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章(2 / 2)


  闻采摇头:“你拿去看吧。”

  王逸博点点头:“我想让我妈照着这个样子去书店买一本回来。这书上的讲解挺详细的。”

  杜梦凡一听他这么说,她迟疑了一下,才不好意思地问道:“那……给我带一本行吗?我也想买本这样的。”

  王逸博点点头,估计是同意了。

  这时,坐在王逸博前排的齐众忽然问道:“什么教辅书啊?好用吗?”

  “我觉得挺好的。讲解得很详细,可以拿来复习,补充课堂笔记。”王逸博说。

  “哦。”齐众点点头,显得兴趣不大。

  王逸博又补充了一句:“是闻采的。”

  齐众顿时眼前一亮:“第一名的啊?”

  第一名的教辅书果然有“品牌效应”,听他这么一说,旁边的几个学生都感兴趣地围了过来。

  几个人翻了几下,都表示挺想买本的。

  “干脆咱们集体买吧,还能便宜点。”齐众建议道。

  “要是谁认识书店的人就好了,给咱们打个折扣。”郑白曼说。

  大家面面相觑,看样子没人认识书店的人。

  闻采想起其实她认识,她小叔就在一家连锁大型书店工作,好像还是市场部经理。她正好这个周末打算去看望奶奶,小叔家就在奶奶家附近,她可以顺路过去问问。

  闻采就说:“我有个亲戚是书店的,我去问问他吧。”

  “那这个书还是给你拿去吧。”王逸博说。

  闻采摇头:“不用了,我背的书已经不少的,加上这本太沉了。而且我记住出版社和书名了,有这俩就够了。”

  几个人纷纷地感谢了闻采,闻采微笑着表示没什么,举手之劳罢了。

  “要不周一的时候你统计一下吧,看看都有谁想买。”杜梦凡说,她想了想又说道:“就是不知道咱们私下集体买书,刘老师会不会不高兴?”

  闻采笑道:“咱们买教辅书是为了多学数学,他干嘛不高兴?”

  杜梦凡顿时点点头:“嗯,也对啊。我就是怕他觉得咱们买书,是因为他课上讲得不够明白。”

  其实刘老师的课讲得挺好的。闻采觉得刘老师应该不像杜梦凡说得那么玻璃心,以至于认为学生多买教辅书就是老师教得不好。

  晚上,闻采把第二天想去看望奶奶的事情跟苏清说了。

  “去看看也好。”苏清果然同意了。

  闻采记得她从前跟奶奶的婆媳关系还不错,苏清总给闻采奶奶买东西,每个月都会去看望她一次。

  奶奶住的地方离闻采家挺远的。这个时候地铁二号线还没建好,闻采需要倒两次公交车,再步行一公里才到。

  晚上吃完饭,闻采去楼下买了几斤香蕉,去看望了陈奶奶和吴大娘,给他们捎去香蕉和苏清做的糖蒜。吴大娘硬是给闻采塞了一大袋葡萄作为回报,然后陈奶奶也给了闻采一袋子葡萄。现在可能正是吃葡萄的季节,闻采只好拎着两袋葡萄回家了。

  苏清一看就笑道:“还赚了点葡萄回来啊?”

  闻采不好意思道:“她们非要塞给我。”

  然后她又去看了住在二楼的葛大爷,他是去年才丧偶,跟闻采家来往不多,所以看见闻采出现在门口,葛大爷显得很惊讶,不客气地问道:“干吗的?借钱?我可没钱啊。”

  葛大爷一直都是这个怪脾气,邻里邻居都清楚,闻采也不惊讶,只笑道:“我给你送点糖蒜,我妈做的。”

  葛大爷这才打开门。

  “糖蒜啊,我最爱吃糖蒜了,我老伴儿之前总给我做。”他说,“比外面买的还好吃呢。”

  “那你尝尝我妈妈的手艺!”闻采笑道。

  葛大爷接了过去,也不道谢,而是说道:“少先队队员做好事啊?”

  闻采无奈道:“小学生才叫少先队呢,我是高中生,应该叫团员了。而且就一点糖蒜,也不算什么好事,您尝尝吧。”

  她刚想走,葛大爷忽然说道:“你等会,我给你拿点东西。”

  别又是葡萄,闻采忍不住心想。葡萄爱坏,那两袋葡萄够闻采和苏清吃好几天了。她就赶紧说道:“不,不用客气了——”

  但是葛大爷却很快回来了,手里拿着的竟然是几张烙饼。

  “这是我做的烙饼,卷着煮鸡蛋大葱什么的吃,可好吃了。”他说着就把装着烙饼的袋子塞进闻采的手里,“拿走吧,我自己吃不完又。”

  闻采清楚地看见葛大爷身后的餐桌上摆了一厚骡这样的烙饼。都说葛大爷在老伴儿去世后性情大变,天天憋在家不出门,难不成是在烙饼?可是他烙这么多饼也吃不完啊。

  这时,葛大爷又念叨着说:“我老伴儿最爱吃我烙的饼。她总说,老头儿啊,你别的不会干,就烙饼烙得好吃……”

  葛大爷说着,忽然就哽住说不下去了。

  闻采也顿时觉得有点心酸。身边的最亲的亲人走了,家里就剩下自己一个人,这种孤独感是闻采怎么也无法想象的。

  “行,那我拿回去尝尝,好吃的话,我哪天来跟你学学手艺。”闻采微笑道。

  葛大爷却说:“我可不随便收徒弟!”他嘴上这么说,可是表情却缓和了许多,看起来心情好了一点。

  告别了葛大爷,闻采回家一趟把烙饼捎了回去。

  看见烙饼,苏清倒是挺高兴:“我小时候我妈总给我烙这种饼,卷菜吃不错。放冰箱里吧,明天我炒个土豆丝,卷着吃肯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