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5节(1 / 2)





  这时,祁珩也走了过来仔细查看这件古董。

  他礼貌的站在一旁,跟靳木桐之间保持着绅士距离,他看到这个古董的时候,眼底也出现了几分诧异,微微侧头看了看靳木桐的表情,唇角绽起一丝浅浅的笑容。

  靳木桐心里乱如麻,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她心中盘旋。

  难道眼前的这件敞口瓶,便是当初何兴华请克勤郡王家的老管家仿制的那只么?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她才刚刚在故宫见到了真品,便转身在节目中碰到了赝品?

  可是若非如此,面前的这件器物怎么跟故宫里的那只如此相像。

  而且,面前的这只很明显雕工精巧无比,有自然包浆和岁月留下的自然氧化痕迹,这些都说明,眼前的这件器物并非是现代劣质仿品,而极有可能是民国时期的仿品,而那时候普通人哪里有这样的手艺?

  可从宫中出来的匠人,后来到王府成为管家,则极有可能有这样的手艺。

  如果不是见过元代的真品,靳木桐甚至会以为这是晚晴时期的古董。

  她越来越确定,这件敞口瓶正是故宫中那件国宝银器的仿品,而且正是何兴华找老管家制作的那件仿品。

  时间还剩一点了,她又简单看了看另外两件藏品,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此时的祁珩也已经回到了座位上。

  靳木桐越想,越觉得那个东西就是仿品,但这个仿品所承载的意义,让她有强烈的冲动通过这个节目告诉大家。

  可是,她已经选了古董了。

  “祁珩……我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靳木桐想了想,对祁珩低声说道。

  “嗯?”祁珩转过头,看向她。

  靳木桐便低声把她的计划说了出来。

  说完以后,祁珩微微垂眸,似乎没想到靳木桐会对他说这样的请求。

  “你……明知道这是赝品,咱们这节目的规矩是嘉宾无法讲述赝品,你也要这样做么?”

  靳木桐点点头:“我确定。只希望你能跟我换一下。刚才那尊白釉莲台坐獅像就让给你了。”

  祁珩漆黑的双眸静静地看向靳木桐,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那神色仿佛看穿了一切。

  靳木桐想要追问,可拍摄继续进行,镜头摇过来,她便不好再找祁珩问了,只得先进行节目录制。

  四人对三件古董进行投票。

  第一件古董,邹海宁、任嘉瑜投了待定,而祁珩和靳木桐投了淘汰票。

  老大爷一看有两人投了反对票,而另外两人也只是投了待定票,一时间有些气急:“你们……你们怎么就不识宝呢,这可是铜胎的!这面上的蓝色是景泰蓝你们懂不懂?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给我投淘汰了呢?”

  靳木桐言简意赅:“大叔,你这是赝品。正品在故宫的确有一件御用的,早几年出过图册,造假的人估计是跟着图册做的,器型仿的还算不错,不过可惜的是,这工艺实在是太差了,我在网上找到了一张铜鎏金铜胎景泰蓝盖罐的高清图,放大以后大家可以看见,这器身有精美纹饰,再看看你这件,这东西就是个简略版的仿品,做的一点都不用心,以后一定要看清楚再买了。”

  祁珩也点头说道:“这件器物的鎏金部分做的非常粗糙,甚至有割手的感觉,同类型的铜鎏金器生活物都打造的相当光滑,不会有这种割手的感觉的。”

  两人一人几句,说的大叔没脾气了。

  第144章

  专家点评的时候, 说道:“这件器物的确是赝品,老大爷, 你虽然有一定的文物鉴赏知识,不过要知道潘家园地摊可是鱼龙混杂,有好东西,自然也有不少赝品。这件器物虽然符合铜鎏金器物的外观特征,造假者却并不具备清代工匠的工艺水平,整件器物仿制的比较粗劣, 并不具有收藏价值。”

  这话一出, 老大爷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他这些年收藏了不少东西,这件铜胎的茶叶罐, 是他收到难得的宝贝了, 所以才有信心来参加《民间的宝藏》的活动的,想要让家里反对自己的家人好好看看,自己花钱买来的宝贝是真的可以获得肯定的。

  没想到, 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他认定是皇帝御用的茶叶罐,竟然是个赝品!

  这让他如何接受……

  他往后倒退了两步,心痛的忍不住抹眼泪。

  邹海宁赶紧安慰的说道:“老大爷, 其实我还挺喜欢你这件茶叶罐的, 只可惜不是真的, 就算它不是真的, 只要你喜欢, 依旧可以当做摆设放在家里,或者就当它是个茶叶罐,跟清朝皇帝同款的茶叶罐,多霸气多拉风啊。”

  老大爷被他这么一说,倒也不哭了,拿着茶叶罐下台了,连包装盒都忘了带走。

  再轮到第二件宝物的时候,任嘉瑜觉得这两个娃娃很有意思,心中十分纠结,不知道要不要请专家帮忙给个意见。

  最后还是没有用,毕竟这两个娃娃虽然可爱,却也像是现代工艺品,她实在是看不出这究竟是不是赝品,只能按照最稳妥的给了待定。

  结果揭晓,四位嘉宾都给了待定。

  小姑娘原本看到旁边老大爷那个那么精美的茶叶罐都是假的,也没有抱什么希望的,没想到嘉宾竟然没有给直接淘汰了,她顿时愣在原地。

  迟兴问邹海宁:“你猜这两个小娃娃是做什么的?”

  邹海宁哈哈笑道:“这我可猜不到,不过我知道它们的用途。”

  迟兴:“哦?什么用途?”

  “古时候这样的小娃娃,通常是新婚的时候,用作新房布置的,取义吉祥如意,早生贵子。哈哈,我也是瞎说的,不知道我猜对没有?”

  这时,其中一名专家在屏幕中说道:“你说的挺对的,这是一对铜鎏银莲花童子蜡烛台,两个童子手持莲花,莲花的花瓣中可以看见烛台的残留,原先这里是可以插蜡烛的。两名童子的衣着服饰相当有细节,纹饰十分精美,且纹路富有动感,似乎被风吹动的模样。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坐在台座上,台座纹饰也是莲花,取义连生贵子。”

  邹海宁惊叹:“莲花中坐着的童子,寓意是连生贵子,简直太厉害了!”

  任嘉瑜也说道:“这对烛台的做工太漂亮了,如今的工艺品都做不到这么细致,请问这是什么朝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