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节(1 / 2)





  靳木桐忍不住问道:“小崽是什么呢?”--

  “小号的鸽哨就叫小崽,小崽声音比较清亮,我特别喜欢听,而且我养的鸽子都习惯听小崽的声音了,换了别的不习惯的。”冯老耐心介绍道。

  王师傅也说道:“每个养鸽子的,都会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喜欢某种颜色的鸽子,有的喜欢某种体型的,老冯的鸽子体型偏小,负重太大的话可能有危险,所以他用的也通常是小崽。这种竹子做的小崽就特别适合。”

  挑选好了合适的鸽哨,两人便合作,将这个鸽哨系在了鸽子的尾羽上。

  “王师傅,这鸽哨原来不是拴在鸽子的腿上呀?”靳木桐问道。

  “嗯,每一种鸽哨系上去的方法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系在尾羽上的,只有极个别的还需要在腿上加固。”

  系好以后,冯老便将笼中的鸽子连同手上这只一同放飞。

  这几只鸽子都是通身白色,只有尾部呈现浅灰色,在天空飞翔的时候非常漂亮,它们没有飞远,只在这屋顶上空盘旋,不过越飞越高,飞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你听!”冯老指着天上。

  靳木桐听到了,在这屋顶上空想起了阵阵清脆的鸽哨声,这哨声在清晨的北京上空响起,路过的不少人也都驻足抬头观看。

  --

  “哇,这都多久没听见鸽哨了。”

  “就是,如今养鸽子的也少了,做鸽哨的也少了,以后恐怕就更听不到咯。”

  “哎,走吧走吧。”

  路人的话,落在王师傅的耳朵里,让他十分感慨。

  “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如今玩这个的人越来越少了,总不能以后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见这个吧,我是真希望能够将这门手艺传下去,这才去《民间的宝藏》,将我收藏和制作的鸽哨都来个集中亮相。”

  冯老听到这话也连连感慨:“过去咱们一起玩各自的朋友,如今也都越来越少了,有些不玩了,有些不在了,哎,我也养不了多久咯,等老了,养不动了,也就不再养新的鸽子,就盘这些就够了。”

  他又买了几个鸽哨,带着自己的鸽笼离开了。

  之后又有几个老顾客来到这家小店挑选鸽哨,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带着自己养的鸽子来这小院里放飞,

  这仿佛成了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传统了。

  飞鸽子,听鸽哨,交流心得,这一方院子成了鸽友们聚会的场所。

  剩下的时间,靳木桐便在这小店里拍摄王师傅制作鸽哨的过程。

  临走的时候,王永衡感慨的说道。

  “靳小姐,谢谢你在节目中选中了我,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我们北京鸽哨,我的心愿已经满足了。”

  ……

  鸽哨的故事简单,拍摄起来也很

  容易,靳木桐的拍摄任务很快便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将片子送回节目组进行剪辑和后期处理,她到时候还要提前回南京进行配音录制,任务完成以后,她还有另一项任务。

  她自己讲述的故事,主角是王师傅,可祁珩讲述的故事,她和师父是主角。

  所以接下来,她还要回到故宫,配合祁珩的摄影团队进行修复八大山人《孤鸟图》的录制任务。

  她跟祁珩和他的团队约在东华门见,她到达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那了。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靳木桐说道。

  “没事,我们也才来。”祁珩笑道。

  一行人走进了故宫博物院。

  靳木桐对这里早就很熟了,带着祁珩和摄制团队进行登记,再带着他们走到了修复组所在的西三所。

  一路上,靳木桐倒是遇到了不少宫猫,甚至远远的看见了小狮子的身影,不过今天有旁人,也有任务在身,靳木桐也没顾得上跟它们玩。

  来到书画修复组,纪松柏已经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

  靳木桐换上工作服,便开始跟师父进行前期的修复流程的探讨。

  《孤鸟图》虽然破损的较为厉害,不过修复难度不大,这个时期的修复材料故宫都有,同类型的书画,修复组平时修的也比较多,确认修复方案之后,靳木桐便开始对这幅画进行初步清理工作。

  祁珩也在每个适合的地方安排机位,他自己则是在旁边耐心的等着看。

  他的目光落在了靳木桐的身上,不知为何,从第一次见她,他的心中就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近期越来越明显,就仿佛他的内心深处留有一个烙印,告诉他,好像要……保护她?

  感受到这莫名其妙的情绪,祁珩很快收回了自己的心绪,安静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

  靳木桐和纪教授两人正讨论着,突然纪教授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他拿了出来,看到是老李打来的电话,他的脸色微微凝重了起来。

  接起电话,还不等纪教授问什么,老李开口道:“老纪,这边有线索了。”

  听到这句话,纪教授目光微微一沉,“好,我这就过去。”

  挂断电话,他看向靳木桐,“木桐,我这边有点事,就不陪你录制了。”

  第1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