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长兄日常第80节(1 / 2)





  只是这几天,两个管事人没在,胡婆婆也去了州城进原材料,大姑子不断的撺掇加上林桃花犯懒,于是她才找大姑子来代替的。

  她脸上出现懊恼的神色,村长这才顺了一口气,还行,至少听得进劝,不然真没救了。

  “你还记得这些就好,你的大姑子做质检,只要会说好话的,嘴甜的,私下悄悄给她送点钱的,她统统都手松放过,一点没当回事,利益她占了,背锅你来。害的你没了工作,你现在还害怕她告状?怕是她害怕你告状吧!道理都送到你手边了,你还不会用。”

  林桃花已经目瞪口呆,“不,不至于吧?”

  村长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怎么不至于,她收了多少钱,哪些人给了钱,我都一清二楚。回去,在他们家大闹一场,就告诉他们,明明就是大姑子犯了错,不带你这么主动顶黑锅的。”

  林桃花犹豫了,“可是我要是闹了,以后铁牛不理我,怎么办?”

  “那就换个女婿!凭咱家现在的条件,什么样的找不着?”村长都懒得理这个犯傻的女儿,真想把人轰出去。

  林桃花正要走,村长又突然改了主意,“等等,把你的兄弟们都叫上,你不好意思闹,让他们闹,本来兄弟就是这种时候派上用场的。”

  他叫来三个儿子,让他们送林桃花回娘家,顺便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先下手为强。闹就闹呗,断亲就断亲,他早就看女婿家里不顺眼了。

  林桃花这边闹的轰轰烈烈,成了附近几个村子最流行的谈资,毕竟真的很过分嘛!不仅让弟媳妇丢工作,还挑拨弟媳妇娘家关系,这样的人不定什么时候,咬自己一口呢。

  又羞又囧的胖妇人闹的好久不敢出门,一出门就是别人的指指点点。

  第一百一十章

  那几个试图通过塞钱蒙混过关的临时工也被辞退了, 胖妇人没脸出门见人,林桃花也回了娘家,等着胖妇人家来道歉。

  事情不仅完美解决, 还给其他的人一个震慑。怎么说也是村长的女儿,倘若他要徇私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没想到, 村长竟然直接跟亲家闹翻了, 表现的大义凛然,挽回自己的声誉。

  老狐狸!刚刚归来的胡婆婆心想, 姜还是老的辣,把自己的被动转化成主动,他自己出手总比让林屿出手,最后闹的两人生分了好。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以后小屿肯定会发达的,不趁着现在抱大腿还等什么?抱大腿也是讲究技巧的.....

  但加强绢花生产线的管理也是势在必行的, 她住的院子不太大, 现在挤挤挨挨的全是人, 互相影响,倒不如另外找个地方安置,最好把领活的人也安置到一起, 歇了她们偷奸耍滑的心思。

  胡婆婆把这事提上日程, 想了想林屿还是答应了, 因为规模化生产的确有好处, 长时间挤在自家院子也不是法子。

  而想要建作坊, 难免就要涉及到地皮问题, 就需要村长批示的。

  村长做出愧疚难当的样子, 一见面就是道歉,然后痛骂林桃花没长脑子,花花轿子人人抬,林屿也大度的表示自己没有计较,只是的确不敢再继续用这个人了。

  “我理解,这都是当然的。”村长也觉得自家女儿还是待家里最好,至少不添乱,这么拎不清的模样,出去光得罪人。

  至于批地皮,村里的宅地基还有良田都是有数,如果要建作坊,只能选在河湾那一片的空地,又不远又宽敞,还挨着水源。

  “你之前不是刚在河湾买了二十亩地吗?用那个不是刚好?”村长好奇。

  “那块地虽然贫瘠,但还能种庄稼,盖作坊的地皮就是差一点也不要紧。”林屿摇头,其实是先前那些地种了花草跟芦荟,林屿担心泄密或者有人捣乱不好管理,才不把作坊放过去的。

  单独建立的不是更好?

  既然如此,村长另外找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地皮,刚好够建一个作坊的。

  林屿心想凡事想在前头,干脆把香膏作坊也建好,等来年扩大规模,省的再来一次,一步到位。

  地皮的钱他跟胡婆婆各出一半,凡是涉及到这种投资的,都是各占50%,契约上也这么写。

  “小屿每次都这么谨慎。”胡婆婆收好一式三份的契约,“咱们两的关系,还用的着说这些?”

  “越是亲近越是要说清楚嘛,先说断后不乱。”林屿也把契约往怀里带,整理好后放进匣子。

  本来以为,还要认真找一找盖厂房的工匠,没想到风声刚刚传出去一点,已经有人主动过来毛遂自荐。

  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盖房子的,找了林屿主动推荐自己,林屿通过对比后,还是选择了当初帮他盖院子的陈工头。

  两人合作过一回不说,彼此也了解性格,而且院子住了这么久,质量也过硬。

  陈工头大喜过望,本来其他的几个工头价格都比他给的低,没想到最后生意落到他头上,于是尽心尽力的开始盖房子。

  作坊的建设比盖院子简单多了,方方正正的大屋子,带几间单独的小屋子,做好通风和透亮,其实进度很快的。还没到一个月呢,作坊就盖好了。

  林屿还特意让人在墙壁上刷了三遍石灰,看起来敞亮又美观,只是需要多透气,确定没味道之后,才让簪娘们分组的搬进去。

  还是以前的分组结构,之前的外包也要挪进来,以后不能把材料带出去。

  坐在宽敞的作坊里,四处都是小姐妹叽叽喳喳,比家里还热闹,簪娘们就忍不住兴奋的想聊天,胡婆婆等她们叽叽喳喳的聊够了,这才说话。

  作坊里没有别的规矩,就是尽心做事,有问题直接问,别的不用管。因为是计件的活儿,多劳多得,如果偶尔碰上家里有事请假就行。

  但很显然,簪娘们都不愿意浪费这样的机会,在家里做家务忙活一天又算什么?丈夫回家了还要挑刺,地没扫干净,衣裳没洗完,或者饭没及时做好,随便哪一点都能挑出毛病,现在不一样,

  回家后直接理直气壮的说:“我今天接了二十来件的活儿!赚了二十文!”

  腰板挺直,比以前理直气壮多了。而赚不到银钱的,就歇菜吧!

  簪娘们现在只觉得浑身都有劲,哪怕是累,也是高兴的累,还充满了成就感。

  新搬了作坊去,把家里一腾空,起初胡婆婆还有点不习惯哩,但是很快她就主动去作坊里待着,

  反而觉得这样更好,该工作时工作,该休息就休息,不会互相影响。

  时间跨到了夏末,热气已经消散不少,等厂房这边的事情安顿好,林屿照旧要去巡视铺子,而这次是楚楚陪着同行。

  到了吉庆街口,他们两先站在巷子口观察生意状态,香膏铺子是固定客源的,糖水铺一直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虽然天气逐渐转凉,但是冰粉糖水一直很受欢迎,既有颜值又有口味,在井水冰镇过之后看着都舒心,哪怕是本来对糖水不感兴趣的人,都会想要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