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三章你傻





  李洋边陪同于虎看着画儿边洋洋得意着,而此刻,听到于虎问他画儿是谁画的,他赶忙骄傲的回答说:“我林二姐画的,她是我家亲戚。”

  “哇哦,你居然有这么一个好亲戚……”于虎艳羡了,“能不能让我认识一下,我也要跟她成为亲戚……”

  这时候,学堂里的小p孩们已经陆陆续续的进了课堂,看到李洋和于虎正在对着什么画儿评头论足,于是好奇的一窝蜂的拥上来。待前边几个人看到了画儿,立刻七嘴八舌的称赞起来。

  突然,一个胖小墩孩子赵亮嗷地道了一句:“李洋你这画真好看,你卖不卖呀!你要是卖的话,我买一张。”

  这话开了头,孩子们便也反应了过来,纷纷来问李洋卖不卖。

  “卖呀,谁看好了,谁要买?至少二十文钱一幅。”李洋也是个直率孩子,直接就把他家林二姐说出的价码抛了出来。

  “二十文钱太少了,李洋你傻,怎么能卖的这么贱,我愿意出三十文钱买一幅。”于虎家里有钱呢,所以他不差钱,他就是觉着,帮李洋提一提价钱,是好朋友责无旁贷的事。

  于是他边说着,边碰了碰李洋,示意他按照他的思路走,甚至,他还真的掏出了六十文钱,说是买两幅。

  他又不是不知道,李洋家里那么穷,平时饭都吃不饱的。人穷志短,有钱人什么都不会放在眼里,恃才(财)傲物的,可是穷人不一样,穷人哪怕有了才华,在饿得快要死的时候,为了饱腹,哪怕一个窝窝头就可以把自己最珍爱的诗词卖出去。

  而于虎的重情重义看在了李洋眼里,自然是感动的,于是李洋赶忙顺杆爬,定下了画儿的价码为三十文一幅。

  但是孩子们可不高兴了,如果一开始听到了三十文的价钱还好说,结果李洋明明想卖二十文的,都怪于虎这个人傻不拉叽的提高了价钱,人家买主都是砍价的,有谁听说还有人加价的?

  于是除了几个确实很有钱而又不在乎钱的孩子们纷纷买了几幅画之后,其他人都一哄而散了。

  但李洋还是很高兴,毕竟他都卖到钱了,而且还比林二姐说的价钱高了这许多。

  虽然别的同窗都已经不愿意买了,但还有别的学堂里的童生呢,这里整整五个学堂,难道三十幅画还卖不出去?哼。

  所以,趁着还没开始上课,李洋毫不气馁的去了其他学堂做了一个宣传。而于虎怕李洋受一些霸王生欺负,则自告奋勇的当了李洋的护驾使者。

  这里是小地方,孩子们又没见过真正的国色天香,所以看到了林彩妮这与众不同风格的话,直接就奉为国色天香之作了。

  如此,李洋转了一圈下来,三十幅画一售而空,乐得李洋直接在冰冷的院子里翻了个跟头。

  这会子,可就不是于虎请李洋吃午餐了,而改成了李洋跟于虎保证,中午一定请他吃饭。

  话说,李洋卖画卖出了甜头,等到了傍晚下学,他一刻不停的跑回了家,然后拿着八百七十文钱给了林彩妮,说是今天卖画所得。

  其实卖画是卖了九百文的,其它三十文,被李洋拿去跟于虎吃了一顿“大餐”,但李洋可没好意思说他带于虎吃大餐去了。

  “洋洋,这……你是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林彩妮直接瞠目结舌。

  别说李洋是一个孩子,即便是大人,区区离开了一天,居然就拿了这么多铜板儿回来,也会让人怀疑这人抢劫去了。

  “林二姐,你别担心,我可没有做坏事,我是把你的画儿都卖掉了,每张卖了三十文钱。”李洋是站在地上,而林彩妮则坐在炕沿上,这时候,李洋直接踮起脚尖,开心的抱住了林彩妮的腰。

  “洋洋你居然这么能干……”林彩妮的眼睛都往外冒红心了。

  她当然知道按照李洋说的价钱少了三十文,但李洋肯定也留下了一幅画,这不足为奇。

  甚至,林彩妮还直接拿出了二百七十文钱给李洋,说是让他回家交给李舒去。

  因为李洋太小,不能让他拿这么多钱,那就让李舒给他保管着好了,等他长大了,知道如何合理支配金钱,李舒自然会给他一个小金库。

  李洋嘻嘻哈哈的收下了钱,然后欢天喜地的回家去把钱给了李舒,并把帮助林二姐卖画的事情说了。

  李舒自然是觉得收受林彩妮这么多钱太不好了,但是想想,如果退回去,以林二姐的脾气,自然是不会收的。那么,还不如买几件礼物送给她。

  想到就要做到,李舒直接去猎户家里买了一只野兔,然后自己回家拾掇了出来,便带着弟弟李洋一起到了林氏家里。这哥儿俩嘴里嚷嚷着要来蹭饭吃,实际上,人家是来美味的。

  林彩妮提议,把一半野兔剁碎了,用红薯面儿包成馄饨,一家人美美的吃上一顿,等到明天晚上,还可以再吃一顿。

  李舒和李洋自然举了双手双脚赞成,而至于林氏,少数服从多数,她的意见都无足轻重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过了晚饭,虽说天儿已经大黑了,但其实时间尚早,于是李洋在林氏家里挑灯写文章,顺便赖着林彩妮继续给他画画。

  林彩妮也是个财迷,如今卖到钱了,就算李洋不念叨她,其实她也打算着画画的。

  索性她的手头已然熟练些了,所以这会子,画画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了。

  等她画到了戍时过半,李舒便要拖着李洋回家休息。

  李洋打着转儿的不肯走,而林彩妮则赶紧对他说,今晚她是要打通宵了。等李洋明天早上过来送羊奶时,林彩妮肯定会画出十几幅画来,于是,李洋才兴高采烈的走了。

  等到次日清晨,林彩妮还真没说大话,她果然画出了十幅画来交给了林彩妮。

  李洋直接把画儿都打包带走了。

  傍晚,李洋继续给林彩妮钱,林彩妮继续分给李舒一些。但是今晚,李舒就没有去买野兔了,因为昨晚还剩下一半。

  有些事情做得习惯了就成了良性循环,第二天,依旧如此。

  待到第三天,李洋休沐在家。一天没有去学堂里边卖画,于是,林彩妮便能够多攒下一些了。

  如此下去,便犹如黄河开闸一般无止无休了。

  就这样,画儿一直卖到了腊月十五。

  画画和卖画的日子比着卖点心还要振奋人心,林彩妮清点一下铜板儿,整整赚了一万枚!这就相当于十贯钱,也就是十两银子,轻轻松松就赚到了这么多,不必投资不必劳累,比做点心赚的还要简单,太发财了……

  林彩妮本以为会一直“暴发”下去,甚至林彩妮也计算过了,等到腊月二十二日李洋放了年假,她更是可以攒起很多画幅来,留着明年李洋开了学继续出售。

  可林彩妮怎么会知道,有个成语叫做好景不长,这个成语,似乎就是为林彩妮和李洋量身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