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7节(1 / 2)





  官吏重置,曹盼是不会把江东再次交由江东的人全权把持的,所以,一定会选一批官吏往江东去。

  “合肥的郡守杜子唯杜大人,早年调往了合肥,一直与张辽将军合作得极好。几年下来,想必杜大人亦有才举之。”周不疑这般提了一句,无论是荀攸还有崔琰或是没有说话的钟繇,一个个都带着惊叹地看向周不疑。

  墨问在一旁帮腔说了一句,“诸公放心,若是陛下缺人,定会与人传信回来。而且,陛下想必已经在启程回洛阳的路上了。”

  江东的战报既然已经传来,如果需要朝中安排什么事,曹盼不可能不在战报中传递她的诏书。

  既然她没写,只能说是不需要,所以周不疑的那些话,半分不假,曹盼,怕是已经将江东都交付好了。

  崔琰道:“陛下,如此迅速?”

  “陛下是个心理有数的人,无论是谋国或是谋人,皆一般。”墨问高度的认可曹盼的为人行事,也可以说是带着点盲目的崇拜,江东都已经得了一半,余下的事,曹盼还能不安排好。

  南下之地,那可是良田无数的好地方,接下来,该推广两季的粮种才是。

  墨问已经想到了别的地方,粮食为天下之本,江东也好,益州也罢,对于他们的粮种早已心动,无奈一直得不到。还有盐,平价盐,这都是收拢民心的好东西。

  “那,我们等陛下回来再议?”眼下该思该做的事,听着周不疑的意思曹盼皆已安顿了,江东之事,他们没有插手的余地,那就不插手了,就等着曹盼回来再说。

  周不疑浅浅一笑,“陛下留我们在朝,只要安顿好朝中的事,不令众臣与陛下添乱便已尽责。”

  一个个听着周不疑这一句话,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曹盼提拔其为尚书右仆射,只待荀攸致仕,这首相之位非是周不疑莫属。

  一群想要大干一场的人都叫周不疑的一番话给拍老实了。

  十日后,曹盼回到了洛阳。为了安全起见,曹盼的行踪没有任何人知道,半夜回到的洛阳城外,以令牌叫开了城门,曹盼回到了宫中,平娘听到了消息急急地赶来,唤了一声陛下。

  “平娘。”曹盼笑着与平娘打招呼,平娘松一口气道:“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赶紧的与曹盼安排沐浴与吃食,她是自小看着曹盼长大的人,曹盼有所变化,平娘一眼就看出来了。盯着曹盼的肚子,“陛下,陛下是有孕了?”

  曹盼并没有告诉平娘她会从邺城改道南下的事,故而发现曹盼的腰身有所变化,立刻带着惊叹地问?

  “你怎么看出来的?朕没胖啊。”还不到两个月,根本就不显腰身,曹盼诧异平娘是怎么看出来的。

  平娘听着掩口而笑,“当年,夫人天天都盼着能有喜,这些妇人的事,奴与夫人研究透了。陛下是奴自小看着长大的,一些变化旁人看不出来,奴还能看不出来?”

  曹盼朝着平娘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发现平娘的眼眶红了,“陛下有喜,极好,极好,以后,总算有个人能陪着陛下了。”

  如今的曹盼身边能亲近的人,都有谁啊?从曹操没了之后,就真的没有了,没有了啊!曹□□去,曹盼一滴眼泪都没流过,平娘知道,曹盼心里难受,难受得偏偏连说都不能说。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就相当于是曹盼的命,曹盼的命。有了他,曹盼才像是活了过来。

  曹盼与平娘一笑,“对,以后,朕终于有了他了。”

  没有人知道曹盼回到了洛阳,因为曹盼不在,便无朝会,但是,曹盼养精蓄锐之后,却令三省六部的官吏入宫,议事。

  如此,所有人都知道曹盼回来了!想到他们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不少人都打了一个冷颤,曹盼行事是越来越难以琢磨了。想强大如孙权竟然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就被曹盼与益州平分,孙权自焚而死,他们比得上孙权?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的你们好冷淡,连评论都没有了,不喜欢作者渣了吗?

  第353章 昭告天下

  “见过陛下!”被传入宫,看到曹盼神清气爽地跽坐于上,三省六部的人皆是满脸的笑意。

  “辛苦诸卿了。”曹盼与他们抬手,墨问道:“不及陛下辛劳。”

  可不是,亲自上阵杀敌,孙权那样以民相挟,比起曹盼所面临的危险,他们在朝堂上要安稳得多了。

  “江东之事,朕已有安排,诸卿且听听朕有何遗漏之事。”曹盼一如即往的干脆,一张口就是自己急急召他们入宫的目的道破。

  诸公皆以垂拱推辞,曹盼道:“朕只有一个脑子,诸卿为朕之肱骨,听朕之所言,观朕之所行,但有遗漏而指令朕而改之,此为国亦为民也。故,朕望诸卿能直言进谏。”

  说到这里,曹盼表明了态度,将自己在江东所为一一与他们道来,众人听着,很快觉出了不对。

  “陛下以令杜子唯杜大人为代刺使,主掌江东诸郡之事?刺使本无如此大权。陛下初行,是有何深意?”荀攸不愧是历经两朝而又得曹操与曹盼父女器重的人,一下子就从曹盼的行为中窥探出了曹盼的意图。

  “正是。先时阿爹在时,朕与阿爹所呈的改官制有内朝、地方两份,如今所用的不过是内朝而已。”所谓内朝便是中央的中枢之改制,地方的并没有变动,偏偏曹盼是打算现在要变?

  “不知陛下关于地方的官制,打算如何改?”荀攸既然看出了曹盼的心思,也就顺着曹盼的话问。

  “与诸公每人一份。”有了印刷术,曹盼当然是要用的,官制的内容,印刷着人手一份的给他们。

  众人拿着那地方官制的内容,细细地翻阅起来,越看越是惊心。

  崔琰道:“陛下何止是要改地方的官制,就是各州的区域也要重新划分。”

  曹盼点头道:“正是。诸卿且看。”

  应着曹盼的话,燕舞带着几个女部抬着舆图上来,将舆图铺在地上。

  天下十三州的地形地势,甚至是分界都呈现出来。曹盼从座位上走了出来,指着这副舆图道:“这是如今天下十三州的地图,诸位看到了,各州郡的划分均以天时而划,这也是为什么一但占得一州,便可占据天时而守的原因。于战乱之时,这般自然是极好的,然而于天下稳定而言,却又是极不好。”

  曹盼这般与他们说来,一个个看着曹盼,又不得不认了这是一个事实。

  所谓据地形而守,也可以说是政令不通,必要的时候直接揭竿而起,远水救不了近火,谁又能奈何。

  “这是朕多年思虑后想要再划分郡县,对,改郡为州,州长为刺使,州之后设县,为县令,不再设郡守。刺使之下有别驾、长史、司马,并无职权。另有司功、司他、司户、司法、司兵、司田等曹参军,负责处理各方面的政务,由灵事参军事统领。亦可称为判司,具有实权。”

  “至于县令,其下有佐助之官为县丞,有分判众曹、催征租赋的县尉,有掌管文书薄计的主薄,与如今并无二样。”

  曹盼一一解释着。对于一个蓄谋已久的皇帝,还是一个把利弊都给你摆在眼前,看着似是让你表态,其实不过是让你一道认同,然后帮着她一块把事办好的皇帝,这做事的方式,那是比一步一步成为魏王的曹操更老成。比起曹操那强硬的态度,曹盼这种转了一个弯,让你心服口服的另一种强硬,他们当然更偏向曹盼这种。

  “陛下是打算借江东平定之势,益州亦需休整,一股作气把事情定下来?”墨问更是窥得曹盼意图。

  曹盼道:“江东已定,三足鼎立之势,眼下只剩下两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