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58节(1 / 2)





  文哥儿面不改色地糊弄小孩:“我也不知道在哪,肯定是哪本志怪小说瞎扯淡。殿下想想看,正经人谁写小说啊,都是吃不上饭的穷鬼想混口饭吃,他们写书全靠瞎编!我听人说,他们还写皇帝挑水用金扁担呢,你看陛下有金扁担吗?”

  朱厚照陷入沉思:“孤不知道有没有,孤要去问问父皇。”

  他父皇经常不在,他也不知道他父皇有没有藏着一把金扁担!

  文哥儿:“………………”

  累了,毁灭吧。

  文哥儿强行转移话题:“殿下知道‘封狼居胥’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朱厚照的注意力顿时从“金扁担”转移回沙盘上,摇着头回答:“不知道!”

  文哥儿用树枝指着沙盘上北边的开阔处,对朱厚照道:“这里是蒙古高原,有连片的大草原,早在周王朝建立之前就有不少游牧民族在这里逐水而居、放牧为生。”

  “我们学《绵》的时候提到的‘戎丑’说的就是他们了,据史书的记载推断,古公亶父迁往岐山脚下定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西戎的侵扰。”

  “所以即使在岐山脚下过上了安定富足的日子,他们也要教诲后人不要忘记警惕西戎人。”

  “到了秦汉时期匈奴更加猖獗,连横扫六国的秦始皇都拿他们没办法,只能征调无数民夫去修长城。”

  朱厚照不知道秦始皇,追问道:“秦始皇,很厉害吗?”

  横扫六国,听起来就很棒!

  文哥儿道:“确实很厉害,以后有机会再给你细讲。”

  朱厚照用力点头。

  这些故事他都很爱听!

  文哥儿指着蒙古高原给朱厚照描述了一下游牧民族的可恶之处:“殿下你看,秦汉时期的匈奴住在这里,可以养很多很多牛马。他们人人都有马骑,所以跑得特别快,所以他们从来不种粮食,每次等到我们刚秋收就跑过来抢掠。比如你在岐山脚下辛辛苦苦、勤勤恳恳耕作一年,结果粮食全被他们抢走了!”

  朱厚照听完就怒了:“坏蛋!”

  文哥儿道:“对,坏蛋!可是他们跑得特别快,谁都拿它没办法,只能防着忍着。一直忍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他爹和他祖父都是很英明的皇帝,给他积攒了很丰厚的家业,所以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去打匈奴了!”

  朱厚照激动地问:“怎么打?”

  文哥儿摸了摸瘪瘪的肚皮,说道:“该用午膳了,剩下的我们明儿再讲。”他给朱厚照圈出长安的位置,笑眯眯地留作业,“殿下可以自己先想想,假如殿下现在在这里,要怎么才能消灭游走在那么大一片草原上的匈奴?”

  朱厚照觉得一早上过得实在太快了!

  怎么一下子就到了用午膳的点了呢!

  只是文哥儿不肯再给他往下讲,他也没有办法。

  文哥儿吃饱喝足,溜达出宫。

  留下又有些郁闷的朱厚照。好在他还可以在沙池玩耍,他一时对着自己和文哥儿的杰作琢磨怎么打匈奴,一时在没被河西走廊“占领”的空位上玩沙子。

  到傍晚见着朱祐樘,朱厚照就开始发问了。

  “父皇,你有金扁担吗?”

  朱祐樘:?????

  朱祐樘问明事情原委,只觉文哥儿真是什么书都看。他哭笑不得地说道:“没有。”

  得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朱厚照马上问出了第二个问题:“那父皇,匈奴怎么打啊?”

  朱祐樘:?????

  两个问题跨度是不是有点大?

  崽啊,要不咱还是来聊聊金扁担吧!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珠穆朗玛峰才是第一高峰!

  朱三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

  文哥儿:?????

  注:

  1河西走廊东西南北地形:参考《河西走廊》纪录片

  有问题可以指出来,回头我偷偷改掉!

  -

  2《绵》里的戎丑和保持警惕:

  “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大社坛搞起来,齐心协力打跑西戎人!”

  -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对敌人绝对不忘记愤怒,对邻国始终不失聘问,拔掉杂七杂八的树,拓宽我们的道路,追得混夷想跑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