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5节(1 / 2)





  “去岁时,尚书令在县衙审了三天的案子,我儿子的冤屈就是尚书令平反的,她就是尚书令。”曹盼认下了,也有人为之力证。

  “尚书令是魏王之女,她亲自到了西城,是不是代表着朝廷并没有放弃我们?”随着曹盼的身份被确认,有人带着恐惧的问。

  曹盼道:“不知诸位之中,有没有经过赤壁之战的将士家人?”

  “我是,我是。”

  虽然不知曹盼为何提起了赤壁之战,但是还是有人配合地举起了手,曹盼轻声地道:“赤壁之战中,因水土不服而染疫的将士,于两军交战,我军大败,孙权与刘备两方人马夹击,那时染疫的将士我们都不曾舍弃,今日诸位是在哪里?此是邺城,更是大魏的国都。在那危难之际吾皆不曾舍弃任何一个为我们曹家浴血奋战的将士,更何况是支撑起我们曹家的你们。”

  听着曹盼的话,许多人都哭了,他们被赶到西城之时,满心的只有恐惧,他们知道,再想出去就难了。

  然而曹盼的到来却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曹盼道:“所以,请你们也不要放弃,谁说染了疫就要死了,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该放弃。”

  应着曹盼的话,燕舞已经带了部曲进来,曹盼一看,这是几乎都来了,曹盼也不废话,“跟刚刚一样,将这里里外外都弄干净,把病人都重新归置,衣裳被子,躺着的东西,全都烧了,换上新的。”

  曹盼一样一样的安排,百姓们听着她的声音,就像得了什么吃了定心丸,“我们都听尚书令的。”

  以曹盼的身份地位,她能迈入这个疫区,能让她的部曲一一的安置染疫的人,至少到现在为止,只有曹盼一个人。百姓们是实在人,这份情,他们都会记在心里。

  而那头曹盼让部曲重新动了起来,接着吩咐在外头的周不疑他们将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

  让曹盼意外的是,她竟然在这里见到了崔钧。

  “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见到你。”崔钧一脸的病态,与曹盼作了一揖,却是透着恭敬。

  “我也很意外。”曹盼实在地说,崔钧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们不过是一面之缘,但像他们这样的人,一面之缘也足以了。

  崔钧道:“闻尚书令于邺城建,汇天下之藏书于此,钧心猎起,故往邺城而来,没想到刚来就病了。”

  曹盼道:“只管好好地养着。”

  并没有因崔钧的身份或是与诸葛亮的关系而区别对待之意。说罢曹盼就要走,崔钧也没有再说什么。诸葛亮既然说不必他代问,那他就不问。然而看着曹盼的背影,崔钧不禁地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人,诸葛亮遇上了,天下再无出其左右之人,得到了最好的,又怎么还会看到上别的人。

  倒是曹盼才进了西城,消息就立刻传到了曹操的耳中,还是曹洪亲自入宫禀告的,曹操听着倒抽了一口冷气,“怎么让她进去了?”

  “拦不住。”曹洪也很心塞,本来以为曹盼应该打消了进去看看的念头了,哪里想到一眨眼的功夫曹盼就进去了,再去拉,哪里拉得了。

  曹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也知道曹洪是奈何不得曹盼的,吩咐道:“既然她进去了,那就让邺城所有太医和大夫都往西城去,供她的调用,她身边的那个戴图还是有些本事的。”

  “那,不把阿盼拉出来?”曹洪更关注这一点。

  摇了摇头,曹操道:“拉不出来,她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想做的事什么时候能拦得住?”

  曹洪拿眼看了曹操,曹操一下子看懂了他那眼神中的意思,吐字道:“你要是有个像她那么出息的女儿,你比我更管不住她。”

  好吧,曹操都这么说了,曹洪也不能再怨他哥管不住曹盼。

  虽然知道曹操知道她进了疫区一准会担心,然而这个时候要安民心有什么比曹盼进来更有效果。

  人呐,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儿。曹盼如果自己都不敢进这疫区,她又怎么能让别的人进来?

  若无人进疫区,真就看着这些人自生自灭了?

  曹盼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身处于她这样的位置,如果她想让以后的人都能有一颗为民之心,她就要以身作则。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一个人都怕死什么都不作为,凭什么要求别人将来有一天也能为了这天下,为了这些百姓而舍身忘死?

  “娘子。”因为进了疫区,为了避免出去的人会将疫疾传染出去,曹盼也与那些染了疫的人一般呆在西城。

  原本显得脏乱的西城,在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已经被清理得十分干净,至少现在的西城让你看到的不是一片死气,而是一种不屈,对于生命的不放弃。

  燕舞给曹盼端了一碗药,曹盼接过昂头一饮而尽。

  她进来是想救更多的人,前提也是要保住自己,药得按时吃,用的穿的吃的,曹盼吩咐燕舞照办,只是没想到,静姝也进来了。

  进来的人,出去就难了,曹盼冲着静姝道:“既然来了就去给大家做顿好吃的,吃不饱没力气干活。”

  静姝笑着点头,接着跑了出去,立刻去做饭。

  因曹洪把太医还有大夫都送了来,但是曹盼无意强人所难,听到曹操说了所有太医还有大夫都由她调遣的话,曹盼只问那心甘情愿进来的人,不愿意的就在外面呆着。

  大夫,治病救人,存着一个医者心的人并不是少的。

  至少曹洪送来的太医和大夫加起来近三十人,进来的就有二十个。

  戴图毕竟是刚接触这次的疫疾,别的大夫或许已经治过不少人了,治没治好是一回事,先时的药方总还是有用的。

  如今一群人都聚在了一块,商量着如今这疫疾该用什么样的方子。

  曹盼自回了邺城之后,成了尚书令,那是难得的闲下来,眼看其中染疫的有不少少年少女,闲来无事,曹盼随口问了一句,“你们想识字吗?”

  这个时候,世家袭断,像这些平常的百姓,能识字的人是少之又少,故而对于识字的人,百姓总有一种天然的尊敬。

  “想!”这群孩子岁数参差不齐,小的三四岁,大的十四五岁,小的未必能明白曹盼是什么意思,但是大的那些还是懂的,高兴地点头,眼睛发亮地看着曹盼。

  曹盼道:“那我来教你们识字。”

  识字嘛,从最简单开始教起,虽然没有书本,曹盼拿了碳头在一块木板上把字都写出来,再让他们地上自己学着写,如此倒是也教得十分开心。

  有一些成人见曹盼那样教着,便也走了过去跟着一块学,曹盼也不驱赶,只与他们道想学的都可以一起听,反正她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如今西城这头都是染疫的人,原本都做等死的打算,见曹盼竟然还教起人识字来,有人是感受到曹盼善意,像崔钧那样的人更看到曹盼善意之下的一颗为民之心。

  “尚书令还真是淡然处之。”刘桢与之交好的陈琳、阮瑀、应玚、徐干都染了疫,都在其中,不过他们与刘桢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