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第185节(1 / 2)





  还真有此事。

  村里人本就是看天吃饭,有时候遇上秋日里天气不好,粮食收回来后也会霉烂,因此,就有人做出了烘房。

  烘房其实就是一间半矮的屋子,里面一层层铺着粮食。底下抠出几条火道,烧上柴火,保证屋中热气,虽说不如晒的好,又特别费柴火。可粮食在里头烘着,至少不会烂。

  当然了,烘房不如屋中舒适,里面是土墙,顶上也是茅草,若是不整修,外面下大雨,里面也要下大雨。

  但若是走投无路,也不是不能住。

  这两年天气不错,烘房都闲置着。如果夫妻俩想住,倒也可行。尤其烘房为了安全,造的时候就远离了屋子。算是独门独户。

  杜氏听到她提及此事,心中一动。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她还是希望他们好的。不能接济,让他们住烘房也不错,总好过睡在路上。当即也笑道:“我就说这事得跟家人商量。梅花非说不用商量,这不是为难我么?”

  算是解释了一下二人纠缠不休的缘由。

  “是得商量一下。”有人站出来说了公道话:“梅花,你要是愿意出点银子,人家肯定是乐意的。我家也有烘房,去年秋天刚整修过,你要是愿意,一月给我几十个铜板,我就借给你住。”

  住烘房这事,也是余梅花昨夜想到的,算是最后的退路。遇上善良的人家,应该愿意让他们白住。

  杜氏嗤笑:“就那破屋子,里面到处都是土,哪好意思问人要银子?”她摆了摆手:“你等着,我回去跟你三伯商量一下。”

  外人只当是笑话看,收不收留都是别人的事。但是,柳纭娘却知道,杜氏一定会收留。

  就算是要点租金,杜氏也会自己出。

  柳纭娘眼神一转,又有了主意。她回到村里后,并没有闲着,找来了隔壁的周氏夫妻,请他们去村里帮忙买一头猪。

  “我想做点风肉。”

  周氏不赞同:“天越来越热,不一定放得住啊!再说,你一个人能吃多少?”

  “我是喜欢半肥半瘦的肉,自己杀了好随便挑。还能存点猪油。”柳纭娘笑着解释:“我这一回大伤元气,得吃好的补一补。当然了,我一个人是吃不完的,那你谁家要是愿意买肉,都可以过来买一点。”

  夫妻俩还是不太理解,这就不是过日子的做法嘛。猪油是不好买,但可以起早一点去镇上。至于肉,在他们看来,无论哪一块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人家手头捏着大把银子,挑剔些也正常。

  这边忙着买肉请屠户杀猪,另一边,杜氏回家试着说服了家里人,让夫妻俩搬到不远处的烘房住。一大家子人,没有分家,想要说服公公婆婆挺艰难,加上里面还堆着不少东西,得费时间清出来。最后,说定了一个月十枚铜板。

  余梅花两人搬家,这边杀猪拔毛,凡是来买肉的人,柳纭娘都送一块血豆腐。遇上家中困难人又厚道的,她还会多送一块。

  值得一提的是,廖家人也来了。

  廖大哥看到她,松了口气:“五妹,之前我听说你搬到了镇上,还想着家里忙完之后去探望你。看到你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柳纭娘眼皮都没抬。

  上辈子廖小草病了两个多月,廖家人都没有出现过。要说他们对这个妹妹有多少感情,她反正是不信的。

  照着市价收钱,没得商量。

  廖大哥对此颇有怨言,不过,他比较聪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妹妹便宜,那就是占妹妹的便宜。难免惹人诟病。因此,他面色只难看了一瞬,很快就收敛了。

  不年不节的,村里杀猪的人不多。不过,最近春耕,好多人都累得瘦了一圈,也愿意打打牙祭。柳纭娘割了几块肉下来,剩下的都准备卖,她愿意送血豆腐,村里人都觉得占了便宜,很快把剩下的那些肉瓜分一空。

  因此,傍晚余梅花夫妻俩终于安顿下来后,就闻到了余家那边传来的肉香。

  二人饥肠辘辘,只熬了一锅粗粮粥。是余梅花用最后的几枚铜板换来的。两人端着碗,突然就没了胃口。

  几个孩子坐在屋檐下啃骨头。

  余梅花见了,不满道:“同样是儿子,人家吃肉,你连粥都喝不上。”

  孟成礼从小到大,何时吃过这么糙的东西?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到这话后,道:“我娘也不容易。”

  余梅花嘲讽道:“生而不养,畜牲都不会这么做。”

  言下之意,杜氏比畜牲还不如。

  孟成礼不喜欢自己母亲,但也容不得别人辱骂,斥道:“我们能够住在这里,都是她帮的忙。你娘倒是养了你,结果却把你卖了个好价钱。我娘没想占我丝毫便宜。要是她不如畜牲,你娘是什么?”

  余梅花:“……”

  她“砰”一声放下了碗:“你非要跟我作对是吧?孟成礼,要不是我,你早就死了,做人要知道感恩!”

  孟成礼头也不抬:“你嫁给我五六年,也好过了五六年。那些都是我带给你的,你若知道感恩,就不该对我拍桌子丢碗!”

  两人都是口齿伶俐之人,一时间争执不下。余梅花听到他满口鄙视,突然就意兴阑珊,摆了摆手道:“我做的饭,该你洗碗。”

  烘房里没有做饭的地方,余家也不会让他们在里头点火。这屋子是不好,可遇上秋日下雨时,也得急用。万一一把火烧了,明年怎么办?

  因此,二人在外头打了个灶,水没有东西装,想要洗碗,要么去之前的孟家,要么就得去村口。

  “明日再洗!”孟成礼躺到了床上,心里颇不是滋味。虽说他反驳了余梅花,可心底里难免还是有些怨怪。

  那边吃肉喝酒,他这里连一顿顺口的饭都吃不上。那粗粮……喝着剌嗓子。

  *

  柳纭娘制好了风肉,听着村里人来买肉时,都说自家地里的活差不多已做完,她又有了想法。

  无论何时,都不能糟蹋粮食。要是把好好的地荒废了,同样也是不成的。

  于是,她请了几个人帮自家干活。

  隔壁的周氏帮着做饭,又请了村里几个干活实在的,最后,她将余老三请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