳师徒俩中间坐下,围着烧红的炭火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