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271节(1 / 2)





  作为孝顺孙子,有好玩的新游戏合该跟亲祖父分享!

  结束一局的王老爷子:“……………”

  王老爷子:谢谢,有被孝到。

  文哥儿和大伙玩了一轮,连夜添了几个更倒霉的事件卡,让朱厚照能玩上更高难度的大运河游戏。

  这就叫“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绝对不是因为他想报复社会。

  翌日王华早早去上朝,文哥儿则是老老实实地去翰林院读书。

  这日朝议正好讨论到杨一清想出关考察的事。

  对敦煌这地方洪武年间算是朝廷直接把它攻取下来的,可经过百来年的发展,朝廷对关外七卫的管控力度逐渐减弱,大家对敦煌就处于一种要也行、不要也行的微妙状态。

  就像文哥儿最开始给朱厚照讲的那样,朝臣们都觉得这地方治理起来太费劲,还经常会遭到草原人和西蕃人的双重骚扰。

  你好不容易建设出点模样来了,他们轮流跑过来破坏一通就能让你一整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这种遭遇一次两次还好,经年累月地发展下来很容易让人生出“不如还是放弃吧”的想法。

  说到底就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

  这些年来大明的边防工程基本止步于嘉峪关内,这个态度已经表现得很明白:关外七卫可要可不要,实在保不住就直接把嘉峪关大门一关了事!

  很少有人会提出亲自去关外七卫看看这种想法。

  对于杨一清提出的这个请求,大家神色都各不相同。

  要是没有前头那个关于加强边贸的议题,这种请求自然是来多少拒绝多少,现在朝廷既然想搞搞边贸,有人愿意去关外七卫探探底便是可以拿出来讨论讨论的事了。

  李东阳如今还在翰林院干活,顶多也只是在礼部挂了个职,暂时还没资格在朝会上畅所欲言。不过他向来人缘不错,昨儿趁着休沐日上下活动了一番,这日上朝便有许多人表示杨一清愿意出关朝廷理应鼓励和支持。

  事情很快敲定下来。

  一般来说,这种没动到别人蛋糕的提议只要有人提出来并有说话够分量的人支持,便没有人会闲着没事跳出来反对。

  一来不用他们出钱,二来不用他们出力,杨一清愿意干就让杨一清干去!

  王华他们回到翰林院,除了带回朱厚照给文哥儿的信,还带回了敦煌之行可以提上日程的好消息。

  等到朝廷拨付的专款和出关的诏令送到陕西,杨一清就可以召集人手公费出游了!

  文哥儿得知这个公费出关旅游的申请获得了大伙的一致赞同,一时也不知该开心以后自己也有机会可以出去玩好,还是该羡慕妒忌恨他哥能马上去敦煌好!

  文哥儿怀揣着最后一点点希望问王华:“哥哥他还是个庶吉士,肯定去不了的对不对!”

  王华瞥了他一眼,说道:“刘阁老他们觉得你哥的文章写得情真意切,认为是该让有意愿的庶吉士出去历练历练。”

  要知道早些年国子监监生就有历事的安排,现在新科进士们也会安排他们去六部或者六科廊房打打杂锻炼锻炼,所以让庶吉士去干点外派活儿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合法合规!

  文哥儿听后更郁闷了。

  他哥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真希望他以后也能有这样的好运气。

  既然自己注定没法出去,文哥儿只能回去庶常馆拆朱厚照的信看,琢磨一下明天给朱厚照回点啥。

  朱厚照还不会写字,信都是口述让人代笔的,满纸都是稚言稚语,文哥儿读着觉得还挺有趣,倒也没当成一种负担。

  他看完后就愉快地就提笔回了封信,封好准备等会连着“船役的一天”一并投进信箱里去。

  为了提高《大运河》的吸引力,文哥儿还托探花罗钦顺他们帮忙绘图,把他手绘的卡面画得更牛逼一点。

  小孩子可看不懂那么多文绉绉的介绍,看着牛逼就是好!!

  文哥儿刚给庶吉士们分过一大笔“润笔费”,大家都不介意帮文哥儿干这点小事。

  一群人合力画完了新卡面,还饶有兴趣地玩了几局,每局都是谁的船队亏得多换谁揭竿而起当掌控大运河的神秘力量!

  不得不说,这个模式换个背景、换个卡面,又可以玩个三天三夜,永远都能给人新鲜感!

  文哥儿打包新卡牌的时候抽走了一些正向卡牌,留着准备以后拿来忽悠朱三岁。

  王守仁见了奇道:“你怎么只给太子殿下留这些卡?”

  全是霉运,没点好事!

  嘶,太子殿下这个版本甚至不能掷骰子跳关卡,只能老老实实从头走到尾!

  文哥儿道:“游戏防沉迷,从我做起!要是给了太子殿下全套卡,太子殿下还不天天玩个没完?”

  王守仁抬手揉着文哥儿脑壳说道:“小心以后太子殿下发现了,气得把你这大好的头颅砍掉!”

  任谁发现别人都有简单模式可玩,自己却由始至终都在玩困难模式,还不得气疯!

  文哥儿道:“不至于,不至于。”

  好歹他们现在也算是有了那么一点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堂堂太子岂会因为几张卡牌剁他头!

  王守仁道:“反正你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