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2 / 2)


  把它装在琴箱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妇女,河流

  上的妇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

  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

  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回它

  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海子《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

  第一部 黄泉路 第一章

  1995年6月19日,我死了。

  词典里说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即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导致死亡的现象有:衰老、被捕食、营养不良、疾病、自杀、被杀以及意外事故,或者受伤。所有已知的生物都不可避免要经历死亡。

  人死以后的物质遗骸,通常被称为尸体。

  科学家说每个人在死亡瞬间,都可能有濒死体验,比如穿越一条散发着白光的隧道,感觉灵魂飘浮到天花板,俯瞰躺在床上自己的尸体,或者看到这辈子死去的亲人,以及生命中所有的细节一一回放?

  乃至见到基督、佛祖、大仙、哆啦a梦……

  至于--死后的世界是什么?

  电冰箱的冷藏室般冰冷?微波炉的高火挡般炽热?还是星球大战里的外星般荒漠?抑或阿凡提口中的天国花园?

  当我还住在地下室,向老爷爷要过一套白话本的《聊斋志异》,我对那些故事深信不疑--死后可转世投胎重新做人,大奸大恶之徒则要在十八层地狱中遭受各种酷刑,悲惨的冤魂不散就只能沦落为聂小倩了……上中学以后,政治课上学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才让我确信所谓的转世轮回,全属鬼扯淡的无稽之谈。

  我们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真的是这样吗?

  十六岁,有次在操场上疯玩,一块玻璃从天而降,在我跟前砸得粉碎,几片碎玻璃扎进腿里。如果再快一秒钟,或者玻璃偏几厘米,就会在我脑袋上敲个大洞,要么当场一命呜呼,要么变成植物人。虽然只是轻微外伤,我却莫名其妙地上吐下泻,躺在医院里大病一场,每夜被各种噩梦惊醒,不是遭人用刀割断喉咙,就是过马路时被卡车撞飞,或是从楼顶失足坠落……

  我是多么惧怕死亡啊,你也是。

  1995年6月19日,星期一,深夜十点。

  我死于谋杀。

  第一部 黄泉路 第二章

  我相信,死亡是有预兆的。

  被杀害前的两个星期,死亡如同熟透了的红苹果,接二连三扑到牛顿面前……

  1995年6月5日,星期一,清晨六点,我被窗外的尖叫声惊醒。

  以为那是噩梦里的声音,好几年没再来过了,挣扎着要爬起来,但无能为力,仿佛有人重重压在身上--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验,据说这就是“鬼压床”。

  他又来了。我看到一张脸,暗黑中模糊的脸,安在强壮男人的躯干上。像小时候那样,我想尖叫,却发不出声音,似乎被掐紧脖子。

  窗外又传来第二声、第三声、第n声尖叫,从凄厉的女声变成粗野的男声……

  这些撕心裂肺的叫声救了我的命。

  晨光熹微,噩梦中的那团脸消失,只剩下床头贴着的海报,马拉多纳正捧起大力神杯,他是我少年时代唯一的偶像。

  这是寄宿制南明高级中学,从四楼窗户向外眺望,学校图书馆的屋顶上,躺着一个白衣女生。

  虽有百米之遥,但我一眼就认了出来--柳曼,身体扭曲得不成样子,一动不动地僵硬在屋顶上,黑色长发如瀑布般铺在红色瓦楞间,我想起看过无数遍的《红与黑》。

  她死了。

  柳曼是高三(2)班的学生,而我是她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我叫申明--申明的申,申明的明。

  三年前,我刚从中文系本科毕业,分配到南明高级中学做老师,这是我最熟悉的学校。

  我只穿起一条长裤,披上衬衫冲出寝室。整栋楼响彻男生们的喧哗,大多第一次看到同学死于非命。我连滚带爬地摔倒在楼梯拐角,又疯狂地爬起来,没感到额头正在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