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东宫互演手册第100节(1 / 2)





  阮元修自宁珣进殿便行了大礼,拜叩在地,随着宁珣步子调转方向,却始终跪伏在地上。

  同他从前相较,礼过重了。

  宁珣叫了起,他却头也没抬,开门见山道:“臣有一事相求,望殿下恩准。”

  “臣自请,做长乐公主的送亲使。”

  宁珣并不意外,只笑了一声,“阮大人还真是,知恩图报。”

  大周同契丹形势紧张,这送亲使并非什么好差事。何况契丹来势汹汹,许多事公主不便出面,送亲使要能控制得住事态,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阮元修默了一会儿,抬头:“臣有负长乐公主。”

  “长乐的事,孤不好擅专。阮大人,不如自己同长乐说罢。”

  刚合拢的殿门应声而开,有宫婢打扮的女子轻巧跨过门槛,站定在他面前。

  看到来人那刻,阮元修先是怔了怔,下意识想起身看得更清楚些,而后才记起要行礼,可他本是跪在地上,起与不起间的那一刹,竟从他身上罕见得见出几分狼狈。

  最终还是拜了下去,“臣叩见……”

  长乐打断道:“长乐公主在宫中待嫁呢,阮大人可要慎言。”

  还有一个月她便要启程。眼下宫里正为和亲一事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她身为待嫁公主本不能出宫的,好容易才哄着玉钏同她换了衣裳,装成她睡下,自己偷偷溜出来。

  可殿中总归没有旁人,她一转头便又如往常般,对宁珣道:“难为皇兄这么贴心。”

  “是衔池的意思。”

  “我就说,还是嫂嫂疼我。”

  她话音刚落,宁珣便看她一眼——这是她第一回这么叫,从前还铆足了劲儿等着从他这儿将人拐走。

  长乐笑起来,揶揄道:“我叫衔池嫂嫂,你高兴什么?”

  ——其实想起来还是遗憾的。她知道皇兄的性子,知道他迟早会册立衔池,可她怕是没机会,当面名正言顺地唤一声皇嫂了。

  想到这儿,她脸上笑意淡了些,转头看向阮元修:“阮大人曾经收了我那么多好处,如今替我圆个梦,不过分吧?”

  长乐换了身常服,戴了帷帽,又有东宫的人明里暗里照看着,轻易便混出宫去,拉着阮元修东市西市地逛了半天。

  一路上她兴致勃勃,同刚认识阮元修那时候别无二致,对他的态度也毫无差别。连一丝伤心都不见,更别提怨愤哀怜。

  阮元修一时有些恍惚,似乎两人中间隔开的小半年并不存在,她只是一户富商之女,而他只是在等张榜的考生。

  直到她将手上刚买的小玩意儿习惯般随手丢给他,望着他笑:“早就想拉着你出来玩一遍了,只是那时候你一心扑在殿试上,没有时间。”

  阮元修接过她抛来的东西,不觉攥紧。

  后来倒是有时间了。

  可他们也再没见过了。

  “我虽是长在宫里,但从小就爱偷溜出来,这京中我可太熟了。回头我给你列一份单子,往后你若不知道去哪,还能看一眼。”

  他一直不说话,长乐倒是见怪不怪——他一向跟个锯嘴葫芦似的,若不是她话多,跟他待在一处能活活闷死。

  最后她拉着他去了京中最负盛名的酒楼,絮絮道:“我这一走还不知回来是什么时候,听说那边吃食匮乏得很,走之前我可得多吃点儿。”

  她一提“走”,便觉拉着的胳膊僵了僵。

  长乐一时有些想笑,“听说你极少同他们交游,是不是还没来尝过?”

  长乐是偷溜出来的,不欲张扬,但毕竟身份贵重容不得闪失,东宫跟着的侍从便提前过来包下了一层,仔细排查过一遍。

  酒在小炉上温着,菜肴摆满了一桌。长乐用得欢快,桌案对面的人却几乎没怎么动筷。

  于是她倒了两盏酒,一盏拿给他:“还没陪你吃过庆功宴。”

  想了想,又补了句:“琼林宴不算。”

  他知道。

  那天她只去露了个面,便推说身体不适回去了。

  她走后,琼林宴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吃了什么,阮元修一概都不记得。

  长乐叹了口气,同他一碰杯,举杯饮尽后问:“就没什么想跟我说的?”

  阮元修默然喝光了杯中酒,半晌,突然开口:“对不起。”

  长乐一愣,又满上一杯,一饮而尽。

  “还挺……稀奇。没想到有天能听你说这话。”

  许是酒意上来,两人借着醉意断断续续聊下去,直到外头的天彻底黑沉下来。

  末了,长乐打开窗子散酒气,“想做我的送亲使啊。”她坐在窗边支颐看他,“也不是不成。”

  “你得一路听我的,不能顶撞我——但也不能不说话。”

  阮元修垂下眼去,缓慢应了一声:“好。”

  一月之期,说长也长,说快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