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1节(1 / 2)





  琼容的话音落下,刘元道:“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去催促?”

  “或许也不需要你出面了,人家已经打定主意要帮着你了。”琼容提醒了刘元,刘元一顿。

  “想来萧丞相从下狱到放出来的事情,再也没有人比尤钧更清楚。”琼容感叹着,刘元看了看琼容,总觉得琼容有什么事瞒着她,然而琼容不想说的事,刘元就算问起来,只怕也是问不到的。

  只能看着琼容离去,刘元回头问了张良,“留侯有没有觉得琼先生话里有话?”

  张良应了一声上前,“殿下可知方才我有多担心?”

  突然的问上一句,刘元卡住了,看向张良道:“留侯也会担心。”

  话音落下叫张良死死地盯着,抿着唇的,刘元意识到自己说错话,赶紧的赔不是,“留侯,我当时太心急了,那是我的先生,为我也为大汉,为父皇付出诸多的先生。”

  “我知道,就算殿下为了避讳从来不与萧丞相和御史大夫往来,殿下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的恩情。我只是担心殿下和陛下硬碰硬。”

  刘元和刘邦硬碰硬也不是第一回 了,张良的担心完全有可能,刘元轻轻地一叹,“不会了,硬碰也达不到目的,何必如此。”

  张良道:“陛下与殿下一样是吃软不吃硬的人,殿下可以换一个方式的。”

  提到这一点,张良更是看着刘元道:“我希望殿下可以平安和乐。”

  刘元不畏死,可是张良却不希望刘元出事,他是觉得如刘元这样尽心尽力不曾谋私的人,不应该是不得善终的下场。

  “我在努力。”刘元同样也想将来的路走得更平坦,而不让帝王疑心,就是刘元时时刻刻都要想到的。

  “好。”刘元答应的事她就会努力的做到,张良只要刘元一句承诺。

  第261章 诸子可封?

  而琼容提了一句,第二日的早朝,尤钧呈上一年前与匈奴勾结,与刘喜合谋开云中大门的相关名单。

  本来以为事情应该放下了,毕竟刘元一直没有回长安来,而且刘元进击匈奴收获颇丰,直让人以为刘元会把怒火朝着匈奴发泄,不会再来找他们的麻烦了。

  长安里头,一直没听刘邦提起过案子的事,他们以为刘邦没让查的。

  是以尤钧把东西呈上来的时候,他们都傻了眼,所有自己做过什么事的人,应该都是忘不掉,对于所谓的名单,心里不断地打鼓。

  对,刘邦是没有说要查案没错,但是却也同样的没有放过不查,尤钧背地里都查出多少东西来,他们很担心。

  “名单,证据都拿好的?”呈上证据,尤钧昨日与刘邦提过,得了刘邦的许事,尤钧才会今天当着众人的面亮了出来。

  刘邦问起证据,尤钧板正一张脸地道:“回陛下,证据确凿。”

  尤钧是一个讲究证据的人,断然不会无证拿人,因此朝着刘邦肯定地回答。

  “通敌叛国是何罪,不需要朕告诉你,你且按规矩拿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是!” 尤钧要的就是刘邦这一句,得了令立刻安排人去拿人,第一个拿下的正是戚家。

  消息传到宫中为戚姬得知,戚姬慌得冲到刘邦的面前,着急地与刘邦求情道:“陛下,陛下,此事或许有什么误会,还请陛下明查。”

  刘邦看着戚姬那张脸啊,许久才道:“一年前朕给过你机会的。”

  彼时听说刘元在云中遇刺,刘邦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戚家,显然戚姬敢做也不敢认。

  “陛下,陛下,戚家的真的没有通敌叛国。”戚姬心急地与刘邦解释,希望刘邦可以相信她。

  但是刘邦当年才听说了事情就疑心到戚家的头上,让尤钧暗查了一年多,尤钧一向都是用事实说话的人,证据全都叫刘邦看到过了,真真假假,一点都不需要刘邦再去想。

  “你们没想要通敌叛国,只是想杀了元儿为你的兄长报仇罢了。”刘邦凑近戚姬,将戚家的打算与戚姬说了来,戚姬颤颤地看向刘邦,千言万语都说不出来,因为有些恨,无论是承认还是不承认,存在就是存在着的。

  “陛下,你饶了妾的父母吧,请你看在妾的份上,饶了他们吧。”戚姬与刘邦哀求地说,刘邦摇了摇头告诉戚姬,“你们想杀元儿,恰好要给匈奴机会攻占云中,你们是想要朕的江山为外族所得,朕怎么可能饶过你们。”

  戚姬哭得像个泪人,上前紧紧地捉住刘邦的衣袖,“陛下是要妾的娘家尽亡吗?”

  “你们要毁朕的江山,难道朕不能让你们亡之?”刘邦的眼中尽是冷意,他看着戚姬,戚姬看着刘邦,“陛下的心里果真只有江山,就没有一点妾吗?”

  “朕若是没有这个江山,你会看得上朕?”刘邦嘲讽地看着戚姬,对于所谓的真情觉得十分的可笑。

  戚姬幽怨地看着刘邦,“原来在陛下的心里,妾什么都不是,无论我怎么对陛下,陛下从来不相信我是真心欢喜陛下的。”

  “真心欢喜,你的话叫朕如何相信?若是真心的欢喜,为何要毁了朕的江山?”刘邦质问戚姬,“你不懂得元儿镇守云中对大汉意味着什么?要元儿死便是打开了云中的大门,不仅是云中,就连大汉都不得安宁,你当真一点都不懂?”

  “一个刘元当真就能镇守大汉吗?大汉没她,就不可能有其他人来代之?”戚姬有些话藏在心里许久了,想要说出来却一直都没有机会,到了今天,刘邦已经下定决心要她的母族死,戚姬想问个清楚。

  对此,刘邦道:“可以取而代之的人是有,但是你以为事情有那么容易?你知道朕要守住这个天下有多难?”

  “换一个或许同样可以守住云中,可你知道最后我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可以换得?”

  居高临下的看着戚姬,想到吕雉这些年管得吕家甚好,再也没给刘邦扯过后腿,而戚家,是要断他的膀臂,让他损兵折将,叫他不得安宁。

  “出去。有些话我说过一次,不想再说第二次。”刘邦越想越是不愿再看到戚姬。

  “陛下果真如此心狠?”戚姬如何愿意就此放弃,那是她的家人,她的父母,要是他们都死了,她难道真要靠着刘邦活下去?而刘邦又还能活多久?

  当刘邦不在,吕雉得势,大权在握,她和如意,他们还能活?

  戚姬看着刘邦,刘邦道:“你们千不该万不该打元儿的主意,欲毁朕的江山,朕可以容你们不作为,许你们打着小心思,或是朕绝不容你们出手乱朕的江山。”

  “陛下是不是忘了一开始你的初衷,你一开始是要压制刘元的,要不是你存着压制刘元的心思,我们戚家不会走到这个地步,让我的兄长往云中去,让他监视刘元,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的主意,我们只是按陛下的意思去做。”

  “朕让你们看着元儿,你们不是也想借机捉到元儿的把柄,要是可以将她除了,你们便就高兴了?可是朕让你们盯着元儿不是让你们借机杀害元儿,将朕的密诏广而告之给匈奴人,还想用那样的人与朕谈筹码,朕只杀戚触龙一人已经是网开一面,偏偏你们还不知感激。”

  提到此事刘邦气不打一处来,他以为自己放过了戚家,戚家理当感恩才是,结果不是,他们一点都没有感恩的意思,甚至还暗里再想杀刘元。

  眼刀子直往戚姬的身上甩,戚姬沉着了半响,最终朝着刘邦道:“所以陛下是一定会杀了我的父母,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