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李骥的这个广卫将军,也是个闲差,身上有个正三品,听着好听,但是却没有什么实用,当然不可能让李骥这个年纪去当什么将军领兵。

  这样的虚职,也多是世家子弟领着,到时候不论说亲还是别的,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长安侯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属于超品,而长安侯世子则是一品,这么一算起来,李家还是赚了的。

  不过,王氏等人,却不觉得欣喜异常,皇上这是面上光,内里什么也没有。

  给个金银还能留着花了,直接给个官位,不能吃不能喝的,就李骥这个年纪,难道还能凭着这个官位去得到什么好处去?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这当皇帝的也是个小气的,补偿人都不想拿出点实际的。

  只是他们也不是好惹的,平川公主想要就这么躲过去,那还真是太善良了。

  不久,就有西秦那边的使者送来了国书,国书上先是高度赞扬了大商,然后细数了两国友好的历史,最后提出来,为了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他们的国王想从大商娶回去一位公主,还请大商的皇帝陛下能够应允。

  自古以来,和亲公主都不少的,为了两国能够睦邻友好,送出去一位公主,也是很划算的买卖。

  让人俯首称臣,只要一个小小的女子就成,何乐而不为呢?

  皇帝陛下对这件事也是赞成的,和朝臣们商量,十个中间也有九个是答应的,这又不是打败仗了然后屈辱的送公主维持和平,人家是想要两国的关系更亲近一些的,正是因为表现了亲近,所以才会想当大商的女婿呢。

  至于公主的想法,公主既然享受了公主的待遇,那么为了国家大义,远嫁他国,也是应当应分的。

  这一下子,宫里适龄的公主都着了慌,在这宫里锦衣玉食的活了这么长时间,要是嫁到那西秦,那不是受苦吗?谁都不想去,谁也不愿意去,远嫁本来就是痛苦的事儿。

  宫里这段时间有适龄女儿的宮妃就热闹起来了,枕头风不好吹,可是可以走门路,想着不管怎么说,皇帝也是心疼女儿的人,总不能真的把女儿送到那西秦去吧。

  还有人提议,是不是从皇室宗亲里选人出来,然后认作公主,到时候嫁到西秦去。

  这种做法,历史上不少见,往往是这些没有根基的女子受苦。真的乐意自己去的,很少很少。

  不过那西秦的使者也表示了,他们这次是诚心诚意想要娶公主的,希望是真正的皇帝陛下的血脉,而不是什么临时认的公主。

  不要以为他们是外来的,就好欺负了,皇帝陛下有几位公主,他们也都打听清楚了。可不能搪塞他们。

  皇帝这下子为难了,他既想和西秦搞好关系,可是这些爱妃们都哭着求自己,他也有些心软,何况是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到那地方他也心疼啊。

  可是朝臣们却劝谏,为了国家大义,舍不得也得舍得啊。不然两国关系交恶,到时候引起了战争,那花的钱都不是少数了,更不用说,让那些领兵的做大。

  皇帝陛下还真的就是担心这些,即使再舍不得女儿,可是和自己的皇位比起来,那些都是浮云。

  “什么?想要娶平川?”皇帝不可置信的问道。

  ☆、第23章 皆大欢喜?

  那礼部的官员忙称是,这段时间,他们作为陪吃陪喝的官员,当然要花心思了解这西秦的使者,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既然能提出来娶公主,那么至少心里得有个大概的人选吧。

  这陪了好几天,总算是得了这么点消息,只是这平川公主可是嫁过人的,这样好吗?

  不过那使者告诉了礼部官员一些他们西秦国王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年轻的小媳妇比黄花大闺女更甚。

  他们西秦对女子的贞洁看得并不那么严重,目前西秦国王的王宫里,就有好几个妃子以前都是嫁过人的,寡妇自然有,因为国王觉得这样的女子,才更有韵味一些。

  听说皇帝陛下有个正在守寡的女儿,那使者眼睛就亮了,是公主,还刚好嫁过人,这不是正好?

  “只要能得了平川公主,我们国王肯定是心满意足!”

  礼部官员心里直骂娘,这都是什么习惯那,他们这边,把女子的贞洁看得比天还要高,那边却是一点儿也不在乎?

  上赶着要这守寡的公主了。不过这样以来,礼部官员却觉得是一笔很好的买卖,毕竟,嫁过一次的人,在他们这边就不怎么值钱了,送出去和亲,还是他们这边赚了。

  反正这是人家那边想要的,大家都皆大欢喜不是?

  等礼部官员把这原因说了出来,皇帝陛下目瞪口呆。

  不说别人,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也是喜欢那黄花大闺女,让自己娶一个寡妇,那是怎么都想不到的事儿,宫里的每个女人,一辈子只能有他这一个男人,不管是以前,还是以后。

  可是这西秦的国王,竟然是这种想法,简直是,简直是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可是要说这个事儿吧,从大商这边来看,确实是他们占了便宜了,而且对方还让这边占便宜占的是你情我愿?

  只是平川是皇帝宠爱的女儿,想着要把她嫁到那么远,皇帝陛下有些舍不得。

  可是皇帝陛下舍不得,但是关于西秦的国王想要求娶平川公主的传闻,却在整个燕京传了开来,这下子朝臣们也知道了。

  和亲不是皇帝一家子的事儿,是整个朝廷的事儿,既然那西秦的国王自己想要平川公主过去和亲,那不是正好?

  他们还省了一个妙龄的公主嫁过去呢。

  反正这平川公主也嫁过一回了,怎么算,都是他们这边占了便宜。于是赞成这件事的人占了多数。都对这个事儿附议。

  那些有适龄公主的后妃们也松了一口气,这下子自己的女儿不用去和亲了。

  不过夜长梦多,为了促成这件事儿,这些后妃们是不遗余力的在和皇帝说这件事的好处,然后后妃们的娘家也都不是寻常百姓,让他们在外头多使使力,一定呀把事情给定了才好呢。

  死道友不死贫道,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的。

  各方面都使力,平川公主要和亲的事儿就定了个七七八八。虽然平川公主受宠,可是她不要忘了,还有别的公主也受宠,人家也不乐意和亲,如今可是对方点名要平川去和亲的,那可就怪不了他们了。

  你不假,让你的那些妹妹们嫁,这可能吗?从这一方面,她就失了先机,朝臣们觉得划算,后妃们极力促使这件事儿。就是太后这边,还能说什么?

  不让干平川嫁,你就让她别的孙女嫁,手心手背都是肉,好歹这平川还嫁过一回,这次也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