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明第394节(1 / 2)





  当爹的登门以后双方还得礼貌性地三推三请全部流程走完后才算是正式把正宾和赞冠者都敲定下来!

  于是王华一边被儿子气还得一边琢磨给儿子请谁来当正宾和赞冠者。

  文哥儿如今算是品官了应当按照品官冠礼的流程走正宾和赞冠者到时候同样会穿公服出席,算是一场十分正经的仪式。

  要是单论自己家的交情王华倒是没什么犹豫的直接去请谢迁当正宾就好到时候两个人再商量着挑赞冠者一切都很好办。

  可问题是,文哥儿自己跟丘阁老关系好得很,这事儿怕是不能绕过丘阁老去。不管丘阁老想不想来,总得先去请一请!

  到时候丘阁老来了,谢迁和李东阳来了,徐首辅和刘阁老他们要不要请?真要把整个内阁都请来了,这还算他们王家的私宴吗?

  反正,王华有点犯愁。

  眼下家中上下都在为这事儿筹备着,文哥儿这个马上要加冠的正主倒是不怎么操心,他撩完他爹的虎须就跑,没一会就坐到老丘旁边开始唠嗑了。

  没想到自己才看完太子的热闹没多久,居然就要给别人看热闹了!

  丘濬没好气道:“这是顶要紧的事,怎么能叫热闹?”

  文哥儿对这些仪式没多重视,见丘濬说这事儿非常重要,当即热情相邀:“您要来给我当正宾吗?”

  老丘在他认得的人里头年纪最大,品阶最高,怎么算都是最适合的正宾人选。

  丘濬是个看重礼制的理学大家,自是嫌他这邀请不正式,臭着脸说道:“得你爹来请,不是你自己来请。”

  文哥儿一听,这就是同意了,换他爹来走走仪式就成了。他说道:“那我改天就让我爹来邀您当正宾!”

  丘濬便没再拒绝。

  文哥儿和丘濬讨论了一下太子听讲学的问题。这么小的孩子,天天这么听课会不会生出点逆反心理来?

  丘濬道:“这有什么,当初陛下听《文华大训》还是站着听的。”

  《文华大训》乃是宪宗皇帝命人给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祐樘编的。

  全书有四纲二十四目,足足分了十八卷,宪宗皇帝还亲自给每一纲写了序言,谆谆教诲朱祐樘该如何当个好太子、将来又如何当个好皇帝,可以说是非常关心太子成长了。

  书成之时乃是成化十八年,当时朱祐樘年方十二,每次听谢迁他们讲《文华大训》的时候都是全程站着受教。

  哪怕有人劝着让他坐下,他和侍讲诸官也坚定拒绝,表示这是对宪宗皇帝必须的敬重。

  文哥儿听得肃然起敬。

  小小年纪上课就要全程罚站听完十八卷书,真不容易!

  还好这会儿的一卷书也不是特别厚,和那些动辄几十万字的鸿篇巨著大不相同,不然的话朱祐樘说不准要罚站个三五年!

  文哥儿道:“知道了,下回太子殿下喊累,我就把这事儿讲给他听。”

  看看,比起你爹站着听课,你是不是舒服很多?是不是顿时就觉得不苦不累,可以再学五百年了?

  冲鸭,猪猪!

  丘濬:“…………”

  有你这么一位小先生,对太子来说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两人闲唠了一会,又取了卷新书读完,文哥儿才优哉游哉地归家去。他已经忘记自己出门前都干过什么了,回到家又去跟王华说起请老丘当正宾的事。

  他都已经和老丘说定了,王华只要意思意思上门去请人就成了!

  他,王小文,顶顶贴心一小孩,从来不让爹娘烦恼!

  王华正愁着呢,听文哥儿跑回来说自己已经邀请过丘濬了,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能直接把写帖子的任务交给文哥儿,让他自个儿给相熟的人家下帖子。

  别人来不来是别人的事,你总是要请的。

  这可把文哥儿难倒了,他认识那么多人,全邀请来观礼的话家里哪里塞得下这么多人?

  文哥儿犯愁了半天,最后决定先把他爹娘初步拟好的名单写完再琢磨还要请谁。

  幸而这会儿不少新社成员已经归乡去了,要不然王家这点场地真不够看。

  对于那些实在不能请过来的,文哥儿也写了个帖子告知,说是寒舍简陋,不能一一相请,下次一定给大伙请客!

  光是写这些帖子,文哥儿便接连写了好些天。

  想想未来要是成婚说不准还要再写一次,他顿时有些恐婚了!

  人情往来可真不容易!

  朱厚照也收到了“寒舍简陋”帖,他很是不满意,表示自己这么小一个,文哥儿家再小也塞得下!

  朱六岁对着文哥儿上蹦下跳。

  就要去小先生家里玩!

  就要去小先生家里玩!

  文哥儿一阵头疼。

  这小子在别人面前不是挺有太子威仪的吗?怎么到他面前越来越不装样子了,小孩子该有的撒泼打滚招数他样样都没少干。

  文哥儿无奈说道:“殿下要出宫须得陛下同意才行,且事先不能告诉旁人,省得有人窥知圣踪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