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82章(1 / 2)





  “为何烧煤就能进行驱动?”

  “此物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真是叫人难以相信啊。”

  “大明有此神器祥瑞,实属大明之福啊。”

  温体仁、周延儒、毕自严、黄立极、刘鸿训等一众大臣,看着眼前运转的蒸汽机,一个个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从没有见过蒸汽机的他们,感觉认知被颠覆了一般,很震惊。

  “陛下,尽管初代蒸汽机研制出来,可不管是性能,亦或是驱动,都是比较简单的那种。”

  宋应星走上前,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实事求是的禀明:“这款蒸汽机,距陛下所言的蒸汽机,还存在不小差距,想实现蒸汽机驱动车辆,在陆地上驰骋的构想,恐还有着不小的路要走。”

  “一口吃不成胖子。”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摆手道:“能够将初代蒸汽机研制出来,朕就相信武备院上下,一定能有所精进和改变。

  毕竟蒸汽动力学,对于大明而言,尚属一个全新的领域。

  固然说眼前这台蒸汽机,没有达到朕所言的那种标准,可是在朕看来,如果这一型号的蒸汽机,能够量产一批。

  列装到军工、冶炼、纺织、开采等领域产业,也是能推动现有产业的进取。

  特别是军工产业。

  受限于人力的制约性,诸如火器、火炮的产量基本定型,倘若能用机器进行替代,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全新的生产工艺,朕相信这个产量,必定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砸进去海量银子,投入大批人力物力,眼下初代蒸汽机成功研制出来。

  尽管它不是那么的完美,可是对崇祯皇帝而言,却不能将其搁置一旁闲置着啊。

  初代蒸汽机想要进一步完善,继而打造出更强的蒸汽机,就必须通过规模的投产,在日常的领域产业生产,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在一定的周期性下,完善各种不足和缺点后,继续投进大批金银,才能实现这一构想。

  “陛下,依着当前的技术成果,想要量产初代蒸汽机,仅仅是前期投入,至少需要200万两银子。”

  焦勖上前禀明道:“打造一台初代蒸汽机,所需零部件众多,特别是有些零部件,需要特制钢材手工打造。

  后续涉及到的产业领域,能够得到相应提升,这个成本或许能大幅降低,臣私下算过一笔账。

  从筹建蒸汽机厂,到第一台蒸汽机打造完毕,前后至少要500万两银子,这还没有牵扯到……”

  这么贵?!

  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毕自严、黄立极、刘鸿训他们,在听到这里的时候,一个个都心惊不已。

  就眼前这个铁疙瘩,想要形成量产,居然要投进那般多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