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章(1 / 2)





  第187章 两国切磋(2)

  大夏国这边也是有准备的。

  长孙赫站起身,不紧不慢地道:“正巧前几日,本公子的一位朋友遇到一道难题,本公子便在这里请教贵使。我这位朋友是一位管事,要请一位工人做七天工。他的老板给了他一根金条,让他必须在工人每日的活计结束后给他一段金条,但只允许他两次将金条弄断。请教盛大人此难题何解?”

  椰允文等人脸色都蒙上一层凝重。这一题比较棘手。一根金条是七天的工钱,要求每天都要付工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金条平分为七段,每天付一段。但此题却要求只能将金条弄断两次,即只能分为三段。难就难在这里。

  陈沐风故意道:“皇上,为求公平,此题是否也该限时?”

  孝惠帝呵呵一笑,“理当如此,也以一柱香为限。若贵使所用时间比敝国少,即贵使胜出。”

  孝惠帝很贴心地让内侍为土罗国的人奉上文房四宝。

  盛叙浩心中窝火,板着脸在纸上计算,却不得其法。

  秦锐麒和雷锐麟从荷包里拿出小铅笔和小笔记本,写写画画,兄弟俩几乎同时放下笔。

  雷锐麟凑到秦勉耳边,低语几句。

  秦勉赞许地点点头。

  晏清公主在上面看得分明,虽不知他们在说什么,但秦勉似乎已知晓答案,她告诫自己要沉住气,最后一题才是最难的。

  一柱香的时间说慢也慢,说快也快,很快就烧完。

  盛叙浩板着脸道:“外臣不才。”

  长孙赫看出椰允文在片刻前放下笔,似乎已解答出来,朝椰允文抱拳,诚恳道:“冒昧一问,不知椰大人是否有办法帮帮本世子的那位朋友?”

  椰允文看出他们是有意给土罗国面子,笑道:“可用墨线将金条平分为七段,第一次切割,切下一段;第二次切割,切下两段。整根金条便变成一个‘一份’、一个‘两份’和一个‘四份’。第一日,付给工人一份;第二日付给工人两份,找回一份;第三日,付给工人一份和两份;第四日,付给工人四份,找回一份和两份;第五日,付给工人一份;第六日,付给工人两份,找回一份;第七日,付给工人一份。”

  长孙赫拊掌道:“精彩!本世子受教,多谢椰大人。”

  众臣无不拊掌称妙。

  孝惠帝呵呵一笑,“不知贵使的第三题是什么?”第二题不用明说,自然是大夏国胜出。

  土国国依旧是椰允文出题,缓缓道:“第三道题是外臣在一本古书上所见,久思无果,希望大夏国的高才能为外臣解惑。”

  大夏国众人无不正争。不论椰允文说他也不知道答案是真还是假,都可以想见此题的难度。

  只听椰允文说道:“夜色深沉,有密探五人需要过一座桥,此桥年久失修,每次只可容两人行走,并需一人持灯,此灯在三十息内便会熄灭。甲过桥需一息,乙过桥需三息,丙过桥需六息,丁过桥需八息,戊过桥需十二息。求教,五人该如何过桥?”

  椰允文的目光又在武官里扫视。

  众武官思索片刻,均无答案,莫不暗自担心,唯恐被点名。一些年轻公子兴致浓厚地在纸上计算,但不管怎么解,时间都会超过三十息,心中不禁怀疑这一题根本就是错题。但无人敢质疑,若不是错题,大夏国就出丑了。

  孝惠帝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这道难比第二题的难度大两倍不止。

  不料,晏清公主直视秦勉,再次开口,语带惊喜,“本宫看镇国公夫人似乎已有答案?”

  秦勉只想回她一句“呵呵”,不作死不会死。

  不得不说,晏清公主确实有几分急智。方才椰允文听不知此题何解,又说希望大夏国的高才为他解惑,如果真想知道答案,听了晏清公主的话就应该点秦勉的名字。

  椰允文老谋深算,虽不知晏清公主和镇国公夫人有过节,但晏清公主贵为公主,不想嫁去土罗国是必然,她所针对的人,必然是对土罗国有利的。

  因此,椰允文唇边立即浮起一抹欣喜的笑,朝秦勉说道:“既然如此,本官就请镇国公夫人赐教。”

  孝惠帝冷眼盯着晏清公主,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必然一巴掌甩在这个女儿的脸上。平常也就罢了,在国宴上偏帮外人,还配做一国公主吗?

  太后和皇后仍然笑得典雅而雍容,笑意却没有抵达眼底。尤其是太后,恨不得掐死晏清公主,如果说以往还对晏清公主有几分怜悯,此时却是半分也不剩,心里暗骂晏清是个白眼狼。

  皇后注意到太后的脸色,笑容却多了两分真实。

  端宁公主的眼底藏着对晏清公主的不屑。

  雷铁冶金部地捏了捏秦勉的手。

  秦勉回捏一下,泰然地站起身,淡定地朝椰允文躬身,“承蒙贵使看得起本夫人。”

  椰允文对孝惠帝说道:“此题难解,不如就以两柱香为限。”

  孝惠帝知晓秦勉是十四岁那年突然出现在青山村,并不清楚他以前究竟受过多少教育,正要想办法为他多争取些时间,秦勉含笑开口,“不必。”

  椰允文一怔。

  其余人皆是一愣。难不成秦勉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认输?

  秦勉看向椰允文,“本夫人现在就可以解答。椰大人或许需要用笔记一下。”

  满堂皆惊。

  晏清公主眯着眼,右手尖锐的指甲将手心掐出了血也不在乎,心底狂喊:这不可能!

  椰允文神色一肃,“镇国公夫人请说。”

  秦勉在心里嘿嘿地笑,虽然咱文科成绩不出色才没考上好大学,但咱的理科可是杠杠的。就这题,太小瞧本夫人了!

  “首先,甲和乙过桥,甲持灯返回,共耗时四息;接着,甲和丙过桥,乙持灯返回,共耗时九息;下一步,丁和戊过桥,甲持灯返回,共耗时十三息;最后,甲和乙过桥,耗时四息。一共耗时三十息。”秦勉说完,谦虚地问椰允文,“不知本夫人如此应对是否正确?”

  椰允文细算一番,敬佩不已,心却是一沉,“并无错误,本官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