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章只想平淡如水





  于是,陈莫便用他好听的声音缓缓说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会不会是薛戈做的?他觊觎你的位置,想要取代了你。但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此刻你得罪了亭长,他只要让山长去在亭长那里稍稍为他说几句好话,亭长便会顺水推舟的把你撤下来,换上了他。”林彩妮觉着,以薛戈的人品,的确做的出这样阴暗的事情来。

  “这个不好乱说,只能慢慢查来。”陈莫摇头。

  “我担心的是,如此,亭长和傅惠明会以你的性命作要挟,逼着蓉儿嫁给傅惠明。蓉儿又不喜欢傅惠明,岂不是断送了她的一生幸福。”林彩妮自己没有福气拥有爱情,她还是希望衣食无忧的苏蓉儿能够得到传说中的浪漫爱情的。

  “哪里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姻缘是前世注定,平平安安的在一起就好。两个人相处久了,自然就有了感情。傅惠明为人不错,虽然表面上像是个浮夸的浪荡子弟,但为人正直,是个可以托付的人。再加上蓉儿的娘家人不容小觑,傅惠明的家人还是不敢小瞧了蓉儿的。”陈莫的话,显得很低调,也很中规中矩。

  林彩妮品味一下,原来陈莫就是喜欢那种细水长流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在他的脑海里,不会有什么起伏跌宕的爱情幻想,也不会有生死相随的痴恋情结,他只是随缘离分,不喜不忧。

  不知道这算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人各有志,别人也不好妄加评论。

  林彩妮只言语宽慰了陈莫几句,让他不要为失去了教学资格而心烦,林彩妮说,如果陈莫伤好之后,山长还是不让陈莫回去教书,她会给陈莫安排一些既不会降低他的身份又不会缺钱花的事情做,只是她现在还没有想出来罢了。

  至于名声,林彩妮跟张铁生和离时,名声更是惨透了,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指指点点,可是现在看看,她都买了两处铺子了,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即便是被人说成是满脑子铜臭,那又如何。担当身前事,何管身后评。

  陈莫静静的听着,静静的品着杏仁酒,并静静的看着林彩妮。

  待林彩妮说完,他回应道,天凉好个秋。不,他没这样说,他是顾左右而言他的说:“这杏仁酒,越品越是好喝,其实你说的不对,它要比我酿的酒好喝多了。”

  林彩妮翻了个白眼,她把陈莫的话剖析一下,就觉得这意境跟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有得一拼。陈莫就是个死鸭子嘴硬的,愁都不会说愁。

  “我还会做杏仁露,待做出来,让你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林彩妮今天没有做杏仁露而只是做了杏仁酒,她是怕张桃花去跟苏云归说起,林彩妮想给自己多留一点秘密。

  “好。”陈莫笑了笑。

  “还有,陈莫,我刚买的那座铺子,上下两层,可以分给你。”林彩妮继续发挥她安慰人的功能,“如果你嫌弃是廉价的,我可以把桃花的华彩工艺坊给你。桃花都已经越来越懒惰了,看她这样子,以后都不想费心经营铺子了。若是她有了身孕,就更不会愿意再做。铺子闲置着或者租给别人还不如送给你。”

  “你真慷慨。”陈莫立即被感动了。这不是铺子的问题,哪怕林彩妮并不是真心给他,而是拿话哄他,他也是高兴的。

  “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林彩妮给点阳光就灿烂。

  “既然有你这些话,我都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陈莫振奋起精神来,“我已经收了苏云归赠送的宅院,可不能再贪得无厌的要你的铺子。我想了想,不在学院里教书,那我可以在燕宅开一家学塾。说来学院太大,总不及学塾面面俱到。”

  学塾就是私塾,这里还没有私塾这个词汇的出现。

  在这里,有学问的人,可以私设学塾。一些秀才若只靠地方上提供的灯火费用,还是不能做到温饱的,于是就喜欢各自开一个私塾,有的只教有钱人家的一户孩子,有的则是族塾,顾名思义,就是只教给自家族人的后代,不收外姓人。

  陈莫能想到办学塾,自然是受了林彩妮的影响。

  之前,陈莫还从不肯认可林彩妮的做事风格的,他觉得林彩妮很像是那种喜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人。

  可是在潜移默化中,陈莫才发觉,林彩妮很有胆识又有谋略,她都是小心翼翼计划好了每一步,才会迈进,绝不是毫无根据的误打误撞。

  她可以是为人所不耻的下堂弃妇,她也可以是狡诈的商贩,可以是见钱眼开的俗辈,但她有着挥手千金赠路人的豪迈,有着比男子还宽阔的胸襟气度。

  此时,林彩妮听到陈莫已经有了下一步打算,于是她想了想,便确定,这个计划并没有什么风险。

  “成,”林彩妮一拍即合,但她又做出旁的提醒,“影环还住在燕宅,她喜欢安静,不喜欢人声嘈杂。而你要是设学塾,难免会让孩子们吵到影环。所以,你不如就在我的铺子里办学塾吧。”

  “好,”陈莫点头,“我不要华彩工艺坊,那里全是你们的东西。我看你刚买的铺子没有什么重要设备,空出来也是极其容易的。我多给你五两银子,你直接卖给我如何?”

  “你先用几年,等赚的束脩多了,学生稳定了,再买下也不迟。”林彩妮对着陈莫搞单干其实不怎么放心的,但她又不能够给陈莫泼冷水。

  “先生办学塾的话,我要退了学,去先生那里。”李洋突然忍不住说话了,他安静了这半天,实在是不容易。

  因为这个时代有个严格的教育理念,孩子最基本的礼仪就是遵从长辈,在长辈谈正事的时候,小辈只能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并不能贸然插嘴。

  可是现在,陈莫和林彩妮说起了学塾,以李洋的定力,如果再不说话,肯定能急死。为了表示他对先生的衷心,他就心直口快的插了一句嘴。

  这孩子,也真是个重情义的,可他在这里重情义,怕是他哥哥李舒要知道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还不知道会不会阻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