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终章 现在-邮件往来·二〇〇七年四月-(2 / 2)


手记已发快递(当然是未经我修改的原始版本),指定明晚派送。



主题:(无)



收到了。因为只读过一遍,从中还未找到如月琢磨此人的线索。但我注意到其他的事情,就此写下。



我读过手记,心中有两个直观的疑问。



我不是评论内容,而这本手记与其说是事实记录,不如说更让人感觉是本推理小说,或者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你写的惊险小说吧。当然我是个门外汉,对推理小说也不甚熟悉,想轻松地读下来却发现太长了。而你却执意出版这本素人笔记,为什么?——这是我最初的直观疑问。



接下来是第二个疑问点。



手记以《堕天使拷问刑》为题,还郑重其事地附上序章和尾声。对我来说序章和尾声(特别是尾声)与手记内容相比,太过甜蜜和感伤,和文中内容不搭,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丝不和谐的感受。但是作者如月偏偏加了这两章内容(想想看,素人手记里谁会加序章和尾声啊!),因此作者如月应该是有某种目的,寻求某个意图没错吧。



在我困惑于这两个疑问时,突然想起一件事。不是别的,就是A君你的名字。



虽然你现在叫A老师,但本名没记错的话是叫“江留某某”吧。我一般是不记学生姓名的,不过因为我曾误将“江留”念作“EDOME”一段时间,所以保有记忆。如此手记中的那个叫美丽的少女应该就是以前的你吧。



你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与如月琢磨相识。



这么看来,那日在旅馆里初相见时,你不可能将少年如月的脸忘却了吧。



在我看来,你是一个乖僻的女性(虽然无礼但语出真心)你和那个青年相会,就算看出他身上有如月琢磨的影子,不动声色我都不觉得奇怪。琢磨他也是幽雅的人(至少少年时代如此),自然也不会做出什么露骨的拥抱举动。



如此,这个叫做如月的青年给你寄去手记的意图,我也模模糊糊地明白了。



没错——这本手记,难道不是一篇恋文吗?



昔日该送出而没能得偿所愿的信,转了一大圈的长篇大论,不就是这本《堕天使拷问刑》吗?



就是——



就是这本《堕天使拷问刑》的手记,也是如月琢磨给江留美丽的情书啊。



——既然如此,那出版意味着什么?



这本《堕天使拷问刑》的小说,是江留美丽答复如月琢磨的情书。



——不是吗?



我不知道你为这本手记添了多少笔才成为一本书。但如果你是手记中那个江留美丽,你也和手记中那个说话支离破碎的中二少女不一样了。现在你都可以在听众面前侃侃而谈了,可以说你已经完全是另一个人了。



但如今我祈祷那个少年如月琢磨撰写的手记,经由少女江留美丽的润色,印刷成册悄悄问世,最终流回到不知在这国家何处的青年手中,他可以静静地读下去吧。



主题:确实如此



我是江留美丽。



当然如今我不是那个中二少女,他也不是那个中一少年。两人之后各自辗转,生活环境也天差地别了吧。



但他的手记对我而言是“物质化的回忆,不二的宝物,至今留在手边化为文字”的少女时代。对他来说,土岐不二男写的《现代恐怖小说推荐》也是如此。所以我“无法抵住诱惑”,想将其出版于世。



我如今仍在回想当年在海边洞窟里的情景。



那日乘车郊游,见他跌入海中,起身将他救起,两人避入洞窟。我给当时的班主任打过求救电话后便将手机关机。对此他曾在出院后抱有疑问:为何班主任“给美丽打过几次电话,可是都没接。好像电话一直被挂断”,“为什么美丽没有再打电话求救呢?”我当时真的关机了。



当然不是我“单纯不机灵”或“手机电池没电”,我这么做自有我的理由。



我不希望他们能用电话联系到我。我不要。



他写道“我不明白她的意图”。也不是不可理解。



只是——



我和他在一起,所以才把手机关机的。所以没有接二连三反复求救。我不想听见班主任的声音,也不想听见其他人的声音。我只想和他说说话,只有他。当时在那黑暗洞窟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我想多待一会儿,我想一直和他在一起。



他们找不到我们也无所谓,要是死在一起也无所谓。



我和他说了很多话,一直都是星座和哲学,我听着他的声音,耳边只有他的声音。因为我和他在一起。



本书中“江留”这个姓氏的读音是“ERYU”。​​​​​