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2 / 2)


  柳世番:……

  当初天子要派此人去,柳世番就知道不好此人出身淮西望族,祖坟就在叛军治地,同宗同姓的远亲都在叛军中当高官。且素来以“宽厚爱民”著称,正是柳世番最看不过眼的那种德高望重、百无一用的“忠厚人”。

  但所有这些,天子莫非都不知晓吗?至少籍贯还是知道的罢!知晓,却依旧要任用,可见天子对力战平叛一事,已心生动摇。

  万一天子厌战了,想同叛军讲和了,柳世番这个一力主战,并因此拜相的人,该如何自处?叛军可是敢当街刺杀宰相的狂人啊!

  柳世番没拜相时,郑氏求神拜佛,觉得熬成宰相夫人人生就圆满了。待柳世番拜相了,郑氏求神拜佛,只觉得连觉都睡不安稳了。

  随后,长安又传来消息天子的生母、皇太后崩。天子哀痛过度,病倒了。

  所幸天子到底年轻,不久之后身体便康复好转。

  然而天子厌兵,欲停止平叛循旧例同藩镇讲和的流言,已传遍朝野了。

  郑氏的心情可想而知。

  蒲州柳府萧条沉寂,这年冬至祭祖没人来接云秀回去。只她四婶来观里,向华阳真人交代年终祈福一类杂事后,又悄悄告诉云秀,“你四叔不让我说,可我觉着还是得告诉你在观里比在家中安稳些。”

  云秀想想自己听闻的流言蒲州城里也有流寇出没,便问,“家中守备可还充足?”

  裴氏道,“这你不必担忧。咱们家要是还不够,蒲州得乱成什么样子?”

  云秀想想,裴柳两家根底都在蒲州呢,也确实没什么可担忧的。便也不再多问了。

  第48章 相见时难(五)

  年底正是道观里格外忙碌的时候。

  这两年兵乱频仍,百姓生计艰苦,向佛道求寄托的便更多。周遭寺庙道观香火都旺盛起来。奉安观又因为有华阳真人这个真仙人坐镇,许愿格外的灵验,信徒也就格外的多。

  一到年末,来还愿的、来约头香约法会的、来求符咒护符的、来订压胜钱的……每一日都车水马龙。

  云秀虽在后院儿里修行,不用到前头去应付香客,却也能感到观里香火鼎盛。便觉得人说出家人“清静”,实在是很想当然尔。

  待到除夕傍晚,观里才勉强算是清静下来。

  傍晚时州府衙门前有驱傩大戏,比来道观烧香热闹、气派多了,不管信佛信道还是俩都信的百姓都爱去看。按说各个道观都会派人去,但奉安观是个坤道观,素来不大参与此类活动。因此旁人忙碌时,她们反而无事可做了。

  华阳真人便命人将晨诵阁里的大炉子点得旺旺的,将一众因阿淇姑娘的到来后伙食和玩具骤然改善了而一个个养得膘肥体壮心宽体胖的小姑娘们召集起来,让她们背《道德真经》。

  云秀:……这是年终考核吗?这是年终考核吧!

  立观九个多月,没教旁的,就教了本五千字的真经。虽说突击检查什么的太狡诈,但云秀觉得,平均下来一天就背二十来个字,其实也不算太为难人。

  何况是七八个小姑娘一起背,就算有人忘了一两句,应当也能糊弄过去吧。

  她太天真了。

  小姑娘们开口没一会儿,云秀就捂着脸不忍看了。

  该怎么形容?就像八马同辕,往那个方向跑的都有,还有几个装死的。难得有两匹能好好走路的,终于给拖到平地上,背至耳熟能详的句子了。那些装死的突然诈尸,撒蹄子就往沟里带……

  不忍卒听,简直不忍卒听啊。

  灾难现场般的背诵终于结束了。

  云秀和阿淇两个人都面红耳赤,连看华阳真人一眼都不敢。几个小姑娘也都心虚,偷眼瞧瞧她们,再瞅瞅华阳真人。

  华阳真人不愧是真神仙,定力强的很,居然眼都没眨一下。

  只说,“每个人抄一遍,抄完交给阿淇检查。”便放她们过关了。

  阿淇带着小姑娘们抄书,华阳真人便和云秀一道做护符。

  按惯例,每逢元日,道观、寺庙都要设坛**,请本院得道高人向普罗大众宣讲教义。这也是香火鼎盛之处,各个道观、寺庙互相比拼道行、争夺信徒的手段。奉安观才立观,华阳真人又没有争名夺利之心,本不想掺和进去。可几个常来往的女居士纷纷劝说,“要让他们知道,坤道里也有道行深厚的高人”,观里女道长们也都竭力促成,华阳真人见众意坚决,才答应下来。

  至于做护符账房里的女算盘听说华阳真人要**,立刻打着算盘给华阳真人算了笔帐去年我们赈灾花了多少钱,恤孤花了多少钱,吃穿用度花了多少钱……别看账面上是盈余的,但我们的财务结构很不健康啊。就一个破菜园子一个十来亩的庄子,产的米菜刚够自己吃饱,大花销全靠香客捐献。我们缺钱呐,我们缺很多很多钱!咱们观里的护符口碑好,许多人都在问什么时候再出一批,不如就趁此机会再出一批?道长您若实在清高,不愿意卖护符,我们就只好买田了。我们不用交田赋,买田最合算!说起来最近捐税重,田里刨出那点粮不够交赋的。白送给我们怕都有人愿意,正是置办田产的好时候啊!

  华阳真人、云秀:……

  两位修仙人,只好老老实实围着炉子开始做针线活儿。

  小姑娘们老老实实开始抄书了,阿淇便来帮云秀拈针。

  一面忍不住就问,“大师为何不愿买田?天下能古刹名寺,哪个名下没有千百亩良田?”

  云秀心想,这叫侵夺田产。寺庙侵占的田产多了,朝廷能收税的田产就少了。待超过了限度,朝廷榨干百姓也收不够税时,就要灭佛屠道了。

  当然这并不是奉安观不买田的理由。

  奉安观只是为了给老太太追福而建,待三年之期一满,只怕华阳真人和她都会离开。柳家也未必愿意继续供奉着,到时怕就要将道观遣散了。若攒下大笔田产,不是徒然增添事端吗?

  云秀看向华阳真人,华阳真人却摇头,“难以一言备述。”又看向几个交头接耳抄着书的顽童,“你去告诉他们,若明日我讲完法,她们还背不下来,我便让她们父母来领她们回去。”

  不知为何,云秀竟从她眼中看出些悲悯和无奈来。

  阿淇却只以为华阳真人吓唬她们的,便笑道,“我这就去同她们说,保证她们再也不敢偷懒了。”

  云秀便悄悄问,“怎么了,明日法会会出什么乱子吗?”

  华阳真人道,“有我在,能出什么乱子?”

  云秀想想也对,便道,“那您为什么要把她们送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