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2 / 2)


  随即把金册与金宝跪献与陆青婵。奴才们从殿内一直到殿外,齐齐地跪在一起:“恭喜娘娘。”

  太和殿前的空地上已经站满了文武百官,大臣们从天不亮时便穿好了衮冕立在这,有礼官鸣辫三声,皇后的仪仗便停在了太和殿外。

  陆青婵穿着皇后翟衣穿过成百上千的大臣们,她的脚下踩着绵延到太和殿丹陛上的红色地毯。礼部的编钟敲得自太和殿涟漪一般荡漾了出去,号角和钟声似乎已经飘过了高高的宫墙,想要让整个皇城的人都能听清。

  文武百官都一起跪地行礼,而陆青婵却抬起了头,她的目光深处只剩下了那个站在九重汉白玉丹陛上的少年天子。

  四目相对,萧恪穿着明黄色的衮冕,十二冕旒垂落在他眼前,他那双幽深的琉璃色眼眸深处都带着浅浅的笑意。

  他看着陆青婵一步一步地向他走来。

  她第一次以如此盛装的姿态出现在他的面前。

  她身上穿着红黑色的皇后翟衣,耳畔的红珊瑚珠子衬得她肤如凝脂,她的步子不疾不徐,可萧恪甚至私心里希望她能走得更快些,她的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明黄色琉璃瓦顶,站在太和殿的九重丹陛上,萧恪能把半个紫禁城尽收眼底。

  那些层层叠叠的宫阙,那些比手指还小的穿大红色喜服的奴才,还有入目数不胜数的红色宁绸丝带,和飘扬的旗子。微风里都带着早春薰然的味道。

  这一片流动的红色,像极了盛大的火光。

  陆青婵就踏着火光,向他走来。

  她拎着裙摆一步一步踏上汉白玉丹陛,蓝天白云,映衬着紫禁城的好风景,萧恪的眼里只余下那个他最爱的女人。

  在许许多多年以前,萧恪曾经在草原上发愿,愿把这个江山打下来送给那个叫陆青婵的女人,许许多多年头过去了,那个女人此时此刻,穿着一身盛大的红色,将要把整个余生托付给他。

  陆青婵,青是她的辈分,婵是她的名字。这个温柔的女人,连带着她的名字都让人觉得唇齿留香。萧恪立在万人之上,俯瞰众生,这个女人带着温馨的春光向他走来,将在漫长无尽的余生里,在这个浩大无边的红尘之中,与他作伴。

  自遇到了陆青婵,萧恪再也没有品尝过孤独的味道。

  四目相对,两个人的目光便粘在了一起。

  萧恪总能想起那年冬天,落雪映着红梅,陆青婵穿了一件红色的风氅,立在红梅树下,披着紫禁城的月光。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下面是臣子们层层叠叠像是涟漪一般荡开的贺喜声,萧恪什么也听不见了,他的声音轻轻的飘到陆青婵耳朵里:“一会朕带你去城墙上瞧瞧,整个北京城,只为你一个人披上红妆。”

  陆青婵的眼睛盈盈的看着他,这个男人,给了她一个女人所能拥有的一切,给了她无上的尊重和世间最好的爱情。

  陆青婵跪在萧恪面前十步远的地方,对他行三跪九叩大礼。

  萧恪不喜欢让她跪,可这一次,陆青婵笑靥如花,她仰起脸,眼眸深处,江山错落,春风骀荡。

  众生皆醉,笑意弥漫在她的眼底。

  千万人的呼声,萧恪并不关心。

  *

  “臣妾陆氏,恭祝我主,与天同寿,与国无疆。”

  (正文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  完结的点是我早就想好的,一直写到今天才写完。

  今天早上的时候没更,因为最后一章想稍微写的圆满一点。

  后面还会继续更番外,大概有养包子的情节,还有副cp,所以也不算是和大家彻底告别哈。

  一晃三个月,感谢陪伴在我身边的小伙伴们,我非常非常爱这本书,也非常喜欢里面每一个人物,我喜欢温柔的青婵,也喜欢傲娇的黄桑。

  写文的道路上,我感激每一个人,感激读者小可爱的鼓励,感激我家老叶孜孜不倦的催我写文,做我的第一个读者,他给我捉虫,也给我看文里的bug。

  最后要说,现在正是肺炎爆发的时期,我这几天也有点感冒咳嗽,总是搞得我也很紧张,大家一定要注意防疫,都要健健康康的哦~

  爱你们。

  第76章 番外 太子萧修晏(一)

  定坤五年的春来得早。

  今年金水河外的青州河春训严重, 萧恪和户部的大臣们在南书房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人人的脸上都带着焦灼的神色, 有善带着一溜小太监进门,人人手里都拖着托盘。

  这批小太监还是去岁年底刚选进宫来的, 调(河蟹)教了一冬, 刚使唤得趁手,人人的头顶上都是新的朱红顶戴, 再加上一身新衣裳,果然个顶个的精神好颜色。方朔年龄大了,有放权的心思, 平日里都是有善做这些有头有脸的事。

  他年岁渐长, 人也变得稳重了许多, 他对着萧恪打了个千:“主子爷,主子娘娘吩咐奴才们给您和诸位大人送点茶水和吃食来。”

  萧恪的目光往托盘上一扫, 有善就端到了他面前。

  他已经做了五六年的皇帝了, 眼瞧着就要到了而立的年纪, 他的面庞越发显得棱角分明宛若刀削,面前的天子已经褪去了少年人的气息,如今端庄持重, 越发圆融老道了。

  端到萧恪面前的是金玉糕, 只一口便尝出了熟悉的味道,萧恪眼底含了一分淡淡的笑意,陆青婵的心思都藏在这上头了。

  那日的议事一直到了黄昏时分,大臣们纷纷向他辞行, 高趱平临走的时候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说:“皇上,说起来,雁回关外的战事已经彻底平定了,亭奴也向咱们割地称臣,也是时候请陆大人回京了。”陆承望做了五年的镇国公,可是朝堂上依然习惯叫他一声陆大人。

  萧恪点点头:“也确实是时候该叫他回来了,他也真沉得住气,一声也不吭的。”

  高趱平走出养心殿,就看见了风里站着的陆青婵,早春的风里料峭着带着几分微冷,她穿着风氅立在汉白玉须弥座上,一如很多年前那般清丽亭亭的模样,她牵着太子萧修晏的手,脸上带着温柔的光。

  她对着他颔首:“高大人。”

  高趱平是看着陆青婵长大的,又一步一步看着她为妻为母,一时间感慨良多,他说:“陆大人过几日就要回来了,娘娘的心也可以彻底放下了。”

  陆青婵抿嘴点头,高趱平行礼,向隆宗门走去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