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0节(1 / 2)





  崔钧跟着诸葛亮到的时候,只见曹盼正跟村里的孩子在那里玩钓鱼。一身白衣曲裾,发间只插了几支同样白色简单的玉簪,正教着孩童如何的扒蚯蚓,穿饵,若非识得她的,怕是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随和的人,竟然是大魏的女帝。

  静姝一眼看到了诸葛亮已经小步迎了上去,与诸葛亮福了福身,还不忘回头冲着长青打招呼。

  长青看着静姝一时没能认出来,半响才反应过来唤了一声静姝,静姝点了点头,朝着长青一笑。

  “女帝陛下甚是悠闲。”曹盼耳聪目明的,静姝都发现诸葛亮一行走来了,她又怎么会没有发现。

  不过是让一群儿童缠住了,费了些功夫才把孩子打发走了。

  这方走向诸葛亮,崔钧是毫无压力地说了一句。

  “还成。比不得崔先生浪迹天下的逍遥。”曹盼那般答了一句。

  “难不成,女帝陛下并不喜欢如今的生活?”崔钧瞥了诸葛亮一眼问了一句。

  曹盼一笑道:“喜不喜欢重要吗?世上的事,不是喜欢两个字就能改变什么。在什么样的位置做什么样的事,不是更应该?”

  崔钧听着笑了,“在下不如女帝陛下。”

  “姑姑,姑姑。这个,这个送给你。”崔钧这一试探完了,一个五六岁的小郎君拿着一束野花走到曹盼的面前。偏南之地,快要入秋了,却还有花儿。

  曹盼一顿问道:“为什么要送给我?”

  “姑姑长得真好看,等我长大了我想要娶姑姑。阿兄说,要是碰到了喜欢的姑娘,就送她花,把人定下来。”五六岁的小郎君说话倒是挺利索的,听得曹盼一愣一愣的,然后看向小郎君问道:“你阿兄几岁?”

  竟然教小郎君这么小就学会讨娘子的欢心了。

  “阿兄刚娶了阿嫂。”小郎君老实地回答曹盼。拿着花的手举了举,“姑姑,你能收下我的花,等我长大了嫁给我吗?”

  被一个小郎君求婚,曹盼都乐坏了,摇了摇头,“不成,姑姑已经有夫婿了,你瞧,就是他,长得好看吧。”

  虽然诸葛亮蓄了须,但是依然是一个美郎君,小郎君顺着曹盼的目光看了过去,沮丧地垂下了头,“阿兄说得没错,长得好看的小娘子都是别人的。”

  这老气横秋看尽世态的语气叫这么一个小郎君说出来,众人听着都是忍俊不禁了,曹盼拍拍他的头道:“好了,好了,待你长大了,凭你这张脸,一定不愁小娘子要嫁给你,姑姑嘛,太老了,等你大了就更老了。玩去吧。”

  把小郎君打发了,小郎君看了看曹盼,又看了看诸葛亮,低着头跑开了。

  “稚子亦知美?”崔钧对于曹盼直指着诸葛亮道与诸葛亮是她的夫婿,那自然而然的语气,崔钧听得心下直颤,曹盼这个女人实在是……

  “稚子之心,赤子之心,最真最诚。反倒是随着人长大了,失去了原本纯真的心。”曹盼一片感慨。

  “你的心,还是当初那颗心吗?”诸葛亮终于是开口了,崔钧暗松了一口气。

  “是,依然还是。”曹盼非常肯定地告诉诸葛亮。

  “你让汉帝退位,进为女帝,你还说你自己的心没有变?”诸葛亮似只是平静地问,曹盼看着诸葛亮道:“多年前你我初识之时,我原本就是这样的人。谋朝篡位,在你看来实为大不忠之举,天下人人得以诛之,因为你所忠的是汉室,是姓刘的人,而我所忠的,是天下人,天下之百姓。”

  “若依你所言,只要有本事的人,他也可以把你从这个位子上拉下去?”诸葛亮犀利地问。

  曹盼迎视着诸葛亮,“对,没错。今日我能成为大魏之女帝,能在洛阳宫中登基,做了两年的皇帝,这并非偶然。所以,如果有人能够拉我从这个位子上拉下,让心在我这里的百姓倒向他,这个天下就是他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占尽了先利若是还能输给了他,是我无能。你,也可以。”

  崔钧是从来没有听过人这样定义天下江山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朝代更替,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否则,当政者尸位素餐,他坐拥天下,享尽荣华富贵,百姓却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裹体。凭什么?就凭他先祖之功,他就能视百姓如草芥?天下,非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百姓之天下,为君为帝者,不过是百姓推举出来引领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如果做不到,百姓将他们拉下来,又有何不对?”

  “依你所言,为臣者不必思忠?”崔钧指出而问。

  “刚刚我已经说过了,忠于天下百姓与忠于一姓之皇族,忠,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曹盼这样的回答。

  诸葛亮道:“所以,你既然认同无论是谁执掌这天下,只要有能力得民心,有百姓相护便可成,那么,姓什么都不重要了,忠于天下或是忠于一姓之皇族,不过都是各凭本事。”

  犀利地把曹盼的意思总结出来,倒是没错。

  “所以,孙权,江东之地,诸葛丞相是要还是不要?”曹盼开门见山地直问诸葛亮。

  第349章 我痛也要你更痛

  “只要与孙权再盟,我们两方牵制于你,三方对峙,于益州而言局面会比现在更好。”诸葛亮这般地说。

  谈合作嘛,哪怕意动,那也不能一来就直白的说出来,诸葛亮说的这个牵制之法,原本的三国确实如此。刘备一死,诸葛亮在平定了益州的内乱之后迅速地与孙权再订盟约,一同抗曹。

  然后两个打一个,愣得把这个三国坐实。但是,那样的前提是孙权据了长江天险而守之,如今南郡、武陵郡都在曹盼的手里。

  “如果诸葛丞相不与我合作,相信我,我一定能让孙权愿意跟我一起攻下益州。所以,两择一,你没有第三个选择。”曹盼霸道地与诸葛亮宣誓。

  诸葛亮道:“以南郡、武陵、宜都三郡确实可以让孙权动。”

  一下子道破了曹盼会给孙权的筹码,曹盼点头道:“正是。只要得了这三郡,孙权便占据了长江之天险,灭了益州,纵与大魏隔江对峙,孙权亦无忧,更别说得了益州半数之地这样的好事,孙权,绝对会意动的。”

  有所舍而有所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曹盼向来看得长远,舍三郡她得到的是比这三郡多上数倍的城池,最最要紧的是消灭了一个敌人,从面对两个敌人而变成了一个,对付两个还得分心,为何分而化之。

  “眼下益州与大魏实力相差悬殊,女帝陛下谈合作,是打算怎么一个合作法?”这夫妻俩你一答我一问的,都说到孙权一定会为曹盼的利而意动的话了,崔钧也就在一旁帮衬问起曹盼想要合作的方法。

  “合兵攻之,无论是谁都不放心,所以,何不兵分两路。”曹盼在刘备死后就动了心思的事,给了诸葛亮那么长的时间好好地想想,究竟如何选择,合作的方式,当然是早就已经想好了。

  崔钧道:“如何兵分两路?”

  面对崔钧之一问,曹盼不答而看向诸葛亮问,“你说呢?”

  诸葛亮道:“益州以贵阳而进,你以合肥徐州而入。贵阳夺一郡,武陵郡归益州。”

  “可。”反正筹码是曹盼给出来的,不是给孙权也是给诸葛亮,所以曹盼答应得十分爽快。“不仅是武陵郡、还有宜都、南郡,不说事后再议,只要你益州夺下孙权一郡,朕就给你一郡,三郡都是你的。”

  霸气十足,崔钧瞄了诸葛亮一眼,很是想问问诸葛亮面对这样的曹盼,究竟是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