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1节(1 / 2)





  刘元却从怀里掏出了几样东西,“阿翁快看这是什么。”

  东西都是用着破布包着的,刘元摊开在了案前,刘太公乍然却立刻想起来了,“这是种子?”

  “对,都是种子。我想我们宫里一定是没有菜种子的,既然要帮阿翁种菜,怎么能不把种子备好了。阿翁都不知道我穿着这身衣裳去买种子,他们都不相信我是一个会种菜的,还好我想起阿翁当初教我菜是怎么种的,用着阿翁的经验告诉他们,他们这才相信,才肯将菜种子卖给我。”

  刘元这东西一拿出来立刻引得刘太公笑了起来,再听刘元的话更是道:“那是自然,各家都是留了自用的种子,最是看不上浪费种子的人了,你穿得这么好看起来就不像是个会种菜的人,要是换了我也以为你是买了种子回去闹着玩的。”

  “我当初教你怎么种菜你还记得,不错不错。”刘太公自己就是种了一辈子田的人,最是清楚他们这些人的心思,这不已经连连肯定刘元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也肯定刘元能买到这些种子不容易。

  刘元道:“那是自然,阿翁还不知道我,我一向是学什么都快,一学一个准。”

  骄傲地昂起头等着刘太公夸赞,刘太公被她逗得是嘴都合不拢了,连连点头道:“对的对的。你比起你那些兄弟来都要厉害,自小懂事乖巧还聪明,同样的事我跟你说一次你就能记下,你那些兄弟说上十次那也记不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刘太公是想到了自己都是一样的教人,可是教出来的人都不一样,就数刘元什么都听得进去。

  “阿翁看看这么多的种子够了没有,要是不够的话改天我再出宫寻寻。因着各家的种子留得都不多,我也只每样都买了一些,加之对长安也算不熟,就是想多寻几家的人也没来得及。”刘元询问刘太公可觉得种子够了。

  “够了够了,你也说了各家留得都不多,能买回来这些已经不容易了。”刘太公眯着眼睛看着种子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吕雉在此看向了戚姬,“戚氏,你如今还有什么话要问?”

  戚夫人的脸色阵阵煞白的,刘邦面上也是讪讪的,“元儿出宫是去买种子的事你知道怎么不早说?”

  “长安城元儿并不熟悉,虽说元儿手里是有钱,也不见得就能真能买到这些种子了,事情没有做好之前妾如何告诉陛下,万一元儿买不回来落在旁人的嘴里又是一番闲话。”吕雉并无指责,只是平静地吐露这事,那比指责更打刘邦的脸。

  刘邦头痛地揉了揉头,刘太公在这个时候开口道:“一天到晚挑事的人,往后别再让她往我跟前凑。”

  戚姬连忙跪下了,“太上皇,妾,妾知错了,妾真的知错了。”

  到了现在戚姬要是还敢不认,还敢说自己是一片好心,鬼都不信。

  “把你的人叫出去,往后别再带她来我这儿,她要是再来,那你就把我给轰出去。”刘太公一向脾气很好,但这一次也是动怒了,一句都不肯再听戚姬的解释,只管冲着刘邦喊话,让他利落地把人给带出去,别再出现在他的面前,碍他的眼。

  刘邦道:“阿爹莫生气,我这就让她走,往后也不许她再出现在阿爹的面前。”

  “还不退下。”刘邦与刘太公那是小意的哄着,此刻也赶紧的让戚姬都出去,刘太公再道:“你也给我出去,我现在也不想看到你。”

  刘太公这是真生气了,连看都不想再看刘邦一眼,刘邦就算再想说些什么,刘太公都说得那么直接了,这件事虽说是戚姬挑起的,那也是因为刘邦信了戚姬的话才会闹到刘太公的面前。

  瞧着刘太公那真不想再看到他的样子,刘邦也怕将刘太公气出个好歹来,“爹你别生气,我走,我这就走,皇后,你和元儿,你们陪着爹。”

  与吕雉一通挤眉弄眼的还不是想让吕雉帮他劝劝刘太公,别让刘太公真为着这事气上他。

  “恭送陛下。”吕雉朝着刘邦福了福身子如是说,刘元直接动都没动,她现在是生气的人,刘邦一个理亏的人还能跟刘元计较?

  刘邦只能乖乖地离开了,他这一走啊,吕雉轻声地道:“爹,陛下也是孝顺你,他孝顺你便容不得旁人对你不孝顺,尤其是元儿。”

  话里话外还是帮着刘邦说话的,刘太公冷哼一声,“按理来说他都是当皇帝的人了,他的事也轮不到我来管。我也不想管,只是娥姁你啊,不能性子太好,叫人欺负到你的头上来。”

  吕雉露出一抹笑容,“爹说的哪里话,你是知道我的,我一向不是好脾气的人,不发火也是因为那还能忍。怎么说陛下也才刚登基,家和才能万事兴,不能让外头的人看了我们的笑话。”

  识大体和挂心着刘家,只凭这一点吕雉就要在刘太公的心里牢牢烙下这个印记。

  刘太公轻轻地一叹,“你是个好孩子,这些年在我们老刘家吃尽苦头。好在有元儿。你这一计不错。”

  哪怕刘太公懂的弯弯道道不多,但是人年纪那么大了,经了那么多的事,刘元这点小计刘太公哪里看不出来。

  “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阿翁。可是谁让她想找我麻烦呢,我出宫出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她非要挑事想让阿爹和阿翁觉得我也就是嘴上会说得好听的话而已,心里其实根本没有把你们放在心上。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将计就计。”

  刘元坦荡地与刘太公承认,没错啊,她就是故意设的局让人来钻的,她做的事没什么怕被人知道的,闹到刘邦面前刘元也敢承认。

  刘元设这局若是心正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事,居心叵测的人想要趁机捉住刘元把柄的人就必然是要中计被刘元反杀一局的了。

  “聪明,越来越聪明了。”刘太公也正是因为觉得刘元做事没什么可以指谪的,戚姬她自己想捉刘元的把柄,结果却中了刘元的计,也是她自己心思不纯,怪不得刘元。

  “阿翁知道了怎么不告诉阿爹?”刘元更好奇刘太公怎么没和刘邦说说。

  刘太公摇了摇头道:“都说不聋不哑不作家翁,今天这事要是她没有把我也算计上,我是不会管这些事的,管得多了你阿爹就要不高兴了。”

  “对。”刘元点头肯定地告诉刘太公,刘太公要是真多问了刘邦的事,刘邦绝对会第一个不高兴。

  “你也是知道你阿爹脾气的人,不过你个坦荡的孩子,也不用怕他,只管好好地做好你想做的事,旁的都不必放在心上!”刘太公点醒刘元,刘元认同地点点头,“阿翁说得是,说得极是。”

  “你娘还有盈儿你得多护着点,连小时候打着你长大的刘肥你都能把人照顾得不错,他们你得更对他们好。”刘太公再叮嘱了一句,吕雉冲着刘太公道:“爹,我才是元儿的娘亲,该是我来护着元儿才对。”

  听着吕雉这话,刘太公摇了摇头,“你和刘季对上只能是你吃亏。他如今这么宠着这戚氏,戚氏是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哪里像样啊,你偏偏是最不好说的人。我看元儿出手就比你好多了。”

  “爹说得是。”刘太公也是个明白人,既然知道刘邦的心都偏了,也不指着能让刘邦听他的。

  试问刘邦那几十年在沛县做着浪荡子,整日不着家也不事生产,刘太公不想让刘邦变好?可他说的话刘邦哪里听进过一句。

  从前刘邦靠着家里吃喝的时候刘太公都管不着刘邦,更别说如今刘邦都成了大汉的皇帝了,刘太公就算跟刘邦说什么话,刘邦又是能听得进去?

  活到这个份上早就已经看明白的刘太公那是不愿去惹了刘邦闲,只要不管刘邦的事,刘邦待他这个当爹的便也算孝顺,刘邦那些妻妻妾妾的事,他是不能插手,只能让吕雉她们自己去面对解决。

  “阿翁,你可真是什么都明白了啊。”刘元朝着刘太公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

  “元儿说的什么傻话。”轻声地斥了刘元一句,想让刘元别那么口没遮拦的。

  刘太公道:“你阿翁虽没有像你这样读过那么多书,活到了这个份上该经历的都已经经历过了,自然也悟出了一些你不知道的道理。”

  “所以才会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刘元摇头晃脑配合地冲着刘太公的话称赞一句

  “可不是。”刘太公对此也是十分骄傲的,刘元道:“那阿翁,咱们这种菜的地得开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