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传召平王速返京(2 / 2)


  通过此案,大家初次见识了平王的断案能力。

  之后的几年里,平王又协助大理寺查过好几桩要案,直到他就藩。

  据说他就藩后,他的封地上从没出现过超过三个月都查不出来的案。

  皇帝沉浸在回忆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在范仲通没说出平王的名字前,其实郭东乘也想推荐平王,因为当年平王在京时他已在大理寺任职,亲眼见识过平王的查案能力,只是想到平王的身份,便又怕引起皇上的忌惮,因此一直不敢提。

  如今既然范仲通提起,他赶忙附和道:“当年臣也有参与调查那桩案子,臣记得大理寺的人整整调查了两天两夜都没查出真相,但是平王的一番话就将整个案子的大致线索给描绘出来了,后来我们按照他的线索来查,果然不出半天就查出来了。

  “那时平王才十一岁,已对案子有这般的洞察力,足见其过人的查案能力,后来他也协助大理寺查了好几桩大案,其表现已远在大理寺人之上,若是有他来协助调查此案,那简直是如得神助,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说着他看了看皇帝。

  皇帝依旧闭住眼,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郭东乘便接着道:“皇上,案子耽搁不得,望以破案为重,速将平王请回京吧。”

  范仲通也说:“皇上,放眼大旸,还有谁比他更理想的人呢?”又道,“平王为人亲和,且心底坦荡,奴婢相信他能拿捏得好分寸的。”

  皇帝睁开眼睛,目光冰冷地看着两人,道:“你们有多久没见平王了?”

  言下之意已十分明确。

  郭东乘看向范仲通,目光中透着求助。

  范仲通道:“皇上,奴婢始终相信,本身秉性很好之人,无论经过了多少年岁,依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况且如果他有异心,也绝不会等到此时才动手。”

  郭东乘听了直点头,接话道:“以微臣之观察,平王也不是会使阴之人,当然,皇上有所顾忌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要解决这问题并不难,届时派人盯紧点便是。”又道,“京城里都是皇上的人,大旸的数十万军队也随时听候您的号令,他也是聪明人,应该不会干拿鸡蛋碰石头这等傻事。”

  皇帝猛地看向郭东乘,目光如注。

  郭东乘赶忙谦卑地垂下了眼帘。

  皇帝扭头看向窗外。

  从他所在的方向看出去,正好可以看到太和殿上那十一个排列整齐的吉祥瑞兽。

  它们从两百多年前便存在了,任凭岁月更迭,风雨相侵和烈日煎晒,始终纹丝不动地镇守在那里,见证着一代一代皇宫人的生老病死。

  无数的藩王都是从这里离开京城的,然后一直到死也再没回来过。这座象征着绝对权力的皇宫,于他们来说不知是恶梦还是美梦。当他们想起京城和皇宫时,究竟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他们的内心深处对这里究竟是眷恋还是厌恶?

  只要他们不说,这便永远是个谜。

  平王想返京来吗?哪怕只是为了查案逗留一年半载。

  当然,只要皇帝的一个旨意,不管他想不想也是得回来的,只是皇帝难免想得复杂些,所以还在犹豫当中。

  他不得不多想,因为历史的教训已经很多。

  范仲通知道他犹豫的时候便已经是有所心动了,于是趁势温声道:“皇上,若您不放心,奴婢可派人暗中监视着他,奴婢的人是绝对信得过且不易被他察觉的。”

  这点皇帝倒是相信,因为向来需要暗中监视某位官员或妃子时他都是让范仲通安排人的。

  皇帝看了范仲通一眼,说:“他在京城还是有许多故友的,且他这人从不将心思外露,这不得不让朕提防。”

  范仲通:“从眼下的情况看,奴婢觉得查案要比提防他叛变重要,再者,只要我们这边有人盯着他,他一有风吹草动我们便能知道,自然也就不会给他叛变的机会了。”

  皇帝不再犹豫,点头道:“好吧,那朕就让他回来吧。”

  于是皇帝当即下旨传召平王上官瑜速速回京协助查案,并要求他必得在领旨后六天内到京,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