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节(2 / 2)


  颜舜华没察觉沈云初的异常,带着珠圆、玉润回了房。在颜舜华的记忆之中沈云初一直是这样的,不管她做什么事沈云初都不会多问,只会含笑支持她。她回到房里把灯挂好,有些乏了,按着沈云初的叮嘱提前洗漱歇息了。

  沈云初也回了房,默不作声地关上了房门,把灯挑亮一些,在灯下练起字来。在通州他是人中龙凤,人人都知道他是谁,人人都对他很恭敬,而颜舜华只是个爱胡闹的小姑娘,不怎么起眼,不怎么爱与别家姑娘往来。他原以为被他们这样娇宠着的姑娘,将来也只能嫁回他们家,没想到早已引来有心人觊觎……

  沈云初沉下心提笔写字。

  在把同一幅字反复写了百余次之后,沈云初才放下笔,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这样是没有道理的,所谓的婚约不过是长辈在提,晚晚不知道,颜正卿也没应承,他与晚晚之间也不过是兄妹间的相亲相近。

  这难以忍耐的锥心之痛,本来就是没有道理的。

  沈云初重重地捏着手中的笔,手背青筋微显。就算有道理,这世上本也没有多少讲道理的地方。

  过了许久,沈云初微微松开手,放下笔,熄了灯,在无垠的黑暗之中睡下了。

  另一边,颜正卿自颜舜华出门后就一直担心,等人回来了,却听下人说颜舜华早早睡下了,沈云初则关起门在练字,不由皱起眉头。沈家人的想法他很清楚,也不反感沈云初这个“准女婿”,可出去看灯之后竟这么古怪,顿时让颜正卿上了心,找来随行的珠圆、玉润,询问她们灯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珠圆、玉润从小跟在颜舜华身边,听颜正卿问起来,对望一眼,不知该不该说。她们本也以为沈家郎君会是她们姑娘的夫君,可刚才她们姑娘当着沈家郎君的面收下了另一个男子的灯!

  珠圆有些迟疑,玉润则是理了理思绪,娓娓将方才的事说了出来。她们姑娘还小,有些事还是得由长辈来做主,可不能让她们姑娘轻易被人骗了去!

  ☆、第60章

  第六十章

  颜正卿听了玉润的话,眉头微微拧起, 抬手挑了挑灯芯, 让屋里的灯光变亮一些。他这女儿年纪小, 心气却高得很,想法也比同龄人要早熟些。

  寻常女孩儿在这时候情窍没开,长辈要是有意接亲就让两家小孩凑一块玩玩,往后谈婚论嫁稍稍引导,便能让他们恩恩爱爱地成亲。颜舜华不一样, 她是有自己主意的, 她那脾气比牛还倔,一旦做了决定便是天王老子也拉不回来。

  颜正卿仔细盘问了一番, 大致摸着了底, 打发珠圆和玉润回去伺候,自己盘算着趁着年假去寻那大胆的少年探探。若是那人才学、出身都不差,颜舜华自己又喜欢,把女儿许他也不无不可。

  转念想到沈云初,颜正卿又叹了口气。本来表哥表妹,堪称良配, 但他亏欠颜舜华良多, 婚姻之事若是颜舜华自己没那个心思, 他也不愿逼迫颜舜华——本来他与颜舜华母亲就是相知相恋才成亲的!

  只是对方到底如何,还得亲自去看看才晓得。

  颜正卿辗转反侧,一宿没睡好。第二天他寻了个由头出门,去那慈孝寺寻那个“登徒子”。

  谁都不知道这一天发生过什么。

  颜正卿从慈孝寺回到家中, 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很久。颜舜华大半天不见颜正卿,又听下人说颜正卿连午饭都没吃,顿时担心不已,蹬蹬蹬地跑到颜正卿书房外敲门。

  颜正卿这才如梦初醒,把书房门打开。

  颜舜华仰头看着颜正卿:“阿爹你怎么不吃饭?”

  颜正卿抬手摸了摸颜舜华的脑袋。他摇着头说:“没什么。晚晚,没什么。”颜正卿蹲下-身,伸手把颜舜华抱进怀里,“不管你要做什么,阿爹都会站在你这边。”

  他再也不会让他的晚晚陷入那样的绝境,一个人骑马奔赴必死的边境。

  年关过后,颜正卿没有走,倒是窦家那少年郎来和颜舜华道别,说他这几年采不了枫糖了,让颜舜华没事的时候去弄一点儿,回头他回京了也能尝尝鲜。

  颜舜华一听就明白了,窦侯爷又要到南边去。有了窦侯爷,自然不需要颜正卿。

  窦侯爷一走,颜正卿就到户部走马上任。

  颜舜华依然时不时入宫陪伴顾衍。开春顾衍身体转好,颜舜华便拉着他悄悄出宫去玩。顾衍循规蹈矩一辈子,也不知怎地竟生出了几分童心,由颜舜华领着出宫玩了一趟。他从小体弱多病,后来没来得及开府便被推上帝位成了傀儡,一生都生活在禁宫高墙之中,比之被选入宫侍奉他的妃嫔们都不如。

  顾衍跟在颜舜华身后走过热闹的街,感觉和站在城墙和马车上看很不一样。周围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叫卖声、交谈声、吵嚷声。颜舜华如数家珍地给顾衍说起每条街道有什么好东西,一边还买了些吃食解馋。

  见顾衍转头看着自己吃东西,颜舜华笑眯眯地说:“您不能吃外面的东西,吃坏肚子就不好了。”

  顾衍把颜舜华抱了起来,挤过拥挤的人潮,走到了一处拱桥之上。

  河道里停着一些画舫,有歌女咿咿呀呀地唱着歌,琴声和歌声相呼应和,伴着午后的微风吹来,很有几分温柔味道。

  旁边的茶馆也很热闹,有人在里头说书,讲的是狐仙的故事,狐仙法力无边,却爱上了凡人。她甘愿舍弃自己的法力,成为凡人的妻子,结果成亲几年之后他迷上了狐媚的青楼女子,弃了结发狐仙。狐仙伤心欲绝,走入了画纸之中,从此不再出现。这简简单单的故事,说书人偏是舌灿莲花,说得叫人欲罢不能。

  故事讲完了,他便拿出一幅画来,画上美人画得栩栩如生,美不胜言。众人刚才故事听得尽兴,见了这画便觉得画上人是画中仙,纷纷出价要买回去,一时间把价钱抬到了几十两,最后由个长相富态的富家公子高价买走了。

  众人再一看,卖画的人也拿着银子跑了,哪还有什么说书人,哪还有什么画中仙。

  颜舜华啧啧赞叹:“那人可真聪明啊!要是有他在,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呢!”一幅画若不是有名的人画的,顶了天也只能卖几十文,偏偏这人卖了几十两,多厉害的人才啊!

  顾衍也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聪明人。他笑道:“确实很聪明,回头我把他找出来,让他给你打下手,你想做什么都让他帮你做。”

  颜舜华两眼发亮:“真的?”

  顾衍刮刮她挺挺的小鼻子:“我骗你做什么?”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顾衍没说谎。第二天颜舜华见到了昨天那个说书人。说书人叫唐书文,年方而立, 身姿矫健, 目光如电, 端的是器宇轩昂。颜舜华向来喜奇人异事,却不曾见过这人,不由好奇地请对方到亭子里喝茶。

  茶是时兴的炒茶,工序其实并不复杂,喝过慈孝寺茶的人回去一咂摸, 便能咂摸出相似的法子来。再不济的, 跑去慈孝寺偷学了手艺再做,也能做出上好的茶叶。慈孝寺本不是卖茶营生的, 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颜舜华这儿的却是实打实的真家伙, 一入春东华郡王便叫人送了一批过来,说是新摘的春茶。

  从前东华郡王也是这般体贴入微,有什么好东西都先叫人送到颜舜华那边。颜舜华那时以为他对谁都这样,并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品着东华郡王送来的新茶,心里却有种甜丝丝的感觉。她唇边噙着笑, 对对面容貌俊美的客人也和气得很:“唐突先生了。”

  “不唐突, 不唐突。”唐书文斯斯文文地啜了口茶, 打量着园中景致。这院子并不如寻常高门大院精致,花木错落交叠,生长得颇为随意,却透着股天然的灵气。他的目光转到眼前的颜舜华脸上, 只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笑呵呵地说,“姑娘这园子修得可真好。”

  两人闲谈片刻,都摸不着底,颜舜华索性说起窦侯爷此去南疆事儿来。失了青州和越州,窦侯爷成了众矢之的,顾衍此次重新起用窦侯爷可是顶着极大压力的,户部那边左支右绌,掏不出那么大一笔银钱来。

  唐书文却说:“弄钱有什么难的,给我十文钱的货我能卖一千文;给我一千文的货我能卖一千贯。这事儿就像滚雪球,滚到哪儿就把哪儿的银钱都吞进来,最后雪球就能越滚越大。”他看了颜舜华一眼,“过年那会儿你们就做的不错,只是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