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曾湖庭一边嚼着烧饼一边默念,可惜撞到了他。

  曾氏商业的巨舰,即将在这个小县城起航!

  “湖庭!”远处兴高采烈的声音,曾济庭一路噔噔噔跑过来,“太巧了,你也来买烧饼?”

  “站在烧饼铺门口不买烧饼还干嘛?”曾湖庭三两口塞完,“你不赶着去上学吗?”

  “嗨,都要年底了,年考也考了,咱们还能上几天学啊?”曾济庭说完眉毛一怂拉,“你就好了,课业成绩一直那么好,我每次都是十来名,回家跑不掉一顿好打。”他心有余悸的摸着屁股,似模似样的感叹,“年关难过啊。”

  “我的笔记你也看了,照着学啊,想要学好,唯有......”

  “唯有勤学苦练不是?”曾济庭接上,“这话汤先生说完你说,我耳朵都起茧子。”

  “可这是实话啊。”曾湖庭抬脚往学堂走,“我又不是过目不忘的天才,只能后天弥补。”

  “可是学起来真的很辛苦啊,密密麻麻的字,我背了又背,还是会忘。我爹就是拿着鞭子站我旁边,我该忘还是会忘。还是你好,能记住”曾济庭摊手。

  曾济庭虽然比曾湖庭还大两岁,性子却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曾湖庭叹道,“我也没办法啊,家里不会给支持,我又没一把子力气,”他挥舞自己瘦弱的手腕,“除了读书还能干什么?”况且古代哪有人权这种东西?平民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秀才还能写禀帖,且见官不跪。

  一想到种种权利,再咸鱼的人也要上进啊。

  曾济庭若有所思,“难怪我爹爹咬紧牙都要让我上进读书。”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还不止啊,秀才能有十五亩的免税田,能够免除两个男丁的徭役,考中举人后,更有百亩的免税田,能够免除数十人的徭役。”而现在徭役都要靠交银子,是很大一笔花销,“二十成丁,咱们还有好几年的时间来努力。”

  “读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啊。”

  作者有话要说:  大特写:秀才和举人的免税田和免徭役说明来自百度资料。

  成丁时间是依据宋朝。

  在古代,还真的只有读书是好出路啊。

  第7章

  曾济庭似乎听明白了,听课的时候认真多了。他家里还算富裕,种着几十亩良田,大哥一看书本就脑壳疼,学了几年只学了皮毛,这才换了他来上学。

  毕竟族学需要的束脩比外头少了一半。

  时近寒冬,再上个三五天的课,族学就要闭馆了,一直休息到正月二十才会上课,先生们抓紧时间讲着书里的内容,剩下的都靠着他们自觉。

  收拾好课本,曾湖庭准备下学,被馒头铺的老板娘主动拦住,“曾小哥,我考虑清楚了,这契约咱们不如签下来?”芳姐被相公催了一晚上,生怕被别人提前拿下,干脆主动出击。

  “确定好了吗?”

  “我确定!”芳姐不停点头,生怕曾湖庭跑了。

  他们转到铺子里,芳姐不会写字,按了手印才放心下来,一式两份的契约,各收一份。他看着天色好早,于是开始一点点讲解做肉夹馍的方法。

  “揉面,和面,放在锅子上略略放油,煎到七八成熟,再放在炉子侧面烤干,这样饼子中间才会分开,再放进去提前做好的馅料,就成功了。”面和着肉,肉外有面,各自的香气碰撞,混出属于肉夹馍的味道。

  “至于馅料,不用纯肉,去买些猪皮剁碎了,拿着菜干和豆腐干一绊,味道跟肉差不了多少。喜欢吃肉的就吃肉,喜欢吃素馅的就吃素,各取所需。”曾湖庭说完,想起来一件事,“去订做一个模子,所有的饼都盖上老板娘你们家的字号。”这一点是为了预防仿冒。

  暂时他就想到这么多,以后想到再补充吧、

  芳姐一边记忆一边竖起大拇指,“曾小哥不愧是读书人。”脑子就是活,像她卖了十年馒头,就只会卖馒头。

  “年关将至,族学快关门了,老板娘不妨把摊子摆到闹市,或者小镇门口去,赶集或者买年货的人都乐意买点新鲜吃食。”人们都有过年祈求好运的习惯,过年吃的好,祈求明年整年都过得好。

  “好,好。”芳姐只觉得太有道理,只会不停点头。往年这个时候她们也会把摊子搬到城门口,现在无非就是多加一些馅料。

  “小月啊,这次过年辛苦你了,如果东西卖的好,我给你另外发工钱!”芳姐美滋滋的盘算着,进入腊月,镇口的人流量就会猛增,说不准她还真的能猛赚一笔。

  她收拾收拾准备去先行采购食材,一直没说话的小姑娘小月靠近曾湖庭,偏着头悄声问,“你不会觉得自己吃亏了吗?”卖的秘方不收钱,只拿增长部分的收益,怎么看都很亏。

  曾湖庭微微一笑,“谁说我吃亏了?我也许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呢?”

  小月笑了笑,“那就好。”她已经提醒过了。

  接下来的三天,芳姐买好食材就在后厨忙着炒馅料,香味引的来买馒头的人食指大动,芳姐却神神秘秘的吊起胃口,只说是新品,还在试验中,一旦做好,第一个给老顾客试吃。

  试吃这个概念也是曾湖庭说的,根据众人的口味,综合出一个最适宜的味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炒出五六锅馅料后,芳姐终于试验出最合适的配比,今天也是最后一天上学。

  经过曾湖庭验收合格后,芳姐终于放下担心,美滋滋的准备关了族学这边的铺子,明天起早在镇路口叫卖。

  曾湖庭回去了,带着几本没看完的书,他找汤先生借了他的藏书,准备趁着放假看完。

  豆大的灯火晃晃悠悠,他看了一小时就要站起来转悠两圈活动,休息眼睛,毕竟现在可以没有近视矫正手术,一旦近视就是一辈子的事。

  其实不少的读书人都有这个问题,毕竟挑灯夜读,及其的耗费眼力,看不清了人自己会再靠近一点书,循环之后越发的看不清。

  他推开窗户看着外头,外院面积不大,一左一右两间屋子,一间屋子大概十多平,另外一间背阴,他自然选了光线好的一间。外院本来是修给客人偶尔过夜用的,现在差不多是他一个人独享,等二叔家的孩子长大,应该也不会搬过来,毕竟谁会舍得远离自己的孩子?这对他来说倒是好事,至少不用跟别人分享住处。

  自从三岁后,他就一个人居住在这里,现在已经过了九年。每逢节假,大房跟二房会聚在一起吃饭,曾湖庭就会全程沉默,力保他隐形人的人设不崩。

  当初他能去读书,大大得罪了嫡母,为了避免矛盾激化,他装隐形人装了很久。

  咯吱咯吱的声音传来,守在门口的石头冒头,“少爷,孙姨娘来了。”他高兴的眉飞色舞,声音带着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