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3节(2 / 2)


  敬则则没想到嘉和还真是“宁死不屈”,她虽然吃了一惊,却没动。皇帝和宋家都不管嘉和的死活,她一个毫无瓜葛的前小妾做什么出头椽子?

  到底宋家的人还是抢上前来救下了嘉和,这会儿逼死大公主对他们家可没有好处。所以一行人只能抬着嘉和灰溜溜地走了,心里大约也明白了,敬则则是绝对不会出手相助的。

  一个人连承诺都守不住,其他的品行就更叫人不放心了,敬则则不仅没帮嘉和,其实心里对皇帝的这番处置也是觉得比较顺心的。圣人不是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么?

  宫中,沈沉听说敬则则对嘉和的处置后,轻笑了一声,“总算是长大了些了,没那么叫人操心了。”

  然而即便是痛快了,但嘉人坊依旧回不到敬则则手里来了,宋家也知道是为何事惹恼了皇帝,敬则则的荼白银珠衣以及她的手稿都已经被宫中来人收了回去,而嘉人坊也关门大吉了。

  然而敬则则要重开自己的成衣铺子却没有那本金了,她的秘阁那边也得先投钱,医塾也要烧钱,处处都要钱,她则是穷得叮当响。

  有那么某一个瞬间,敬则则是考虑过要不要跟皇帝商量“卖身换钱”的。当然也就是穷得发慌时的玩笑而已。

  但敬则则也知道皇帝就是在等着这一日,否则他为何明知嘉和所作所为,宁愿失去一个女儿,也不在一开始就阻止宋氏所为呢?

  敬则则也不知道是该为皇帝这“势在必得”之心而感到骄傲呢,还是悲哀。骄傲的是放着敬芸那样的年轻美貌的女孩儿不要,居然还惦记着自己,悲哀的却是,敬则则知道她迟早得妥协,因为她有太多弱点握在皇帝手里了。

  今日她之所以能自由自在,这是得自于皇帝的怜悯,敬则则一直都很清楚的。她无比憎恨这一点,却又无力反抗。

  好似只有死亡才能彻底脱离,敬则则是深恨这种无力,才会深恨和惋惜嘉和那样不珍惜性命,她明明还有许多选择的。

  敬则则也有选择,所以她没再想过死,也为自己在杨树村那次的举动而惭愧汗颜,即便是柔弱之躯也能做很多事情的,才不枉为人一场。因为这一路在海外看过更多的苦难后,敬则则才彻底领悟,她曾经经历的那么一点点痛苦,其实比起其他人来说真不算什么。

  嘉和的委屈就更不值一提了。

  敬则则很清楚景和帝不是狠心的人,当然其他人可不这么认为,她是没见识过景和帝杀红了眼的时候,所以敬则则觉得景和帝只是要给嘉和一个教训,若宋家真是逼死了嘉和,那宋家才是玩完了。只可惜嘉和一时看不清楚,或者说她身为大公主的时候有诸多怨言,可一旦成了庶人,却又才明白做公主还是有公主的好处的。

  不得不说这一点上,敬则则还是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的。

  不过有一点儿她也没猜准,嘉和闹出这样的事情来,敬则则还以为皇帝会出现在医塾解释一下什么的,但他竟然没用这样的借口出现在自己面前。

  敬则则也晓得自己上次说话太伤人,怕是真伤透了皇帝的心,也许是她误会了,皇帝是真想老死不相往来了。她叹了口气,说不遗憾是假的,但如此也好。她寻思着皇帝这条路是不可能走的,明日里还是得去缠她老爹。

  至于医塾里的女孩儿们,私下偷偷地议论她的身份,敬则则也没想好怎么解释,这里面的事情太复杂,可不是三言两句能说明白的,若要说明白却又涉及太多私事儿,她又不愿对人言,便只能一刀切地让古嬷嬷禁止她们议论。

  但人的心和人的嘴哪有那么好堵,私下里怎么样敬则则也不得而知,可是从结果来看却是不错的,这个月的月考每个人都及格了。

  古嬷嬷感叹道:“她们这是觉得有盼头了,觉得自己攀上贵人了,以前呐有些人觉得没什么前途,就是来混日子的,混一个月吃的住的也是划算的。”

  敬则则叹息,有时候真的是,哀其不幸,却又恨其不争。如今这么多女孩儿里,真能潜心用学且稍有天赋的,竟然只有齐兰和李菊两人。

  有时候敬则则也不知道自己的路是走对了还是没走对,微微有些灰心、丧气。她也不想想,那些女孩儿来医塾时差不多都十岁左右了,心思已经多了起来,总是忧心着家里,还时不时被家里找回去做事儿,且也不知道学了医道又有什么用,真能赚钱养家么,谁相信她们这些女孩儿啊,所以又哪里能沉下心来学医道。

  一事无成的敬则则晃晃悠悠地来到灯笼街口,站在街对面看着那豆腐西施嘶哑着声音张罗生意。敬则则没同情豆腐西施,她只感觉自己还不如别人呢,至少别人卖个豆腐脑还能支撑全家人的嚼用,靠着自己的双手养大两个孩子。

  只是豆腐西施的摊子生意明显不如从前了,因为她如今不仅不沾西施的边儿,连嗓子都因为常年叫卖而伤了,如今放在人堆里就是个毫不起眼的黄脸婶子了。

  敬则则叹了口气,最终还是走上去在摊子跟前坐下,“婶子,来一碗豆腐脑,不要葱花。”

  “诶,好嘞。”豆腐西施爽快地应下,低头打了豆腐脑放了佐料端给敬则则时才“咦”了一声,不过没敢认。因为敬则则穿着男装,脸上还贴着那丑陋的疤痕。“你……”

  敬则则只笑了笑也没解释。她刚埋头吃豆腐脑,旁边的位置便坐下了一个人,那熟悉的气息,敬则则都不用侧头,便已经知道是谁了,皇帝可真够闲的。

  只是不知道是在守株待兔,还是一直跟着她,后者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你回京后,我每日黄昏都来这豆腐脑摊子。”沈沉似乎有读心术一般地回答了敬则则所想。“我想着,如果你不出现,那真就是如你所说对我除了怨恨之外再没有别的,可若是你出现了,这说明你心里也是惦记从前的是不是,则则?”

  这帽子可是强行扣给她的,敬则则不服。这豆腐脑摊子什么都不是,又不是什么定情之地,凭什么皇帝要以她出不出现在这儿来做区分啊?

  再且了,灯笼街是京城最热闹的地方,车马辐辏,但凡上京的人谁不来这走一趟?敬则则今日也是随便晃悠过来的,并非是想在这儿等皇帝什么的。

  所以她放下调羹转头就要驳斥皇帝,可却在看到他人时大吃了一惊,“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变丑了,敬则则莫名有种想哭的感觉,就好似自家的肥猪没油了的痛苦感,没油了肉就柴了。

  “你怎么黑了这么多?”沈沉也看到了敬则则的脸。估计他心里的想法和她差不多。

  敬则则缓缓地理了理自己的鬓发,慢吞吞地道:“哦,是么?”想清楚再回答。

  偏这时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的,一辆马车停在了灯笼街口,下来的人竟然是敬昕和敬芸。

  敬则则一眼就看到了孱弱娇怯的敬芸,她倒是个白的,白得跟画画儿的宣纸一样,空白一片就等着进宫描绘她的一辈子呢。

  沈沉见敬则则不说话,目光又放在了别处,也扭头顺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一身雍容华贵的敬昕和美得惊人的敬芸自然引人注目,谁看过去第一眼都会看到她们。

  皇帝看过去的时候,敬则则就收回了目光,有什么好看的,她若喜欢自己照镜子不就好了。敬则则有些发狠地舀了一勺豆腐脑放入嘴里,突然觉得难怪豆腐脑西施的生意不好了,这是味道失了水准嘛。

  且不管敬氏那姑侄,敬则则见着摊子一直是豆腐西施忙来忙去,因问了句,“你男人呢?”

  西施淡淡地道:“去年喝醉了酒掉入河里淹死了。”

  敬则则却没想到问到了别人的伤心处,忙地说了声抱歉。

  “真是任有旦夕祸福啊。”沈沉叹道。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常人都知道,这后面一般都会跟“须惜取眼前时光,眼前人才好。”

  敬则则嗤之以鼻,刚才皇帝的眼前人可不是自己。

  “姐姐。”敬昕仿佛十分惊奇地看到敬则则,然后上前打了声招呼,又朝着皇帝行了行礼,没唤他主要是不知该如何称呼。叫姐夫她却是有些不愿意。

  至于为何不愿意,敬昕却不愿意去深想。她这一生,从出生开始就被敬则则压制,家中母亲、父亲动不动就在她面前提敬则则,说她是如何如何,嫡出和庶出却是有天壤之别的,她再努力也得不到她父亲的首肯,对着她半日都没有一句话,更不提像教敬则则一般教导她了。

  瞅瞅,这可不就是围城里的想出来,围城外的想进去么?

  敬则则嫌恶地扫了敬昕一眼,她爹定国公还没点头认回她这个女儿呢,上回在国公府敬昕还忌惮父亲不肯上前跟她说话呢,这次怎么巴巴儿地上来叫姐姐了?

  所以敬则则半点没搭理敬昕,从袖口里摸了几文铜钱放在桌子上,转身就走了。

  沈沉倒是没急着走,却是转头看向敬芸道:“你身子可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