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唐种田指南第43节(2 / 2)


  葛朝阳:“不,你看错了,既然出现在这,就是我们的大力士。”他理直气壮道,“这可不是用我们道家的符箓召唤出来的吗?”

  王远知:“………………”

  说这话你的良心不痛吗?!

  梁上,一直保持沉默的钟离珺忽然“啊”了一声,孙元翔回头问:“你也觉得这局面不大对吧?”

  响应召唤的人不对啊!

  谁知钟离珺道:“我见过这郎君。”

  他说:“他的豆腐很好吃。”

  孙元翔:????

  你说啥?

  第52章

  王远知:

  师长明:

  上清茅山、南宫宗、正一道、东华派……各派掌门汇聚一堂,视线齐刷刷射向高长松。还未等他若有所感地打冷颤,他的身影就被葛朝阳挡住了,春风得意的灵宝派掌门一面优雅地捋胡须,一面朝他们笑出一口亮白牙。

  “如何,我派的高十二郎很不错吧。”

  听这炫耀的口吻,真让人浑身不适。

  可王远知他们却无端感受到一股爽感,师长明替众人开口打探:“高十二郎,可是佛缘深厚的?”

  葛朝阳:“嘿嘿,生于乌斯藏那佛国,哪有佛缘不深厚的?”他假惺惺地长叹一口气,“可谁叫咱十二郎一心向道?”

  王远知等人哪能不明白,这老家伙和着是把天生慧根的好苗子硬生生从佛门抢来了,而且他修行天赋还不低,在我道门也能有番作为。

  王远知倒吸一口凉气:嘶——

  这种感觉,即便要看葛朝阳这老东西的得意嘴脸,也好爽怎么办?

  哎,他们道门的,都苦佛门久矣。“此物与我有缘”是每位道门人士心中的痛啊,竟然能扳回一局,怎能不畅快?

  于是,当高长松得胜回归,便见众掌门看着自己,眼含欣慰笑意,哪怕是南宫宗的师长明也如此。

  高长松:当时的我害怕极了。

  ……

  次日一早,高长松便往西市走。

  下元法会结束后,就只剩下等净尘开完水陆法会,随后高长松便要启程回乌斯藏。想到家中的三妹,不从西市带点纪念品走,他都不敢称自己为人兄。

  此外,他也想看看,丝绸之路上的胡商都带了什么好东西在长安卖,他也可以借鉴借鉴。

  高长松:问就是市场调研。

  怀贞坊离西市有一段距离,坊门一开,他就出发,唐律规定:“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他进西市时已经过了开市时最拥挤的那段时间,路上畅通无阻,环顾四周,只见大小商贩分列道路两侧,皆在叫卖。

  顺便一提,唐王杜绝权贵与民争利,不允许他们在二市开店,此外,西市的房租受政府限价调控,店铺月租不得超过五百文。

  高长松知道时都要留下宽面条泪了,唐王实在是太深明大义了呜呜,五百文,古格镇上的店铺都要三百文了,若在昌都租店,价一定更高。

  哎,这就是市场宏观调控的好处啊。

  高长松并非漫无目的逛街,他寻路往西市胡的聚居区走。

  西市胡人数量过一万五,不是来唐贸易的胡商,就是朝贡未归乡的胡客,他们长相也各异,有金发碧眼的胡姬,也有黑发深轮廓的阿拉伯人,还有与唐人相貌肖似的乌斯藏人等。

  高长松一一看过去,充斥异域风情的酒店就不少,高长松走路上,隐隐听见女子的笑闹声与充满异域风情的曲调,大白天的,酒店里就开始寻欢作乐了。

  胡人的小商贩在街头巷尾卖吃食,除了人人都吃得的胡饼外,还买奶酪制品。

  哦,还有葡萄酒,这真是西域的标志性饮品了。

  高长松一一看过去,想若自己将油豆腐果带来卖,是否有些突兀,这一看就很不“西域”。

  哎,没事,仔细一想,自己长得也不怎么西域啊。

  再往后看,就感到胡商的富庶了,他们来唐可不是单单卖羊肉串的,做大生意的都是珠宝、香料商人。

  什么龙脑、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琥珀、玳瑁……竟都是胡商卖的。

  来之前高长松问葛巢,西市的胡商过得如何,他语重心长地说:“听说过这句话没,‘穷波斯,病医人’。”

  高长松:“……”

  “是说波斯人很穷吗?”

  葛巢:“不,这谚语的意思是‘波斯人怎么会穷呢,医生怎么会生病呢?”他信誓旦旦道,“胡商多富庶,听说在大食国,满城都是犀牛与大象,光是卖他们的角,就足活人无数。”

  高长松:“是、是吗?”

  他不由想起《马可波罗行记》,说中国遍地黄金,引起外国人对东方的向往,不都是虚假广告吗?

  哦对了,除了餐饮、珠宝、香料外,他还注意到,胡商在长安城的第四产业,质举业。

  质举业说得好听,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高利贷,《通鉴》曾记载胡商“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说他们通过放贷在长安挣了大钱,都不想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